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上一次发布新品,还要追溯到1月5日的iqOO 9,距今已过去了3个多月。
在快节奏的手机市场,这样的新品发布周期,不要说vivo这种头部大厂,就算二线品牌,也都是比较慢的。当然,现在看来,vivo显然是在养精蓄锐,等待集中爆发。
本周,vivo三天内就发布了包括X fold、X Note、vivo pad和iQOO Neo6在内的4款新品,瞬间刷屏各大社交媒体,而其中,作为“荣米OV”中,最后一个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厂商,vivo X Fold的关注度无疑是最高的。
这不难理解,折叠屏手机都面世3年多了,仍然是市场中的小众,玩家仅有华为、三星、小米、oppo、荣耀等几个行业巨头,各家对产品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从形态上看,折叠屏手机又分成了竖向折叠和横向折叠,不过即便是同一品类,它们的卖点也不一样,比如小米mix FOLD相对便宜;OPPO Find N小巧便携;荣耀Magic++ V配置均衡……
在苹果入局之前,折叠屏手机应该怎么做,似乎并没有“可参考标准”。
X Fold发布会上,vivo喊出了“引领折叠屏2.0时代”的口号,这个概念要如何定义?它是否解决了折叠屏手机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了行业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
正面及上下视角,折痕几乎不可见
由于售价与定位的关系,折叠屏手机现在仍属于市场中的一个小众,尽管这个品类去年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整体出货量依然不到1000万台(数据来源:Omdia《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型号市场追踪》)。
定位高端,价格昂贵当然是重要原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毕竟包括vivo X Fold在内,主流产品的价格已经来到了万元以内,与iphone位于统一区间。除了品牌、系统、生态等方面的考虑,很多用户还是对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心存顾虑。
的确,尽管在可视面积和玩法上,拥有常规手机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折痕、寿命、强度等先天劣势,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折痕,我发现很多逛折叠屏手机的用户根本不关心别的,就是各个角度看折痕……
折痕的产生原因,其实主要就是两方面,一是屏幕中央经过长时间的弯折,展开时会带有因凹陷产生的惯性,并且由于屏幕展开后下方留有一定的空间,缺少支撑,就会出现向下的凹陷。
另一种则是在每次展开的过程中,铰链两侧与屏幕相接的门板位置,会对屏幕产生向上的力,使得对应位置产生轻微凸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形折痕。无论哪一种,都是折叠屏手机的机械结构及物理特性决定的,目前各家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谁做到了彻底根除。
对此,vivo X Fold的解决方案主要是3个方面:
1.在铰链的174个零部件中使用液态金属锆合金、F53航空高强度钢、手撕钢片等六重航空材料;
2.vivo在X Fold的铰链中央,加入了一条一体式锆合金“龙骨”,为铰链提供支撑。在这个结构之上,还有一块浮动中板,屏幕展开时,浮动中板上升,温柔“托起”屏幕中央;闭合时则下降,为弯折提供充分空间,保护屏幕;
3.UTG超韧玻璃的应用,其具有独特的交错式结构,能够在高透光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屏幕折叠时的抗压能力,从而允许更小的弯折半径(vivo X Fold拥有行业最小的2.3mm横向弯折半径),提升屏幕耐用度。同时,UTG玻璃回弹快,铰链两侧与屏幕相接的门板位置上顶起的“鼓包”,消失速度更快。
说了这么多,效果怎么样?
前面提到,目前行业还不能彻底解决折叠屏手机的折痕问题,vivo X Fold也不例外。
为了方便大家判断,我加入了三星galaxy Z Fold3作为参照物,其实是否引入对比,我是矛盾的,因为折痕的深浅与折叠次数有关,目前市售的折叠屏手机,最短也上市了三四个月,也就是被我折了三四个月,而vivo X Fold才几天,其实不太公平。所以,仅供参考。
左:vivo X Fold;右:三星Galaxy Z Fold3
在息屏状态下,通过我拍摄的多角度照片可以看到,vivo X Fold的折痕还是肉眼可见的。点亮屏幕,在浅色界面,正面和上下视角下,折痕几乎不可见,但是当左右视角倾斜到一定角度时,还是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折痕,或者说色差。这也是折叠屏的玻璃发生形变后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左:vivo X Fold;右:三星Galaxy Z Fold3
客观地说,vivo X Fold的折痕肯定是目前行业控制得最好的之一,只要不是带着挑刺的目光刻意去盯着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内容本身,那么至少现阶段,我觉得它的折痕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为什么要说“现阶段”,因为我只用了个把星期,不代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根据vivo的说法,X Fold通过了莱茵30万次折叠无忧认证,如果每天折100次,大约可以使用8年,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换机周期,当然,这点暂时就没办法验证了。
至于折叠屏手机的各种玩法,vivo X Fold和现有产品没什么不同,多角度悬停、应用分屏、外屏帮拍等操作应有尽有,就不再一一赘述。
两块屏幕只有尺寸之分,没有档次之别
如果你之前关注过折叠屏手机,应该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同类型常规手机的屏幕参数通常都比较接近,甚至完全一致不同,目前市售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就没两款是相同,哪怕是接近的,大家在尺寸、比例、规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
它们之中有的是出于成本和功耗的考虑,比如荣耀Magic V的内屏就没有采用120Hz高刷,只做到了90Hz。当然也有设计理念的不同,比如OPPO Find N为了便携性,牺牲了一定的内外屏尺寸。我觉得没有谁对谁错,就是各家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vivo X Fold的选择是,给用户两块没有短板,且体验一致的屏幕,没有短板的意思是,无论参数还是尺寸,X Fold的内外屏即便单独与常规旗舰手机或者平板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体验一致则更为重要,作为两块每天都会频繁切换的屏幕,如果在色彩、刷新率、PPI等方面有差异,就会带来体验上的割裂感。所以vivo的思路我是非常认同的,折叠屏手机的内外屏只应有尺寸之分,不应有档次之别。
从具体参数来看,vivo X Fold的外屏达到了6.53英寸,不仅是目前行业最大的,也是常规大屏手机的主流尺寸。就算长期使用外屏,也不会有任何体验上的缺失。并且,这块屏幕还采用了21:9的比例,可以满屏播放很多影视剧,可视面积并不输内屏。
展开之后,内屏尺寸达到了8英寸,屏幕比例4:3.55,也就是接近4:3,和很多轻薄本类似,是一个非常适合办公的黄金比例。在这块屏幕下,无论同时在两个应用之间进行双开、分屏、多任务操作,还是看股票、查报表、浏览文档,都能带来远超小尺寸宽屏的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vivo X Fold两块屏幕的规格高度一致,120Hz高刷、E5发光材质、全场景hdr……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行业的顶尖水准,使用时只需要根据内容和场景选择内外屏,完全不用因为素质上的差异,而刻意使用哪一块屏幕。
不过有个问题建议vivo后期通过ota修正一下,我觉得没必要在播放视频时,强行定义内屏的横竖,这样使得用户经常都需要旋转屏幕,并且横向观看时,不仅前置摄像头开孔容易干扰画面,手掌也可能遮挡扬声器,影响外放效果。
我猜测vivo这么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扬声器始终位于屏幕的左右两侧,以模拟立体声。但毕竟内屏的比例已经接近1:1,很多时候是否旋转,对于内容显示面积的影响并不大,还是应该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在观感上,vivo X Fold这两块屏幕确实很棒,显示细腻,色彩准确,体验一致。就是内屏给人一种玻璃面板有点厚,显示的内容不够浮于表面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因为它采用了屏幕指纹,而是UTG玻璃在透光性方面和普通玻璃的差异造成的。
说到屏幕指纹,vivo X Fold并没有选择目前折叠屏手机普遍采用的侧边指纹,而是内外双屏幕指纹。不过别担心,不需要录入两次,而是一次即可,内外屏均可使用,速度与体验也都不错。
唯一的问题是,内屏的指纹识别区位于右半屏,之前习惯用左手解锁的用户,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使用内屏时,性能与散热优于外屏
购买折叠屏手机的用户,究竟喜不喜欢玩游戏,需不需要旗舰性能,我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动辄大几千上万的手机,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通过目前市售机型的配置也可以看到,除了华为mate x2这个特殊的存在,其余几款产品都采用了骁龙8和骁龙888移动平台,也就是现任及上一代旗舰芯片。实际上,使用骁龙888的机型,也并不是出于成本考虑,而是研发时间节点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后发布的产品的确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
vivo X Fold的配置大家都知道了,骁龙8、UFs3.1、LPDDR5……各个环节都是目前最顶级的,配置是一方面,到了这个级别的机型,性能高低更多是调度策略决定的,尤其是折叠屏手机这种不同于常规形态的产品,我更关心它在实际应用中会有怎样的表现。
以60Hz+最高画质《原神》为例,vivo X Fold在展开状态下运行30分钟,平均帧率56.5,体验非常流畅,超大核、3颗大核和4颗效能核心的平均工作频率分别为1366MHz、921MHz及1227MHz,属于骁龙8的正常水平。
在25°C室温下,机身温度最高处(摄像头模组下方)在43°C左右,表现相当不错,超过了多数常规形态的骁龙8旗舰,基本与红魔7这种自带散热风扇的游戏手机持平。
从上到下分别为展开状态下的游戏帧率、cpu频率及机身温度
但在闭合状态下,30分钟《原神》平均帧率仅为42.3帧,3分钟左右就直接锁频40帧左右,并且多次掉到30帧附近,游戏过程中偶有卡顿感。
通过CPU工作状态可以看到,虽然超大核和3颗大核的平均工作频率和展开状态下差不多,但4颗效能核心的平均工作频率仅为902MHz,全程都在“摸鱼”。
与此同时,机身温度最高处也将近50°C,超过了常规骁龙8旗舰的平均水平。
从上到下分别为闭合状态下的游戏帧率、CPU频率及机身温度
整体来看,vivo X Fold在展开状态下的性能调度与散热表现,是要明显优于闭合状态的,如果是玩游戏等重负载应用,推荐优先使用内屏。
其实对于很多商务人士来说,相比绝对的性能释放,他们更关注一部手机的体验,是否能满足日常繁琐的办公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vivo X Fold的优势和卖点显然不仅仅是顶级硬件,还有软件层面的“一站式办公方案”。
我最喜欢的就是琥珀扫描app,它是vivo自主研发的一款以OCR文字识别技术为核心的扫描软件,功能并不稀奇,主要就是文档/证件扫描、文字提取、表格识别/拍照转PPT等等,和很多第三方APP差不多,但它的好处是免费无广告,且出厂预装。
vivo X Fold还首次实现了与mac端跨设备互联的安卓手机,通过搜索/扫码/数据线等方式,可以将手机与Mac端(包括Windows端)PC进行数据同步,解决了手机与PC端信息共享的痛点。
在打开云同步的情况下,手机上记录的信息或者拍照后,内容都会自动同步到PC客户端中,然后在PC端进一步编辑,相当于实现了vivo X Fold与不同平台、品牌、设备之间的多窗口协同办公。
它还能在PC之间相互拖拽内容,无需第三方软件中转,目前支持相册、原子笔记和微信等应用。并且,PC端打开过的手机投屏文件,编辑保存后,手机端也会同步更新。用过苹果全家桶的用户,就知道有多方便。
值得一提的还有原子笔记,也是vivo X Fold自带的APP,集合了笔记、待办、文档等功能于一身,无需依赖第三方产品,是真正适合移动设备操作和交互的应用。它的笔记功能采用了创新的指尖式交互设计,用手指即可轻松完成一系列文档编辑工作,特别适合vivo X Fold展开后的大屏。
它还支持多种主流文档格式的预览/编辑/保存/新建,让文档查找更简单,编辑也更流畅,甚至无需安装Office或者wps,就能在vivo X Fold上完成多数文档的处理工作,非常方便。
续航方面,vivo X Fold的电池容量为4600mAh,对于一款折叠屏手机来说,就算大差不差吧,在常规安卓手机动辄5000mAh的今天,肯定是需要一天一充,甚至一天多充的。好在它支持66W快充,40分钟左右就可以充满,并且还首次支持了50W无线充电,不过没有标配无线充电器,需要的话得额外花279元购买一个vivo 50W 无线闪充立式充电器。
拍照最好的折叠屏手机,没有之一
谁是拍照效果最好的折叠屏手机?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没有对比过,也很少测试折叠屏手机的拍照。原因很简单——看参数就知道“大概也就那样了”。
对于一款手机的拍照效果,业内有一种说法:硬件决定下线,调校决定上线。显然,目前在售产品大多都为了平衡机身尺寸或成本,牺牲了一部分镜头模组配置,几乎没有一款产品的拍照体验,能够与自家的影像旗舰相比。这也是一部分用户暂不考虑折叠屏手机的原因。
毫无疑问,拍照早已成为手机差异化及核心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旗舰机来说,如果拍照不够好,或者没有特色,就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所以当我看到vivo X Fold的摄像头模组时,着实挺意外的,这不就是照搬了x70 Pro+上那套影像方案,蔡司镜头、T*镀膜、全焦段四摄……真是不计成本啊。单从硬件堆叠来看,vivo X Fold绝对是目前折叠屏手机市场最豪华的。
当然,具体效果怎么样还是要照片说了算。
我选择的参照对象依然是影像标杆iPhone 13 Pro Max,两款手机均采用默认设置,开启HDR,不手动选择对焦/测光点。
由于它们的长焦镜头差距较大,再加上iPhone 13 Pro Max晚上经常会自动切换到主摄进行裁切拍摄,我主要对比两者超广角和主摄的表现。
先来看白天的超广角样张。
vivo X Fold的超广角等效焦距为14mm,iPhone 13 Pro Max则是13mm,两者几乎一致。可以看到,无论原图还是放大到100%,它们的HDR效果和畸变控制都做得非常不错,处于同一水平。
上:vivo X Fold,下:iPhone 13 Pro Max
接着是主摄。
大家都知道,iPhone 13 Pro Max依然是祖传的1200万像素,而vivo X Fold则是5000万像素大底,但默认采用四合一输出,约等于也是1200万像素。
两者的整体观感基本相同,放大来看,解析力也不相上下,唯一的区别就是发色。我不能说谁更好,因为每个人对色彩的喜好不同,你们可以把观点打在评论区。
说实话,对于旗舰机的拍照,白天已经很难看出差距了,即便是面对iPhone这样的“白天之王”,差异也更多体现在成像风格上。
上:vivo X Fold,下:iPhone 13 Pro Max
不过到了晚上,区别就出来了,还是先来看超广角样张。
vivo X Fold的画面整体曝光比iPhone 13 Pro Max更亮,虽然两者都没有触发夜景模式,使用长曝光,但是通过拍摄参数可以看到,vivo X Fold的曝光时间为1/14秒,iPhone 13 Pro Max则为1/33秒,前者长了一倍多,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进光量。
后者则选择了相对安全的快门速度,以保证成片率,从观感上看,无疑是vivo X Fold更好。放大来看,不仅画面更亮,解析力和噪点控制也更出色,灯笼的细节及画面纯净度都优于iPhone 13 Pro Max。
上:vivo X Fold,下:iPhone 13 Pro Max
再来看主摄样张。
情况和超广角类似,vivo X Fold通过相对更长的曝光时间(1/20秒),获得了比iPhone 13 Pro Max(依然是1/33秒)更亮的画面效果。
放大后可以看到,无论瓦片还是树叶,细节都更清晰,且不说谁更接近真实,至少在多数人眼里,夜景亮就是好。
不仅如此,虽然vivo X Fold的曝光时间更长,但对于高光的压制却更出色,注意画面左下角的灯箱,iPhone 13 Pro Max的细节几乎因过曝完全丢失,而vivo X Fold则清晰可见。
上:vivo X Fold,下:iPhone 13 Pro Max
整体来看,vivo X Fold的拍照表现达到了目前影像旗舰的水准,白天的成像质量和iPhone 13 Pro Max不相上下,夜景则有一定的优势——起码在观感上如此。
写在最后:
vivo X Fold发布会前夕,部门同事都在竞猜这款产品会卖多少钱,很多人都认为起售价应该在一万元以上,这很正常,折叠屏手机本来就贵,何况它堆料还这么狠。
但当大家看到8999元的价格公布时,不能说震惊吧,还是挺意外的,毕竟无论规格配置还是vivo一贯的市场策略,这个定价都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我们也能从中读出一些信息,尽管X Fold成为了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指定手机,肩负着树立vivo高端商务旗舰形象的重任,但它不能只是一个“精神图腾”,而是有要实质性的市场突破。
从产品力来看,vivo X Fold毫无疑问是目前综合体验最好的折叠屏手机,顶级的性能、出色的拍照、没有短板的屏幕……在可选产品本就不多的折叠屏手机市场,vivo X Fold几乎直接断了现有产品的后路,降价也许是它们唯一的选择。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挑战。这几年,vivo通过NEX和X系列,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产品定位与形象,慢慢撕掉了“厂哥厂妹用机”的标签,但不得不承认,vivo这个品牌与高端商务旗舰还是多少有些距离。这种距离,绝非一两款产品,或者卖个高价就能缩短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用户认同感来建立。
折叠屏到底是不是高端手机市场之争的下半场?我不知道,vivo能否通过X Fold获得商务人士的认可,也还需要等待市场的考验。不过现在有一点是非常明确地,就产品而言,vivo X Fold就是当下最好的折叠屏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