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印发了赵磊同志在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区政府今年印发的1号文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好“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一年。
对副中心而言,更是深入落实控规、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20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通州202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有哪些主要任务?
记者带您了解
《政府工作报告》里是怎么说的
↓↓↓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委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高起点谋划“十四五”规划,高标准推进控规实施,高水平开展重要节点和重点领域建设,高站位、高效率推进城市治理,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建安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
高水平推动控规实施,全面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
完善规划体系,健全保障措施,以重要功能节点和重大项目建设为示范带动,确保副中心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
持续深化和完善规划体系。
完善城市副中心拓展区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加快9个乡镇的镇(乡)域规划审批,加强规划统筹衔接,不断完善规划体系。
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作用,加快完成南大街、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区域的规划编制。持续从“宜居宜业”的角度深化城市设计,充分应用地下空间、交通慢行系统、商务形态等领域的最新理念,使城市景观、城市空间、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打造兼具外观与内涵的地标性精品工程。
建立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进一步严格招投标管理、责任规划师等制度措施,确保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每个环节都严格落实“三最一突出”要求,每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高质量建设重要节点和重大工程。
全面落实“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完成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推进保障性住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启动重点商业配套设施和水系景观建设。
加快运河商务区12个重点开发项目建设,实现北环环隧通车,完成东关大道燃气管线工程。
文化旅游区一期全面完成主题公园重点项目和游艺设备安装,确保具备开园条件。
城市绿心完成全部园林绿化工程,推进歌舞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和共享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建设。
力促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实现广渠路东延、京哈高速立交节点、六环路立交节点、九棵树西路等工程竣工。
实现地铁17号线结构贯通,加快6号线二期车辆段和东夏园交通枢纽施工进度。
扎实推进协同发展。
深化与西城、朝阳、海淀结对发展,推动政策互联互通、产业双向协同、重大项目共担共享。创新与亦庄的协同发展,深化土地开发、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全方位合作。
加快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力促京唐城际铁路完成主体结构,地铁22号线(平谷线)开工建设。深化通武廊、通宝唐务实合作。推进“两翼”齐飞,加强与雄安新区在规划衔接、功能互补、产业协同等方面的统筹协作。巩固深化对口支援合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二
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全面启动副中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强力推动投资落地,持续释放经济发展红利。
充分发挥投资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围绕副中心控规实施重点任务安排,在连续三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千亿的基础上,2020年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完成建安投资570亿元,实施重点投资项目627项。
加快征地拆迁工作;狠抓前期手续办理,推动联审联批机制全面落地;狠抓密集高效调度,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社会投资和产业投资比重,逐步把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配套服务的环境优势,转变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统筹全区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信息等领域消费扩容增长。加快老字号等品牌首店引进建设,引导发展特色商业和品牌经济。繁荣夜间经济,建设以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夜间经济示范区,打造梨园商圈、商务园等一批24小时活力街区和高品质商圈。加快免税店、新零售店布局建设,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
依托大运河5A级景区建设,布局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积极培育环球主题公园、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等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推进生活性服务网点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智能化,提高民生消费供给端服务水平。
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打造经济发展引擎。
紧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龙头项目引进为带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聚焦总部集聚,围绕重点项目资源“四张清单”,率先在运河商务区实现突破。
聚焦金融集聚,围绕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加大招商力度,争取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副中心。
用足用好环球主题公园带动效应,吸引一批文化+科技、文化+旅游高端项目落户,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聚力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启动起步区建设;以北建院入驻为契机,带动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内外设计机构入驻;
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运营优势,积极承接中关村优质要素溢出,多种方式盘活存量空间,带动一批城市科技类企业形成集聚。
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完善规划方案,制定优惠政策,加快一批项目落地发展。
狠抓项目落地见效,加速转化高精尖项目储备势能。
推动副中心高端资源集聚态势转化为规模投资和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针对项目落地这一关键环节,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行政+市场、自持改造、合作使用等多种手段加速盘活资源,分类施策提高存量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精细化土地项目管理模式,探索实施副中心灵活供地政策。结合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商服类和工业类用地上市步伐。建立土地供应社会公开发布机制,完善投资项目数据库与产业资源空间数据库,实现资源空间和产业项目的动态对接、科学匹配。强化企业落地服务和支持培育,确保产业项目抓得紧、落得快、发展得好。
三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围绕“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区开发建设,分类引导9个小城镇特色化发展。
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加快马驹桥科技服务小城镇、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开发建设进程,高标准提升区域整体发展和管理水平;
围绕区域功能、文化内涵、生态宜居等特色要素,不断增强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潞城生态智慧小城镇、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的功能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西集生态休闲小城镇、漷县文化健康小城镇、永乐店新市镇、于家务科技农业小城镇的政策倾斜力度,建设美丽宜居新城镇。
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深化完善344个村庄规划,因地制宜细化规划建设导则,加强村庄风貌、生态环境和设施建设管控引导,努力打造集中连片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优先推动安全供水、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持续加强村庄绿化、道路养护和养老、文体等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力争年内初步达到示范效果。
扎实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实施村地区管,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快组建乡镇联营公司,缩短农村经济转型发展阵痛期,有序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高水平引进社会资本,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加快台湖、宋庄等4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探索集体土地建设产业项目实施路径。加大农民就业扶持力度,深化推广乡镇集体林场改革试点,完成全区所有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的脱低工作。
全面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落地,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四
高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副中心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
高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全面落实五大体系40项创建指标,同步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和软环境提升,确保圆满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高质量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张家湾公园三期、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四期等22个绿化项目,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初步实现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闭环。
持续开展群众身边增绿,启动7个城市公园、4个社区公园、10处小微绿地建设,续建100公里健康绿道,着力打造“森林入城、公园镶嵌、绿道成环”的生态景观。
扎实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坚持“一微克一微克地抠”,进一步在管理减排上求突破。充分利用智能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实现联防联控、科学治理、精准治污。精细化管控施工扬尘,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车闭环管理,完善路面尘土残存量考核机制,确保月降尘量控制在每平方公里6吨以下。
加大进京路口和重点道路重型柴油车检查力度,全部退出国三柴油货车和老旧燃气车辆,推进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切实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排放,实施重点排放企业“一厂一策”深度治理。
纵深推进水环境建设。
加快打造“通州堰”分洪体系,推进宋庄蓄滞洪区、北运河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完成环球主题公园度假区景观水系建设,加快实施三大水网治理。完成碧水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工程施工,开工建设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
完成41个村庄村内污水管线和10个村庄村外截污工程,基本实现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确保一批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通过住建部考核验收。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坚决打赢净土持久战。
五
大力解决群众诉求,全面增强城市治理能力
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对标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围绕“接诉即办”,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健全完善“接诉即办”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七有五性”三年行动方案,以指标体系为抓手,摸清底数、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切实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进一步突出主动治理工作导向,针对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共性问题和长远问题,下大力气夯实医疗、教育、就业、居住等民生工作基础,持续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多元治理新格局。
加强综合整治提升,全面打造清朗有序的城市空间。
大力拆除违法建设,打造一批无违建乡镇和社区。继续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占道经营整治等任务,确保“开墙打洞”等违法现象动态清零。大力实施一批“促提升”项目,建设和规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网点100个,规划集约型邻里商业中心,引导支持商业服务综合体和社区商业“E中心”建设,完成“留白增绿”3000亩。
高标准推进166条背街小巷治理,推动由工程性治理向功能性治理的深度转变,大力提升城市“里子”。强化治理重点,实现副中心范围内生活垃圾彻底分类,农村地区建立完备的“干湿”分类收运体系。推进全区“有路无灯”路段改造,完成一批主次干路及背街小巷架空线入地。持续推进大运河两岸、“三庙一塔”、万达广场等区域亮化提升工程,点亮城市美丽夜景,大视野、多角度展现副中心的古韵风采与现代魅力。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运行保障。
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进一步拓展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应用领域,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围绕“城市大脑”体系构建,实施“接诉即办”及网格化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增设二维码平台管理系统,广布神经元,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化管理,提高问题快速处置能力。
实施中山街小学等4所学校周边的拥堵治理,建设提升32条城市道路40公里自行车道,提高绿色交通出行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和设施布局,有序推进供热、燃气、电力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市政保障能力。
六
深入推进社会民生建设,持续增进群众福祉
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民生服务保障工作,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实开展老城双修。
立足让老城“美起来、活起来、便利起来”,细化完善12个民生组团控规深化方案和体检评估体系,健全完善老城双修实施体制机制,有序推进一批老城双修任务。围绕老城面貌提升和肌理保护,实施老城平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15个老旧小区42万平方米整治任务。
围绕老城空间拓展和功能织补,进一步创新社会资本引入、存量空间利用、家园中心管理等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围绕老城公共服务短板和便民服务需求,着力解决无物业小区管理、交通出行等实际问题。启动7处家园中心试点建设,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统筹谋划、分类实施、创新模式,力促老城范围“一刻钟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全面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强化公共服务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提质发展和普惠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教育专项规划,实现杨坨小学开学,力促景山学校、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项目完工,加快杨庄小学新建工程建设,实现北京二中通州校区、玉桥小学改扩建工程开工。加大高品质的国际学校引进力度。新增幼儿园学位4200个,全面完成无证园转化工作。实施保障优质校、改善农村校、扶持特色校、提升百年校四项工程,推行教师队伍建设、校长职级制度和集团化办学综合改革,带动提升教育质量。
强化人民健康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市级优质资源建设,实现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和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加快区医疗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高标准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区”。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围绕大运河文化旅游国家5A级景区创建,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推出一批经典旅游线路。实施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建设、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修缮等工程。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进一步释放公共文化活力。举办2020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打造体育休闲特色品牌。统筹规划档案馆、工人俱乐部、少年宫,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开工建设。促进融媒体、史志、气象、保密、民防、地震、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
实施精准岗位开发、精细技能培训、定向就业帮扶,开发就业岗位4万个以上,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1.5万人以上。继续落实社会保险政策,确保医保资金安全。实现区养老院投入运营、完成7家乡镇养老院升级改造,新建养老驿站20家。制定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率先补齐建成区内短板。深化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实现政策性住房竣工7400套、开工7300套。高质量开展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七
打造一流软环境,大幅提升副中心品牌影响力
狠下硬功夫、出台硬措施,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特色突出的城市品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对标雄安新区,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推动副中心更高层级的政策集成落地实施。用足用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导区政策,提升文化旅游、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开放水平。推动各项鼓励支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制定实施项目引荐机构奖励政策,建立应用场景外放项目发布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副中心“5g+政务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全区通办”全覆盖。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做好企业“接诉即办”工作。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减少重复执法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探索依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进行抽查,对信用良好的企业予以免检。
塑造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品牌形象。
持续提升城市副中心的品牌价值与综合吸引力,围绕城市定位、城市形象、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等维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巩固和发展国际国内优质资源持续聚焦的态势。
继续做好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等高端活动,积极申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副中心。培育和塑造以大运河文化、环球主题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历史、社会、人文及旅游品牌。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宣传模式,在媒体投放、网络直播等领域加大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打造城市副中心形象。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相关长效机制。深入践行“副中心意识”,持续提升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担当精神和工作执行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把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改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强化各领域、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强化提前谋划、提前预判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领域改革工作。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加大廉洁政府建设力度。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持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主动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政府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扎实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强化食药监管,做好应急管理和信访维稳等工作,全面推进平安通州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
八
高站位谋划未来发展,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紧紧抓住“十四五”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科学研判“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阶段性特点,理清主要矛盾,明确发展任务,科学制定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优化完善“十四五”规划体系,深入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吸收各类研究成果,充实规划纲要与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和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依法监督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十四五”规划成为充分体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和最广泛基层群众意愿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来源:大运通州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