巴金与汇泉楼
□高军
巴金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到沂蒙山区走访慰问后,在8月20日从沂水县城回到济南,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2点多了。尽管感到很疲惫,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来山东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作为副团长巴金从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轻松起来。
8月21日早饭前后,巴金分别参加两次会议,然后事情就不多了。因为前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凌晨1点了,身上有些发紧,有些部位甚至感到酸疼,所以上午他抽空出去洗了个澡,中午回到住处好好午休一下,午后3点他起来就到附近的街上转悠起来,顺便购买一些日用品。下午六点,巴金和同行好友、著名记者黄裳走进汇泉楼饭庄。
汇泉楼饭庄风光独特,是济南的一处名胜,有著名泉水江家池。江家池在明永乐年间叫鱼池泉,万历时改称天镜泉。主人江浚在嘉靖间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因这里原属江浚故居,所以老百姓一直都叫江家池。这里的饭店原来叫德盛楼,1937年改名为汇泉楼,面南墙壁上的“汇泉楼饭庄”五个正楷大字写得遒劲有力。在不到百米的江家池街上,有天镜泉、醴泉、东蜜酯泉、金泉、赤泉、青泉等多处泉水,叫汇泉楼算是名副其实。这座名店当时名头甚响,正宗鲁菜和风味面点花样很多。
巴金对这次晚餐也印象深刻,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道,“六时在汇泉楼晚饭(贾家楼,秦叔宝故居)”。巴金他们登楼俯视着池内游鱼,临流纵谈,心旷神怡。巴金虽然没有记录这顿饭他们吃的是什么,但我想他应该在这里品尝到名吃“糖醋黄河鲤鱼”。
果然,这次和巴金同行的黄裳在《书之归去来》(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里面的写于1978年秋的《记巴金》中证实了我的猜想:“解放初,巴金参加了老根据地访问团,我是随团的记者,走过济南、沂南……工作之余也抽空到过一些地方,……只不过是找个什么地方去喝茶,吃东西而已。”文中记载有一天在济南巴金与他找地方吃饭,后来他忘了饭店名字,只记得饭店是一个很别致园子,除了院墙破败外,院中一个大水塘里养着鲤鱼,塘侧是一水阁,在水阁楼上吃饭,正好可以望着水塘。他们来饭庄的路上,曾在路侧看到两块石碑,一块写着“秦琼故里”,一块是“三十六友”,他俩“在吃着著名的鲤鱼中间,曾经进行过有趣的讨论”。黄裳还写道:“在楼上落座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堂倌打听山东好汉秦琼的故事。他十分严肃地告诉我们,秦叔宝的故居确在这附近,而我们现在坐在上面的水阁,就是有名的‘三十六友’结义之处的‘贾家楼’了。”黄裳说:“这实在是一个出色的饭馆,比起杭州的楼外楼,要好得远”。多年后的1989年11月黄裳又来到济南,一心想找到当年吃饭的这个地方。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终于知道了1951年7月在济南与巴金吃饭的饭馆名字叫汇泉楼,吃过的菜肴是济南名吃“糖醋黄河鲤鱼”,于是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明湖多胜迹”,“中餐滋有味,盛赞汇泉楼。记起秦琼宅,念追清照舟”等句。
汇泉楼这里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符号。成书于清康熙年间、题名为西周生辑著的《醒世姻缘传》写小说主人公狄希陈同几位考生从趵突泉出来,“同到江家池上吃了凉粉、烧饼”。臧克家在《吃的方面二三事》中这样回忆说:“济南有个大馆子,里面有个大水池,当中养着条条鲤鱼,记得叫‘江家池’。来这馆子吃饭的人,主要是为了吃这池中鱼。这种鲤鱼有四只眼,很有名。叫做河鲤,产于黄河。”王统照在《回忆徐志摩》中也谈到1923年夏天陪徐志摩夜品黄河鲤鱼的情景:“他往游济南时正当炎夏。他的兴致真好,晚上九点多了,他一定要我领他去吃黄河鲤鱼,时间晚了,好容易去吃过了,我实在觉得那微带泥土气息的鲤鱼没有什么异味,也许他是不常吃罢,虽像是不曾满足他的食欲上的幻想,却也啧啧称赞说:‘大约是时候久了,若鲜的一定还可口!’”济南当地人徐北文写有《济南竹枝词》一百首,其中的《江家池》一首有“金鳞糖醋贾家楼”的句子,注曰:“江家池畔有酒楼,以糖醋鲤鱼而著名。传为隋唐英雄贾润甫所开,呼为‘贾家楼’。”
随着共青团路的新建和泉城路的扩建,1965年汇泉楼饭庄由江家池街巷内迁至泺源桥东,改名为汇泉饭店。上世纪90年代,汇泉饭店整体并入三联集团,随后,百年老字号、也是济南市首家涉外饭店,因拆迁而悄然消失,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巴金和黄裳在汇泉楼饭庄吃得很高兴,说得也很高兴。饭后,两个人意犹未尽,于是又相约去趵突泉喝茶,直到晚上接近9点才回到住处。
主播/后期:朱若彤(实习)
编辑:刘雨丝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