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绵竹市文管所原所长宁志奇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整理
四川省绵竹市博物馆收藏的长卷年画手稿《绵竹迎春图》,是一件生动描绘四川清代传统民俗,内容十分丰富的文物珍品。
这件由清代绵竹年画画师黄瑞鹄创作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以清代绵竹县城的迎春盛会场景为表现内容,具体而真实地描绘了四百六十多个不同年龄、身份、穿着打扮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庆祝活动及商业活动。
《迎春图》一
这件长卷年画手稿的保存为历史、艺术、民俗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迎春图的价值是在于它的独特性、稀有性。据大数据检测结果得知,全国文博单位收藏的数以亿万计的古画当中,全面表现迎春这个题材的画作仅此一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迎春、游春、打春牛
民俗表演迎来年五谷丰登
绵竹市文管所收藏的这一套四件横卷彩绘年画手稿保存完整,每件纵48厘米,横150厘米。其内容分别为迎春、游春、打春牛的情景。身着朝服的县令坐着彩轿主持县城的迎春活动,率领所属文官,并出动官府所有的仪仗队,举着巨大的春牌,鸣锣击鼓、吹吹打打到东门外的先农坛迎接春神的降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画面上迎春队伍中一名县衙执事,高举着一面上书“署调绵竹县正堂”的执事牌。由此可见,这是绵竹画师对绵竹迎春盛会认真观察后的写实作品,年画表现的内容只能是绵竹县城的昔日景象,其史料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穿着戏服扮着渔、樵、耕、读和八仙人物等随队而行。长长的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前行,沿途商铺鳞次栉比,披红挂绿,民间艺人载歌载舞,扮演着各种戏目如“闯宫”、“秋江”、“船舟借伞”、“西游记”等,以高桩平抬的传统表演形式行进(即每四人抬一小方桌,桌上扮演者手举配角,其袖内藏一弯曲铁棍,下面固定于桌上,上面藏于配角衣内捆扎腰部),上下的艺人都能自如表演,其情景尤为吸引观众。
《迎春图》二
全城的男女老幼阖家出动,到处是看不尽的热闹场景,龙灯、狮灯、在吹打乐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纸扎的彩灯水八仙栩栩如生。年画作者以其细致的观察,十分真实地描绘了川北流行的七节断尾龙的形态和表演方法,一支由足盆鼓、包包锣、大钹、小镲和两支长柄唢呐组合的吹打乐队,为今天的民间音乐研究配器提供了难得的实例。迎春队伍最后停留在县衙前,将春牛芒神安放在署前的彩棚里供上香火。
春场早已由掌管祭祀典礼仪式的执事和赞礼官安排就绪。制好的春牛芒神偶像被放在专为其制作的漂亮的春座上。正中设好供案,拜席分左右排列,场面庄严、肃穆。当迎春队伍到达时,先由执事引导众官入拜位,正官一人在前,面对供案,左有执事,右有赞礼官,其余各官以序分左右列其后。由赞礼官朗诵祝文,向神祷告:“神灵有知,吉兆丰年,乞求保佑。”读毕,众官向芒神(均为纸扎的偶像)行一跪三叩头礼。随后,执事将一爵递与主官,再由执事向爵中斟满美酒,由主官将酒敬献于神。立春时辰一到,就将春牛从彩棚中抬出,众官和百姓拿着彩色的丝鞭,将春牛团团围住。这时鼓乐奏起欢快的曲子,大家争先抽打春牛。当鞭抽纸破时,春牛肚里事前填满的五谷便纷纷撒落。于是大家齐声欢呼,谓今年五谷丰登、吉年有兆,并相互赠送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春幡雪柳表示祝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因此,当地人将立春称为打春。
贴对联、挂灯笼
《绵竹迎春图》中有这些年俗
除了以上提到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迎春民俗表演活动以外,画家还饶有趣味地描绘了绵竹县城当时的许多迎春有关的民间习俗及商业活动,其中的情景也十分耐人寻味。例如那些在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两边都贴上了春联和门神,有的店铺还挂上方形和圆形的灯笼。街道上有叫卖拨郎鼓、小风车的小贩,头顶掌盘小卖者和提篮子送贺年礼的行人、卖堆堆花生、剃甘蔗的小贩等无不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可以看出,上述春节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仍未完全消失。一家店铺门前高高竖起一块招牌,上书“本号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这正是清代绵竹商业活动中较有特色的行业。
因为绵竹地处川西北,当时四川尚无公路,绵竹北通松(潘)茂(县),与灌县一样是山货集散地,南下成都,东去绵州(绵阳),实为川西北之要衢。松茂山区药材及本地出产之药材在绵竹药行购销量很大。当时的国药业又称咀片业,清末时期全县约有30余家,获利较大,因此画面上这家咀片业的广告招牌又高又大,十分醒目。
绵竹市文管所原所长宁志奇
迎春图是清代末期的绵竹年画艺人黄瑞鹄根据他几十年来亲自参与的、每年一次的迎春会的深切感受而独创的一件写实年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那时普通人还没有照像设备,黄瑞鹄所描绘迎春图盛况真实记录和再现了这个历史场景,为我们弥补了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具体形态的空白,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四川的戏剧集成、民乐集成、清代绵竹商业活动等的编写作者都在迎春图中找到了切实的证据。
纵观整个迎春活动,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好吉祥,求之如意的传统习俗,同时起到了激发人们努力搞好农业生产的作用。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这种迎春典礼活动消失了,青年一代对此完全陌生。然而,通过《绵竹迎春图》的观赏,它又会让鉴赏者形象地再见到一百多年前的地方民俗活动的热闹场面。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迎春、打春的民俗就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生动体现。一年之季在于春,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美好的春天快要来临,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共同迎接虎年春天的到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