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中国传统传说中的阴世、阳间之交界,死亡的边缘。
作恶的人买不到“路引”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
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酆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
鬼门关前塑“阴曹地府”门亭,右侧外树一碑,隶书“此冥府也!”四个大字,来源于《聊斋志异》。进门两侧塑十八形象狰狞怪异、栩栩如生的鬼王,让人觉得阴森恐怖。
“路引”一说起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问。丞相魏征梦斩泾河老龙,唐太宗李世民受到牵连而被阎罗王传讯到了地府,当阎罗王问明情况后,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不但文韬武略,而且安邦定国,创造了唐朝初年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于是决定放李世民还阳。临行前,阴天子委托阳天子把鬼国护照“路引”带回阳间,发给善臣善民,使他们死后凭此路引进入鬼国首都——酆都(又作丰都),可以免受地狱众鬼欺凌和刑罚折磨。
所以自唐以后,“路引”就像圣物一样被流传了下来,从无变动。所以这种路引只有好人才能买到,作恶的人是买不到的。
“奈何桥”检验人好坏
名山寥阳殿前,有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三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河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奈河”,是《宣室志》是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
民间传说中,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酆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
奈河桥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
佛道精神世界里的冥界诸神
除此外,阴曹地府里还有为数不少的鬼神。
地藏王菩萨乃冥界中地位最高者。传说为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因生母在地狱中受苦,发愿要救地狱受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祖便委托他做自己在冥界的最高代表,度化鬼道众生。唐朝时新罗王子金乔觉到九华山出家,圆寂后肉身不坏,被尊奉为地藏王菩萨,而九华山也就成了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瘟神是冥界插手阳间事务最有力的打手,五瘟神领头的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对手——赵公明,他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神,这种工作安排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过多的钱财,总伴随着不幸。
阎罗王则是掌握冥界具体实权的大神。在古印度史诗《梨俱吠陀》中,第一个死亡的人叫做阎摩,他勇于探索未知的冥界,成了冥界之主,后来的人们在死去后,都沿着他的道路达到冥界。后来阎摩又多了一个妹妹,与他共治冥界,故阎罗王又被称作“双王”,传到中国后,阎罗王变成了十个,除了韩擒虎、寇准、范仲淹和包拯外,其他诸王有姓无名。
钟馗,无疑是五百万判官中最著名的一个,而且也是最受百姓认可的一个,甚至在多数情况下,钟馗的形象也成了判官的标准像。传说中钟馗是唐代书生,因面目丑陋而科举受挫,死后却成了法力高强、刚正不阿的判官。
黑白无常虽只是执行勾魂工作的小卒。道教倡言阴阳,所以无常也就有了黑白两个形象。在民间传说中,黑无常名为“范无救”,白无常名为“谢必安”,从名字上看就有宽严相济的作用。
而孟婆把守着冥界的最后一关,所有要投胎去往凡间的魂魄都要在她这里休息一下,然后饮一碗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却前生,重新开始。孟婆在冥界中没有所属部门,独立经营着茶摊,佛经道典都没有记载任何关于她的事迹。
牛头本是佛教文化中的鬼卒,名为阿傍,力大无比,马面则是罗刹鬼,两者合作搭档,负责接收黑白无常从阳间抓回来的鬼魂。可能由于形象的原因,两位鬼卒往往不能给人更多的恐惧感,反而略觉憨傻。
现实生活中有“鬼门关”
历史上的酆都就在重庆,所谓的鬼门关是一座古式楼亭,四角飞檐。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大字,引人注目。关前两旁排列着十八个罚恶刑鬼,一个个花颜色绿,张牙舞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关侧古树荫蔽,雀鸦聒噪,寒星凉月,给人阴森恐怖之感。
在广西,也有鬼门关,又称天门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北流县城西,地处于六万大山与大容山交接之处。应为此处过多瘴疫,去得者难得生还,故此称为“鬼门关”。
“鬼门关”这称谓是唐代之后才形成的,而真正使鬼门关广为人知、闻名天下的是唐朝宰相李德裕的《贬崖州》:“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当时他被贬谪海南,处于人生仕途最低潮,路过鬼门关,悲哀蓦然涌上心头,不禁吟出这无边的凄楚和绝望。那时,中原与南方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但南方相对中原来说,交通仍然非常闭塞。鬼门关以南,路途险恶、荒凉,由热带、亚热带潮湿环境滋生的“瘴疠”病散发的气息令人窒息,提到它,人们如谈虎色变。钦、廉、雷、琼一带,属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特别是“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荒芜凄凄,人烟稀少,天涯尽头,海角无边。习惯在北方和中原生活的官员被贬谪,经过鬼门关,如临生死之界,几乎无生还之望。从此,“鬼门关”之称盖过了它原来其他的称呼流传至今。
正因为鬼门关地处交通要隘,在原始兵器时代显现出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作用。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就曾于此屯兵。当时纳入大汉版图的交趾郡(今越南境内),有个朱鸢人诗索,触犯了汉朝刑律,交趾太守苏定将其法办,其妻是交趾雒将之女,名叫征侧,为报夫仇,与其妹征贰二人举兵反汉。当地官兵无法剿灭,急奏朝廷,光武帝刘秀遂封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统率大军南征,率军开到鬼门关时,已人疲马乏,而前路关山重重,瘴气萦绕,马援即令部队停下歇息,待备足粮草再南征。随后马援军队挥师南下,战于浪泊,斩乱贼征则、征贰,传首洛阳。凯旋时,浩浩荡荡经“鬼门而立碑,五里而歇马”。如今,在鬼门关旁歇马岭,人们依稀看到当时马援军队屯兵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