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小众爱好者
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亲人,
比如,这些养老面当宠物的
主人们找到了家的归属。
老面俱乐部招新
这瓶子里吐着泡的这团面,在西方厨房里是烘焙师的心头肉。在我国,它们有另一个熟悉接地气儿的名字——老面,就是爸妈每次和面要留下来的那一小块面疙瘩。
因为加了老面做出来的馒头花卷更加香甜可口,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这块放到冰箱里备用的老面,只是让下次面食更好吃的一种食材。
但是,在老面主人的心中,它们是比猫狗还可爱的宝贝宠物,它们是有生命的酵母菌种。
既然是宠物宝贝,那一定得有自己的名字。烘焙师们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助手喊:「把Phil拿过来,不对,你拿的那一瓶是Dave!」
老面罐子上会贴着自己的名牌
于是,给自己的宝宝过生日,也就显得特别合情合理。
名叫Paulie的老面周岁生日照片
老面也是需要吃饭的。虽说它们的食物只是面粉与水,但每一罐老面的喂养比例、进食时间、食量都不一样。贸然更改,还会让一些脆弱的老面一命呜呼。
如果出远门家里没人,谁来照顾老面就成了一个问题。
要么得请懂行的人帮忙喂养照顾,要么就得自己带着老面东奔西走。旅途中环境的温度变化也会引发老面过度发酵,然后它就会……呕吐。
而对老面主人来说,更残忍的一件事是被迫断舍离——弃种。
老面不会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到了罐子口就停止发酵。只要主人还想一直喂养自己的老面,就必须学会有舍才有得,否则它们会无休止地膨胀发酵,甚至淹没你和家里的厨房。
所以喂养时,主人只能保留一小部分老面,给它供给新的食物,让幸存面在罐子中快乐发酵。而剩下的老面,就成了弃种。
这位主人只留了罐底这么点老面续命
对于大部分主人来说,这些弃种依旧是自己最爱的Jac++k、Dave、Phil……所以,比起直接把弃种扔进垃圾箱,不少人更愿意把它们做成美食。
它们可以做面包,做包子,每家每户处理弃种的方式并不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吃。因此,不少主人还会从口感与生长节奏上,为自己的老面做一些加工改良,比如,加一些葡萄。
葡萄——老面的好朋友,饲养主的好工具。
这是因为葡萄皮上含有大量野生酵母菌,根据同宗同族友爱互助的准则,不少人会在刚饲养的老面中放些葡萄,帮助新生老面加速发酵。
右面放了葡萄的老面发酵速度快于左面
面对如此长寿的宠物,如果主人先去世了呢?如果下一代从父母手里继承了一罐老面不想养了呢?
于是,有一座老面图书馆专门解决以上问题。
冰箱里的每一罐老面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过不同的主人。
这座名为SourdoughLibrary的场馆位于比利时的圣维特,是全球唯一一家“老面图书馆”(直译为酸种库)。管理员Karl De smedt曾是烘焙师,开设这个图书馆的初衷,是为了保持酵母菌的多样性。
Karl De Smedt :“只要喂它,它就可以永生。”
Karl滔滔不绝介绍老面们的故事
有的主人把老面送来后没几年,就离开了人世。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自己的老面一直活下去!只要自己的老面还在继续发酵,那么它就会永远继承着主人赋予它的所有,甚至包括前主人家特有的细菌。
关于这座独特的图书馆,目前国内几乎查不到任何相关介绍,且目前暂不对公众开放。
Sourdough Library虚拟展览图
https://sourdoughlibrary.puratos.com/en
在这座图书馆在线注册的1000多种酸种里,只有来自25个国家的130款酸种在图书馆获得了永久席位。
Sourdough Library虚拟展览截图
鼠标停在冰箱前点击相应酸种图标,就可获得该酸种的简易版介绍
Karl每年环游世界寻找新的酸种藏品。在寻找藏品时,他会优先考虑知名度、不寻常的起源、所用面粉的类型以及自制发酵种的大概年龄,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发酵种必须来自野生酵母,不得使用商业酵母。
馆藏64号
目前馆藏64号来自中国,据说这块来自中国的老面,可追溯至祖母的祖母,如果所言非虚,已经传承了150年左右。
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就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而这座“老面图书馆”的存在,记录和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酵母,保护和传承了酵母菌的多样性,甚至是未来的生物多样性。
其实,酵母真的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也拥有着非常庞大的家庭分支。自从第一种酵母于数亿年前出现后,人们已辨识出1500个酵母的物种。
它们对主人的回馈也是短期可见、非常直接。主人们表示,用自家养的老面做出来的食物,完全带着自己培育出的风味,这种舌尖上的馈赠,质朴又享受。
看到这份宠物饲养回馈,小编咽了咽口水。光是「能吃还好吃」这一点,老面就已经赢了,而且,还赢得很彻底。
主人温柔地和自己的老面打招呼
下面是一本正经的科普
↓↓↓
如何有效保存酸种?
根据Modernist Bread的说法,冷冻的发酵种最多可维持2周,冰冻时产生的冰晶足以破坏一部分酵母和细菌,使它们后续发酵不足。不过根据Peter Reinhart在《学徒面包师》的说法,酵种可以冷冻6个月之久。但为保险起见,Sourdough Library选择的是冷藏保存,不会有损害酸种的危险,就是需要定期喂养。
酸种在休眠过程中,有时面粉会沉淀下来,形成上方固液分离的状态,其中液体部分被称为“hooch”。这并不是崩坏的迹象,相反在Karl看来,是件好事。因为上层的hooch可以起到保护酸种的作用。
如上图那样,分离程度的不同也代表了水合程度不一。基本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传递出了一种讯息,酸种饿了,记得喂养续种哦。
阅读推荐
《杂食者的两难》
[美] 迈克尔·波伦 著
邓子衿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索书号:TS971.2/3122
馆藏地:杨浦区图书馆总馆、平凉分馆
迈克尔·波伦,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他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本书既有一手经验,又有深度思考。往小了说是吃什么的问题,往大了说也是在探讨人类何以自处。
《品尝的科学》
[美] 约翰·麦奎德 著
林东翰/张琼懿/甘锡安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TS207.3/49/5442
馆藏地:书界
作者从地球早期生命咬下的第一口食物,谈到今日的美食科学发展与味道革命。他深入厨房、超市、农场、餐厅、大型食品公司,以及科学实验室,揭露了许多最新的饮食科学研究。
本书精彩地结合了科学、古代神话、哲学和文学,讲述了关于“品尝”的各种故事,以及我们的味觉在之后的几十年会如何演变,为读者提供了一场美味的知识盛宴。
不妨说这是一本有关人类味觉的奇妙物语;一本吃货文化的高配定制图书。
《随园食单》
(清)袁枚 著
陈伟明 编著
中华书局
索书号:TS972.1/4749-6
馆藏地:总馆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雅舍谈吃》
梁实秋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I266/3932-94
馆藏地:平凉分馆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
编辑:奚宇轩
资料: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