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信息保护法 信息泄露 信息安全

私人黑客联系方式多少(黑客私人接单联系方式)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9:41:00 浏览743 评论1

1人参与发表评论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

个人信息泄露,是多年来大家讨论度和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的话题。

从早年间一个接一个的推销电话开始,不管是小灵通还是大哥大,就连家里的座机也时常响个不停:

房地产公司出售稳赚不赔的海景房,不要10万一平,只要4万一平,属实高估了我的能力;股票公司询问平时理财的方式,可以指导投资,让我看着自己可怜的余额陷入沉思……

是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还让这些人误会了我的经济水平?

近两年,各类信息泄露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电话那头冒充公检法的骗子,准确熟练报出我的家庭住址和学校所在地,用走私等借口想要骗上一笔;打开手机app,凭什么同样的距离,熟客打完折九块九毛九,不常坐车的折前还不到九块二毛一……

网友们想出无数方法,想要避开这些莫名其妙不讲道理的奇葩事情:如何从手机后台,阻止app获取自己的信息;快递盒子用马克笔涂黑,或者用打火机一烧,上面的字迹就无踪无影……

早先没有实名制时,人们更是想出了段子,注册账户时,给自己取名张微博李沃尔玛王建行,只要对面的人叫自己的名字,就知道是谁泄露了信息。

更有甚者,已经对这些全然不在意,毕竟哪里都有泄露信息的可能,就算少划一个外卖单子,自己的信息还能泄露到哪里去?

然而这种想法,其实不可取。一旦一个大意,小则一二十,多则三四百,只要对方想,银行账户被一扫而空不说,还有可能背上利息不菲的高利贷。

在知乎上,关于“信息泄露可以有多恐怖”的问题下,将近9000条的回答数量,已经快要赶得上各类编故事小说和婆媳关系绿帽日常。

众多答主纷纷分享了自己因为信息泄露或被骗、或险些被骗,以及被威胁、人身攻击等等的事情:

比如网购了书籍后,因为缺货选择了申请退款,结果没多久自称是快递公司的人就把电话打了过来,称书在运送途中丢失,他们愿意双倍赔偿,但是需要答主配合,还指导他借网贷;

比如在毕业后,自己的家长还接到自己在学校出事了的电话,需要汇钱;

再比如自己投诉了无良商家后,商家居然搞到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跑到法院起诉……

(知乎答主@珍大户)

更有甚者,利用残疾人的信息骗钱,号称可以享受残疾补贴,但是需要缴纳手续费;

一个电话打到家长手里,对家庭关系和各种个人资料了如指掌;

与之相比,什么APP监控偷听谈话,然后在平台推荐相应商品,根本都算不上什么严重的大事儿了;

整个问题,堪称当代电信诈骗招数实录。

近几年,各类倒卖信息的案件层出不穷:

刚买完房子,就有人问你装不装修;刚报名考试,就有电话问参不参加培训班;甚至不小心误点了售楼处的广告,下一秒房产中介就会找上门……

是谁泄露了信息,似乎一目了然。

比如曾经报道过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无一能幸免。

又或者是学校中的一些老师,利用职务之便,向考研机构兜售学生的个人信息,好实现“精准打击”。

“内鬼”倒卖个人信息,早已不是新鲜事。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黑客会攻击企业程序的漏洞,来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早先,乌云漏洞平台就发布消息,称携程存在漏洞,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等十分容易就可以得到,盗刷银行卡消费易如反掌;

小米论坛官方数据库也曾泄露,其中含有大量用户资料,甚至可以同步通讯录、短信、照片、定位等等,还可能远程操控手机;

多家快递网站因黑客入侵,电话号码、个人住址等都被放在网上叫卖……

贩卖个人信息,犯罪成本相对低,市场需求量又大,在激烈的竞争下,不法分子为了追求盈利,就窃取、倒卖个人信息。

2009年,我国《刑法》把非法买卖和获取个人信息罪,列为刑事犯罪的新类型,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惩处标准。

但当时,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对这种案件的立案标准,对保户个人信息的规定也主要体现在行业的规章制度上,或者零散分布在一些法律法规中。

文件概念模糊,处罚也缺乏力度,因此犯罪分子依旧猖獗。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出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修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然而,相比获利,这犯罪成本还是不够高,并且,个人信息并没有被看成是个人财产,因此维权也很困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生活已经被互联网填满了,采集个人信息更是成为了日常现象:去餐厅,吃个饭要扫码点餐;看新闻,要登录小程序;下载的新APP,一定要通过手机号注册才行;甚至一个单纯的锁屏软件,都可能需要人脸识别……

个人信息使用频率越高,被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的可能性就越大。

推销、垃圾信息事小,网络诈骗的精准打击更是让人备受困扰。侵犯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不少犯罪类型的上游犯罪。

除了前面提到的《刑法修正案(九)》以外,《宪法》《民法典》等,都零散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缺乏统一规范。

此次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大了对侵犯个人信息的惩处力度,提高了泄露信息行为的成本,同时也对各类条款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无论是大数据杀熟,还是过度人脸识别,或者个人信息处理的问题,都进行了一一规定。

总而言之,非必要,不提供。

在法律正式实施的消息公布后,网友们对此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有人双手鼓掌表示赞同,因为自己再也不想接到推销电话了;尤其双十一临近,各类短信通知多到爆炸;

有人持观望态度,因为政府网站的个人信息,也经常被泄露,能不能管好还两说;

也有人提出,一些APP各种广告,又或者是不获取信息就不能用,别光说不练赶紧管管;

还有人则是无所谓的态度,毕竟这么多年了,一直喊着信息保护,但从来没能真的实现过。

不过总体来看,大家的态度还是正向的偏多,一是因为大家在手机上,已经看到了各种APP重新进行个人隐私信息授权;二是巨额罚款令人叹为观止,营业额已经纳入了处罚范围,可以有效遏制一部分盗取个人信息获利的行为。

也有人积极在下面举报各种APP的开屏广告、运行中的各类精准推送,希望能够让这些所谓的“个性化定制”赶紧消失。

在众多举报中,除了点名各种网站、APP外,有一个人的名字分外扎眼——流量女星孟美岐。

事情起源于不久前,孟美岐的一段八卦,让不少吃瓜群众遭了殃:

有粉丝发现,孟美岐和制作人陈令韬一同出游旅行,于是询问孟美岐;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偶像作为粉丝梦想的投射,一般是不能轻易谈恋爱的;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事业,孟美岐发文称自己是单身,还含沙射影,暗示别人在泼脏水。

于是,陈令韬相恋3年即将结婚的正牌女友在微博爆出孟美岐和陈令韬的聊天记录,直指孟美岐插足二人感情,陈令韬不负责任。

很快,当事人们就对这件事进行了回应。男方发文称自己已经写好了遗书,堪称迷惑行为;女方则称自己是自由恋爱,并不是第三者。

然而聊天记录中,却摆明了这是一场“知三当三”的插足。

尽管后来,陈令韬在“被警方救回”后,又发文称孟美岐不是第三者,但网友们并不买账,并且开始指责孟美岐没有艺德。

粉丝也纷纷脱粉,认为偶像的行为已经不能再被称为偶像了。

其实,这不是孟美岐第一次被传出负面新闻,早在出道之时,她就被网友们扒出各类不雅照和不雅言论。

但与以前的翻车不同,这次可谓是证据确凿,再加上“清朗行动”,前车之鉴,吴亦凡、李云迪纷纷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孟美岐身上的代言也是纷纷解约。

然而,个别粉丝却不死心,再加上她的经纪公司不想放弃她,于是开始用起了饭圈的经典手段,为孟美岐转移视线,吸引火力。

先是撤热搜,删词条,不少孟美岐相关的负面消息,被花钱除了个干净;然后拉别的女性下水,暗示自己无辜,做出这种事是“恋爱脑”;之后又通过段子,告诉观众“女明星没错,都是男人的错”,把话题转移到陈令韬的身上。

并且,粉丝下场,和无数吃瓜群众开始互撕,从人身攻击到发私信恐吓,甚至还对当事人和吃瓜群众进行了网暴。

不少网友都反映,自己只是对事件做出了评论,并没有对孟美岐进行辱骂,也没有说脏话,但是自己却遭遇了短信轰炸。

并且,关于#孟美岐 短信#和#孟美岐 短信轰炸#的词条也消失不见,网友们只能通过运营商,开通应急防护。

甚至还有豆瓣用户表示,自己手机中保存的孟美岐图片,被删除了。

这不单单是违背了“清朗行动”的宗旨,更是触犯了关于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

发送垃圾短信轰炸,其实只需要两步:一,搞到手机号,二,轰炸。

先说搞到手机号这步。

2020年3月,微博一位网友@安全_云舒 转帖,称微博数据发生了大规模泄露,根据用户名就可以查找到手机号,明星大V们的手机号,都可以通过一键查询。

得到查询方式很简单,只要搜索关键词“人肉”,能够得到很多类似的平台。只要输入相应的信息,就能匹配到关于这个人的数据。

甭管是微博账号还是百度账号,只要通过手机号认证的,都能匹配个七七八八。并且如果愿意花钱,还能查到更加全面、详细的资料。

如果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可以出钱给自己进行“加密”,简直就是两头通吃稳赚不赔的生意。

获取到手机号后,只要搜索短信轰炸平台,通过筛选就可以找到了,甚至不需要付费,就可以进行疯狂轰炸,震到人手发麻。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外卖、快递不敢给差评的原因,因为被骚扰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

如果不想花钱,花点时间,也可以找到一些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网友们的个人信息。

比如很多网友在各个社交平台的账户名都是同一个,只要挨个查找,总能找到关于其个人资料的蛛丝马迹,运气好的还能直接找到手机号。

而得到手机号后,短信轰炸堪称整套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中,“最安全”的一种了。

《焦点访谈》有一期,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记者进入了一个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面的卖家有的称,自己可以查到身份户籍、婚姻关联、名下资产、收集通话记录等;有的说自己可以查到手机通讯录、滴滴打车记录、网购平台的送货地址等;琳琅满目,足足有20多种,甚至可以先验货后付款。

记者把自己同事的手机号提供给了卖家,在将近三小时后,对方发来了同事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等等户籍信息,经核对后完全一致,报价220元。

随后,记者又查询了同事名下的车辆信息,包括车子的型号、车牌号、发动机号等等,只要50元。

而后,记者又花了130元,查到了同事购物的收货地址,甚至还包括几年前学校的地址等等。

打车清单,也只需要55元,哪里上车哪里下车清清楚楚,就连取消的订单也能看到。

最热门的也是单价最高的,当属手机通话记录,每个号码都要1500-2000元左右。

来电去电的号码、通话时长都非常清楚。

更令人震惊的是,凭借手机号,这些信息贩子还可以对人进行定位,号称误差在50米以内,价格在750元到1100元之间。

于是,记者和同事先来到北京西站北广场,对方只用了10分钟,就发来了实时位置图,定位十分准确。

随后,两人又来到君太百货附近的天桥上,仅仅7分钟,对方就发来了位置图。

只要有了这些,不要说个人信息安全,就连人身财产安全都随时可能受到威胁。

2018年9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发布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其中,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受访者占85.2%。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群众的呼声。

当然,再严厉的打击,面对庞大的市场巨额的利润,照样会有人铤而走险,买卖个人信息的案件,很难彻底消失。

而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维权也依旧有诸多困难:无法定损、金额难以估量等等。

但对于平台来说,《个人信息保护法》起到了一种示警作用,表明了法律对于侵害个人信息的打击决心;对个人来说,可以让大家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犯罪分子来说,则是严惩不贷。

任何法律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这套保护个人信息的框架,不妨先拿这次直撞枪口的网暴施暴者试试刀?

参考资料:

《焦点访谈》 20170218 买卖个人信息有“内鬼”

差评:提了孟美岐就被短信轰炸?就怪这操作的门槛太低了。

Yori:在孟某某事件中被短信轰炸的受害者。

知乎问题“信息泄露可以有多恐怖?”下面的回答

群贤毕至

访客
鸽吻清晓 鸽吻清晓2022-06-15 07:19:33 | 回复 因此维权也很困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生活已经被互联网填满了,采集个人信息更是成为了日常现象:去餐厅,吃个饭要扫码点餐;看新闻,要登录小程序;下载的新APP,一定要通过手机号注册才行;甚至一个单纯的锁屏软件,都可能需要人脸识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