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发展

网站地图(3d网站地图预测)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8:12:00 浏览766 评论4

4人参与发表评论

在中国,叫“发现中国”的,并非一处。

它可能代表一档电视节目,也可能代表一套丛书,自然,它也可以代表着一个网站。

在2015年3月,中国,四川,成都,一个30岁的普通技术工程师,创办了一个叫做发现中国的历史地图在线制作分享网站。到了2021年,发现中国已拥有了近4万注册用户,日均访问用户超过2000人。

发现中国首页

2021年5月6日,根据主管部门通知,非国家级单位网站名称中不能含有中国,发现中国网站必须在5月9日前完成整改。这预示着,发现中国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网站已经突然走到了历史尽头。虽然创始人早有准备,也不反对国家这项规定,但真到了这一刻,在放下电话的那一瞬间,依然忍不住是两行热泪。

人常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便是如此。

于是,创办者决定写一篇文章,纪念这一名称的历史,望全体发现中国用户知之。我们的服务不变,未来还有大的更新,但名字可能要换了。

按照历史的叙事风格,要讲述一个网站的发展史,我们需要从2015年再往前追溯。

2000年前后,互联网+开始在中国逐渐普及,各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其中,有的已经作古,比如碧海银沙;有的苟延残喘,比如猫扑;有的辉煌不在,比如新浪。总之,属于Pc++网站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移动互联网为王。

第一时间报道911事件的新浪新闻

然而,起码在那个时候,刚接触互联网的人,不少都有一颗做个网站的心。

2000年,我从农村老家到县城读高中,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和网络。在电教室操控机械鼠标的笨拙,恍如昨日。高中时代的我爱好广泛,爱学习电脑知识,爱看科幻世界,爱读武侠小说,爱写点八卦文章,就是越来越不爱上课。我很骄傲,刘慈欣、王晋康的名声二十年前我就知道了。而我学电脑的方法,就是去电教室拿老师看过的《电脑报》。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军迷,热衷于看兵器知识什么的,我记得自己在网上发表的第一个帖子,就是和众人一起鼓吹歼六魔改无人机大战美军航母编队。当时流行的另一个段子,就是歼八大战F22了。此外就是刚刚露出谍照,传得神乎其神的歼十。

这张照片,你或许有点眼熟

当时的中国朝气蓬勃,也是中文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我对国家的信心,其实从来没有那么强过,热衷于计算按当时的GDP增速,我活到多少岁能看到中国经济超过美国。我的老师,特许同学们在教室听国足世界杯比赛的广播,我和同学挥泪告别时,相约2008年在北京见面看奥运。

而现在,我反而忧心忡忡。因为中文互联网,已经到了黑铁时代,封闭而无趣。年轻人充满焦虑,中国的人口运势,也跌到了谷底。

当时我在西陆网注册了一个BBS。名称早已经忘了,也没人来访问,不过我确定,这是我网站梦的开始。此后我又陆续注册了一系列免费的静态空间和二级域名,只不过同样什么都没做出来,正如我当时还申请了一大堆邮箱和二十多个qq号一样。

大一时,我终于自学会了最基础的HTML语言,因为没有自己的电脑,就在网吧做了一个寝室主页,这是我做出来的第一个网站页面。虽然上面其实只有一张首页图片,一首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作为背景音乐,以及网上复制的一个js特效外,其它什么都没有,不过也足够我在几个哥们面前装成是电脑高手了。

那个时候,我特别希望以后能做一份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初入社会那几年,在学校里不学无术看闲书泡网吧的我,颇受了一番现实的毒打。非计算机专业,别说搞互联网了,找个工作糊口都难,最开始只能干些工厂修设备,餐馆送外卖这类的活。

2016年,我在深圳攒够了1000块钱,第一件事就是去华强北买了一台奔四256内存的二手台式机,这是我的第一台电脑。我在虚拟机里第一次安装了红旗Linux和小红帽,也第一次知道了还有开源这个东西。不过要入行找个好工作,还是很困难。好在我这个人从小农村长大,也不是什么名校高材生,找了网吧、电脑城这样的工作,也算入行有经验了。也因此,我做人说话,立场也总是先站在普通人这一头,便是因为如此。人总要清楚自己的阶级立场不是。

2008年3月,我回江油办理二代身份证,在市里的百强电脑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准备三个月后拿到新证就继续去追求深圳梦。

何为深圳梦?在当时的我看来,不过有钱,有房,有车,有老婆而已。那个时候的我,就是这么的俗气或者说主流,从未想过要为祖国的文化传承做点什么。或者说,就我也配?人常说,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认识到,父母很普通,自己很普通,孩子很普通。那个时候,我已经经历了前两个阶段。

普通人,追求衣食住行,男欢女爱,莫过如此。

未曾想,刚回来就遇到了512大地震,见证了生离死别,也思考了人活着的意义。最关键的是,我见识到了中华民族普通人的伟大品格。

当时我正在平武响岩镇,北川、平武和江油交界的地方。不是亲历者很难想象,大地震才过去一两个小时,很多农民已经在自发救灾,在田地里搭起了帐篷,人们排着队有条不紊的穿过一处处塌方。外地过来的路人把摩托车放在不认识的农民家,就跟随众人去学校救和自己毫不相关孩子,而农人则保证,他的车永远不会丢。素不相识的司机在塌方两头来回跑,主动接送步行的路人,有的车主把自己的车开到塌方前,打开大灯,为那些夜里冒险翻越的陌生人带来光明。年轻人偶然聚在一起,便一起同行,一起分享食物,只是遗憾,他们快步前行,为那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找到了汽车,却只等来她已经没坚持下去的消息。

512大地震后不久我的涂鸦

这样的民族,怎么会没有前途,怎么会被困难所打倒?而人活着,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2008年时,我还就没有过女朋友。当时我觉得,人就这么死了实在太遗憾了。所以那以后到认识我老婆前,是我和女孩子交往最多的时候。我从一个以前看到女孩子都不敢多说话的人,变成了一个看到漂亮女孩就跑过去勾兑要电话号码的人。后来在成都,我看到我老婆的第一眼,就决定去搭讪。

在我看来,人再普通,也要追求一切美好,而且要大胆无惧地去追求。

6月份恢复工作后,我骑着我爸那辆年纪比我还大的永久自行车,和许多同事一起,忙活了一个月,为许多单位搭建了临时办公场地的网络环境。不过很快,震后百业萧条之下,基本就没啥事做了,我得换一份新工作。

虽然我长大后,和父母的关系并不算融洽,不过当时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我突然不想去深圳了,但我又不愿意一直待在小城市过一辈子。种种矛盾之下,我决定去成都。我给老板写了一封辞职信,细数了我为什么辞职。23岁的我,希望去成都找一份从事互联网的工作,因为我觉得那是最有前途的行业,也是我梦想中的行业。

老板不再挽留,还在公司同事面前公开表扬支持了我。

应该说,我眼光没错,就是当时能力不太行。到了成都后,拿着简历在人才市场到处跑,发现我这点资历,能找到工作就已经不错了。阴差阳错,后来我在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干了快十年,天天和公安部门打交道,并逐渐成了一名自认为还算合格的售前售后工程师,只是和互联网没有一丁点关系,也和编程没关系。最开始的主要工作,是到各地安装防火墙、网闸等设备,刚到公司三个月,就一口气跑了甘孜州快十个县,然后从石渠到玉树,从玉树到西宁,最后才坐火车兜回成都。此后又开始见客户,写方案、做标书,搞培训什么的。

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就是短期的自制能力往往不太好,比如我经常贪睡,拖沓,熬夜什么的。但长期的耐性又挺强大。比如,当我工作后就决定,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我就自学了计算机,从最底层干起入行。我又一直觉得,学计算机,安装设备太简单了,要会编程才算是厉害,于是我就一直在尝试学编程。公司虽然有研发团队,但我的工作又不用编程,我就主动给公司开发运维脚本,给公司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不过入门编程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从高中时代接触Basic,到大学时代接触C++,我都没学会。工作后,我又学过C#,还是没学会。折腾到2010年,我总算用AU3搞出了第一个guI程序,这让我为之一振。2011年,又开始学python,因为我当时冥冥之中觉得,Python未来会在国内成为一门很流行的语言,这是我未来转行当一名程序员的重要超车时机。

我觉得程序员工资高,又是计算机行业的根本,何乐而不为?何况,想做一个网站的心,从来没有被磨灭过,哪怕离最开始有这个想法都过了十年了。

我决定,学习web开发。

2012年,我开始学习django做个人博客。名称叫做“山顶”,取登高望远之意。我也一直想着,我怎么才能做出一个真正有用的网站。

我开发的个人博客

毕竟,也就几年时间,我就从20出头的小伙,变成了快奔三结婚的人。有时候想想,虽然自认平平,但一事无成,总是有些伤感。不过王阳明说,人人皆可为圣贤,只要摸着自己良心,认真把事做好便可。人生既然过半,我总得做点什么真正对别人有用,对社会有用,而又没有人做,或者没人敢做的事,哪怕它看起来微不足道。

在2010年,中文互联网曾经经历过一场大风波,此后数年,大量.cn域名被人放弃。也正因此,后来我淘到了一个叫做webdog.cn的域名。

我应该拿这个来干什么呢?因为平时喜欢读历史,我决定做一个历史类的个人网站。这是我一向的做事风格,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2013年,一个叫“发现”的网站诞生了,他和地图无关,也没什么人访问。只是用来分享我平时下载的文史著作和历史剧网盘资源而已。

也正是在那一年,我读了饶胜文老师的《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历史地理这门学问。又因为要查书中各种历史地名,我才知道了还有《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么一套书。可是,书挺贵,当时刚结婚买房还在租房子等交房的我,舍不得买全套,只购入了一本简明版。还好这套书在网上随处可见网络资源,就是不支持检索,用起来颇为不便。于是我就把这些地名挨个标注到了谷歌地球上,方便使用。

后来我想,为什么我不做一个在线地图,把我的标注给别人分享呢?自从学会上网以来,我就对那些在论坛上分享知识的大神百般仰慕。子曰见贤思齐,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从一个伸手党变成一个分享者。同时,当我渐渐对互联网巨头有了厌恶,感觉到中文互联网越来越走向封闭后,就对开源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仰,觉得这才是人类之光。只是,自己水平不够,写不出好文章,也写不出好代码,唯心向往之。

2013年1月我结婚了,过了几个月,我参加了开源中国在成都举办的一次活动,见到了网站创始人红薯。那个时候我觉得,没有比做一个叫做某某中国的网站,做开源共享这种抛弃意识形态服务全人类更有意思的事了。

2013年,我结婚了

也正是在那一年,我利用谷歌地图api,在“发现”上面做了一个地图小栏目,分享我通过谷歌地球矢量化的一些谭图数据。同时,还做了一个蜀道地图,这也是我开始研究四川本地文化的开始。

当年,有个很要好的同事离职去了启明星辰。他走之前问我,你以后怎么打算?我说,我对安全行业的兴趣不大,也不太喜欢和政府的人打交道。我想做一个用地图来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网站,因为我觉得目前还没有足够满意的。他问我,做好这个要多久。我说,可能要五年,或者,要十年。

一恍而过,十年也没多久了。

2013年时的在线历史地图

谁知,2014年,国内网盘开始整顿,谷歌地图被封杀,我分享的网盘资源和地图一下都用不了了。真是还未开始,就已结束。毕竟,小人物,怎么能躲得过历史大潮。那个时候,网站qq群包括我在内只有三个人,而且有一个还是加进来问我要不要做Python开发的。我认真考虑过要不要跳槽,毕竟29了,对于35岁就被淘汰的程序员而言,再不改行就来不及了。但当时我工作的假期很足,上班时间也是朝九晚五从不打卡,如果我跳槽,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我的历史学爱好和其它乱七八糟的兴趣了,我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到了2014年底,事情有了转机。一个百度贴吧新宋吧的吧友,加入到群里。他想迎着这一波双创大潮,创业做一个历史地图项目,正在到处找人,组建创业团队。那一年,中国的双创如火如荼,全民创业,热钱汹涌。他在北京搞开发,又是顶尖名校毕业,我除了这个没人访问,连我自己都不维护的网站外也没什么相关履历了,自然希望他算我一份,跟着干就成。当时我老婆还没怀小孩,我在连着两三个晚上没睡好觉后,正儿八经的给她说,我想去北京。

可惜,即便在那样汹涌的双创背景下,朋友到处活动,也没任何投资人愿意给历史地理领域的创业项目投一分钱。他去北大拉历史学的同学入伙,也被同学导师认为是不务正业。无人无钱又无时间之下,只好作罢。而当时的我,已经做好一个简单的在线编辑器演示程序了,据说他还给某位大佬演示过。当时为了方便,就沿用了原网站的域名和服务器。只不过,这个全新的网站,我顺便改名成了发现中国。

我希望像开源中国那样,做一个小而美的项目。此后,这个网站变成了我一个人业余运营,每年集中更新一两次功能。而我在上面画的第一幅地图,就是发现中国上颇受人欢迎的“中国古代军事地理”。

2015年时的中国古代军事地理配图

2016年,我偶然认识了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卜坤老师。并通过调用台湾中研院和osgeo.cn上的瓦片服务,做了第一代中国历史地图栏目。此后几年,也是他给了网站最大最多的帮助,甚至没有他的帮助,发现中国可能都没法生存到今天。他是这些年我最感谢的人,虽然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面。这么多年来,每当我遇到困境时,总有素不相识的伸出援手,这也是我选择一直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大家帮我,不是因为和我多熟,只是觉得我做的事情有用而已。我无以为报,唯有功成才能致谢。他们在为开源努力,我写不出自认为好的代码,但也许我可以去做人文知识共享。

也是在那一年,我走到了一个重大关口。我已经三十一了,当时公司的效益并不好,这个网站,也不可能赚到钱。我该何去何从?

我开始准备找一份新工作。因为一直在做安全行业的关系,当时北京的移动安全创业公司指掌易,准备在西南新建办事机构,要招募一位四川地区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而当时我正好是公司技术支持部门的负责人,也算对口了。在面试了几轮后,我到了北京参加终面。

面试最后,这家公司的老总王伟问我,希望我随便说点自己想说的,和面试无关的,什么都可以。他这个问题在我的意料之外。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工作这么多年,觉得自己对社会做的最大贡献,就是08年地震后,虽然自己还住着帐篷,拿着救济,但大家却不等不靠,提着网线和钳子,为当地搭建了一个个零时办公点的网络环境。

虽然我信心满满,但后来还是没有面上。不过这件事情,对发现中国而言,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当时我差不多决定,如果面上了新工作,我应该没那么多空闲了,发现中国会被关闭或者转让。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问自己,活了三十年,我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还有什么?毕竟离2008年已经过去8年了。如果,我继续做一个安全工程师或者开发工程师,最多也只能做中国成千上百万工程师中,很普通的一个。但是,如果我继续做发现中国,我就是唯一一个。哪怕他名不见经传,哪怕历史地理学属于冷门绝学,哪怕当时我也不认识这个领域的任何学者,只是服务那么几个爱好者和学生,但他们也有权利去学习和热爱历史地理学。它的确服务了那么一小部分人,那么就填补了一些空白。那么我就应该继续做下去,这才应该是我的价值。

2017年,网站第一位志愿者加入进来。当时发现中国还沿用webdog.cn这一域名,和名称相差甚远。好域名总是难得,我再三考虑,换成了ageeye.cn这一域名。age代表时间,eye代表空间,cn代表中国,在我看来,这总算是名正言顺了。

2017年的地图编辑器

虽然业余时间挺多,但兼职做这个网站,仍然让我力不从心。当年,我通过一个开发项目赚到了几万块钱。当时中美关系还未像后来那样剑拔弩张,双创依然火热,我拉上几位网站用户,毅然决定在2018年辞职创业。

然而,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8年,我参加了不少路演,见了多位投资人,并在第一届中国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上,拿到了武汉赛区企业组一等奖,北京总决赛优胜奖的成绩,但结果都是叫好不叫座,没人出钱。当然,也可能是我太实诚,不会忽悠吧。而当时,除了网站那几个用户外,其实也没人知道我是谁,直白点说,我毫无名气。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感概过,为什么中国这么大,似乎到处都是不差钱的人,我居然连几十万块钱都那么难找?

而当我最艰难的时候,也正是一些文史研究单位提供的开发项目,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虽然钱不多,但总算生存了下去。

也正是在那一年,我对古旧地图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又喜欢在本子后面画地图,似图似画的古地图,一下子就把我迷上了。2018年下半年,发现中国的古旧地图栏目上线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发现中国这种靠用户随意画地图分享的模式,很难产生足够好的内容,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画图工具。加上创业上的挫折,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未来的方向。一些朋友给我说,你或许可以去做儿童市场,去做中小学教育市场,去做自媒体什么的。可是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我的本心。

后来我想,既然是学校让我们生存了下去,那么我们就转型去为学校服务便是,去做偏向基础的数据服务。虽然在这之前,我几乎和学术圈没有什么交集,我们之前方向也一直是面对普通爱好者和学生的。但我发现,原来中国的人文数字化还那么落后,那么就值得去尝试。而且把学校的资源利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为普通爱好者提供优质内容的初衷。

2019年,我决定独立于发现中国之外,创立一个叫做地图书的品牌,方向是人文数据的在线云服务,如托管、协作、结构化和可视化等。为此我到处筹措资金,希望能找到50万来启动这个事情,不过到最后,依然是无果而终。我这个人,坏毛病不少,优点自然也有一些。不善交际,不喜人情世故算是缺点,不等不靠,缺啥学啥算优点。我要做的事情,总要想办法去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便是。

五一改版后的地图书

2019年,地图书开始开发,并在年中上线了第一个预告页面,下半年志愿者团队内部启动了“中国古旧地图开放协作整理计划”,2020年公开了这个项目。此后,我们以发现中国的名义,筹备了一系列以可信来源为参考,以中国为名的数据库项目,如中国古代军事地理,中国古建筑地图,中国文化遗产等。

从2015年到2021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发现中国,知道了地图书。我也由此认识了许多之前仰慕的学者,比如饶胜文老师。如果没有他的那本书,也许这个网站都不会存在。

慢慢的,第一次有人用发现中国网站画图写论文,第一次用地图编辑器画图出书,第一次有作者给我赠书,第一次有人付费邀请我去参加讲座,第一次参加了正式的学术会议,第一次被其它自媒体做视频专题报道,第一次有老师主动来发布学术成果。中国古旧地图知识库,被用于大学地图学史教学,中国文化遗产知识库的部分数据,被研究生拿去做课题参考。我也捡起高中时的爱好,从2016年开始在知乎上写文章,开始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呐喊,正如同当初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对我的帮助一样。

全新的中国古旧地图知识库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主动来咨询合作事宜。原来我们到处找资金碰壁,现在慢慢有人主动来考虑出资,只不过因为一些附加条件没有接受。在今年,一位志愿者非常看好我们未来的发展,出资五十万入股并接手了开发工作。

什么样的投资,比得上一位普通的志愿者把自己的本不多的积蓄拿出来更让人感动?什么样的合伙人,比得上志愿者放弃决策权,不带没有任何附加条款无条件的相信我更值得信任?

莫大的信任,也唯有功成才足以相报。而莫大的讽刺,就是一方面我们这些年总是缺人缺钱,另一方面,名义上这些年我增值最大的资产,居然是自己住的房子。可是,不管它几百万,对于普通人又有何用?也许,正是这些看起来全是财富的房子,吞噬了这一代人。比如,我们的志愿者愿意来合伙创业,是因为他觉得,人不能被房子车子给困住,他选择做喜欢的事情。而另一位志愿者不愿意来创业,因为他刚买了房子,他必须得还月供。而我能坚持这么多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想来,得感谢房子买得还算早月供低而已。

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事做好,不管叫发现中国也好,还是叫地图书也罢,或者叫别的名字。做事,不在虚名而在务实。我想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我就真的去做了。我想改行做程序员,现在我真的已经连续写了3年代码,成了正儿八经的35+老码农。我想做网站,就真的做了一个网站;我喜欢地图,我就真的做了地图;我喜爱写作,就真的去写作。

全新的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知识库

遗憾的是,虽然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我的家人却要为我的选择而被迫付出。比如,当我老婆去给他的朋友说,我在做什么时候,别人评价不过是,如果一个月赚不到几万块钱,做这个有什么用呢?我可以对这些人说的话不屑一顾,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家庭终有亏欠。

另一个遗憾的是,从2019年我把工作重心转向地图书后,发现中国就鲜有更新,留下了许多半成品功能,网站审核工作则一直是老用户志愿负责。虽然也有几位志愿者陆续做过开发工作,但程序员996的工作性质,注定时间不多很难持续。纵然如此,网站的访问量也逐渐攀升,时不时就有人发消息说有人在推荐我们网站。可是,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这两年,很少考虑发现中国的运营工作,实在是没能做好。可做好那一个个以中国为名的数据库,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一方面,要敢作敢为,一方面,又要有舍有得。

春节前,我们和成都本地两家单位,正式启动了“蜀都河图:成都历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在志愿者的努力和多位学者的帮助下,已经搜集到了几十副成都城市古旧地图,标注了上千地标。五一节的时候,地图书才进行了重大更新,我们上线了包括模板创建、全站检索、数据提交等功能,并策划了新的活动。和其它一些单位的合作,也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蜀都河图知识库第一次线下聚会

可正当我刚刚修改完中国古旧地图知识库的结构,准备睡会午觉起来接着改文档时,阿里云备案专员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多年来,很多人都提醒过我,发现中国这个网站,要时刻注意运营风险。而我,也一直为可能的风险做着准备。人要敢作敢为,也要小心谨慎。比如,考虑到中国这个名称可能不让用,我在2018年就申请了42类和9类的观沧海商标。观,代表空间,对应eye,沧海,代表时间,对应age。比如,为了让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地图数据,我们半年前发布了地图编辑器的Windows版本,未来还会推出Linux和macOS版本。地图书知识库,未来也多半会推出本地版本或者可以独立部署的服务。地图书和发现中国,他们在运营上也是独立的。一直以来,我们也在筹划成立一个民间组织,真正独立的运营发现中国,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去解决场地、审批和注册资金等问题。

地图编辑器Windows版

既然早有所准备,所以我不能说这件突发事情,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在国家号召建设文化大数据,推动文化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文也越来越火热,我们也一切向好。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传递我们的信心,支持这次突如其来的改名。

但是,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伤心,那一定是假的。就好像你的孩子一样,你不能说失去他却一点都感觉不到痛楚。然而世事无常,生离死别总有时。毛主席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今日,我们固然失去了旧名,但只要有同行者的支持和鼓励,又有何惧。

正所谓: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2021年5月6日夜于成都。

群贤毕至

访客
嘻友怯慌 嘻友怯慌2022-06-16 13:39:47 | 回复 文互联网,已经到了黑铁时代,封闭而无趣。年轻人充满焦虑,中国的人口运势,也跌到了谷底。当时我在西陆网注册了一个BBS。名称早已经忘了,也没人来访问,不过我确定,这是我网站梦的开始。此后我又陆续注册了一系列免费的静态空间和二级域名,只不过同样什么都没做出来,正如我当时还申请了一大堆邮箱
青迟美咩 青迟美咩2022-06-16 13:39:53 | 回复 触到了电脑和网络。在电教室操控机械鼠标的笨拙,恍如昨日。高中时代的我爱好广泛,爱学习电脑知识,爱看科幻世界,爱读武侠小说,爱写点八卦文章,就是越来越不爱上课。我很骄傲,刘慈
世味婉绾 世味婉绾2022-06-16 05:49:38 | 回复 越来越走向封闭后,就对开源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仰,觉得这才是人类之光。只是,自己水平不够,写不出好文章,也写不出好代码,唯心向往之。2013年1月我结婚了,过了几个月,我参加了开源中国在成都举办的一次活动,见到了网站创始人红薯。那个时候我觉得,没有比做一个
鸽吻旧我 鸽吻旧我2022-06-16 09:29:06 | 回复 看来,这总算是名正言顺了。2017年的地图编辑器虽然业余时间挺多,但兼职做这个网站,仍然让我力不从心。当年,我通过一个开发项目赚到了几万块钱。当时中美关系还未像后来那样剑拔弩张,双创依然火热,我拉上几位网站用户,毅然决定在2018年辞职创业。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