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春健,本业研究四书学、诗经学与文献学,同时又雅好收藏,喜欢音乐。近日,他在中大广州南校园举办了“百年弦歌”现代乐教文献展,待疫情平稳后,公众也可入校参观。
南都记者注意到,展览中的实物藏品,时间横跨百余年,涵盖名家手稿、歌词歌谱、唱片磁带等不同类型,其中不乏稀见藏品。每一个物件,都是由周春健自己收集而来,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故事,连接着尘封的时代记忆。或许是考虑到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展览简洁明了地设置了音乐名家、经典曲目等主题分类,但作为总括的展览名称,特意选用了“乐教”这一略显生僻的古语。
《礼记·经解》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周春健介绍,希望此展能够揭示音乐在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精神面貌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性地回溯百年经典乐章和时代背景之间的深刻勾连。
歌声中的百年中国足迹
时间推回百年之前。
风雨如晦之时,有识之士猛醒,发奋图强,立志开新。“五四”一辈青年,皆信奉“德先生”与“赛先生”,同时也有一批音乐家致力于国乐的改造。
周春健向南都记者介绍,当年的音乐改良实践中,尤为突出的是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倡导的“编《唱歌集》,设音乐科”,在新式学校中教唱“学堂乐歌”。这些短曲,大部分借用现成的外国曲调,填上中文词。比如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婉约词派的意蕴,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便广为传唱,脍炙人口。
李叔同。
而被誉为新文化运动“闯将”的刘半农,留学欧洲期间写下了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1926年被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成歌曲,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
“刘半农正是在这首作品中,发明了‘她’这个汉字。”周春健指出,整首歌既映照了那个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纯洁爱情的年代,又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赵元任的谱曲,既符合西方乐理,又借鉴了传统京剧的一些作曲方法。
进入20世纪30年代,“新音乐运动”兴起,抗日救亡成为时代强音,延安更是成为了一座“歌咏之城”。如著名散文家吴伯箫在《歌声》一文中所述:“延安唱歌,成为一种风气。部队里唱歌,学校里唱歌,工厂、农村、机关里也唱歌。每逢开会,各路队伍都是踏着歌走来,踏着歌回去。往往开会以前唱歌,休息的时候还是唱歌……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辨不清头尾,摸不到边际。”
周春健展出的多件藏品,正是反映这一时期的乐教成就: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民间艺人汪庭有创作的《十绣金匾》、冼星海在抗战背景下谱写的《黄河大合唱》曲谱、革命音乐家聂耳年轻时演奏小提琴的画片……在他看来,延安是现代中国乐教的“高地”,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在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通过“合唱”这种形式,迸发出了团结力量、鼓舞士气,乃至于提振民族精神的特殊作用。
周春健收藏的1956年版《黄河大合唱》歌谱。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群众音乐,则充分体现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热情与干劲,同时,一系列革命年代的重要音乐作品得以结集或再次改编创作。展览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展柜,以集中呈现相关的印刷品和碟片,比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演出剧照,以及建国15周年之际在人民大会堂首演、周恩来总理亲任总导演的《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等。
历经30年的“高快硬响”风格,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音乐审美转向“轻柔抒情”,内地流行乐坛涌现出了多种曲风。而到了互联网+时代,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都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此次展出的2008年版《歌声飘过三十年》和2018年版《歌声飘过四十年》珍藏碟片,即是由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的经典歌曲集锦。其中的《新的天地》《不忘初心》《再一次出发》等歌曲,展现出了崭新气象。
周春健引用《礼记·乐记》的表述说道:“‘情深而文明’,胸中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外在的音乐表现才能打动人。”一百年来,中国人欣赏和咏唱的歌曲不断变化,正暗合了时代主题的演进,铭刻着一代又一代的精神风貌。
当代人需重视“用耳之道”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收藏故事。
身为策展人兼收藏家的周春健向南都记者介绍,此次展出的不少手稿、档案、笔记等,都难得一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比如管弦乐《春节序曲》作者、著名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论文《民族音乐袅袅动听》,刊发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专业杂志,而周春健收藏并展出了这篇文章的原始手稿。
“中国音乐学院前任院长赵塔里木先生得知我收到这个藏品,都很赞叹,觉得殊为不易。”周春健欣然谈道。
很多时候,“偶得”缘于习惯,每到一座城市,他都想着寻访旧书店,还会在电商平台上披沙拣金。
2014年,周春健正式创办了一个家庭式的私人收藏馆,主要收集学人手稿、信札、讲义、笔记等,目前已有藏品3000余种,不惟私藏,也同时进行相关的研究,并集结展出。
2019年和2020年,他先后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举办了“百年讲义特展”“百年家书特展”,引起广泛关注。
周春健收藏的《音乐欣赏讲义》手抄本,此前曾于“百年讲义”特展中展出。
今年新策划的“百年弦歌”现代乐教文献展,从名称上看,同属“百年”展览系列。
周春健介绍,“百年”并非确指,而是强调对于“现代中国”的关注:“从2019年至今的连续三个展览,‘百年讲义’是从教育的角度,‘百年家书’是从伦常的角度,而这次的‘百年弦歌’,是从乐教的角度来认识现代中国。”
所谓“弦歌”,并不单纯等同于音乐,它还带有“礼乐教化”的古典意涵,也承载了作为师者的“立德树人”之心。周春健说,之所以选定这个展览主题,固然是因为自己深受家庭的影响爱好音乐,更重要的是,他在近年间越来越认识到了乐教的重要性。
“音乐可以直诉人之肺腑,从‘教化人’的角度来讲,有其他方式不可取代之处。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乐记》载:‘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古代重视乐教,我们今天也应该重视音乐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周春健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在山东阳信老家,曾经在当地文艺宣传队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常在家中用二胡演奏《绣金匾》《二泉映月》《良宵》等名曲,演唱京剧、山东吕剧、河北梆子,教村里的年轻人唱样板戏。周春健耳濡目染,从小喜欢唱歌,并且在大学期间获得过“校园十大歌手”的奖项。直到今天,他仍然爱听爱唱一些经典老歌,最喜欢的曲目是《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在周春健看来,从乐教和审美的角度讲,今天的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用耳之道”,让自己的耳朵更多接纳一些谐和与壮美的声音,更懂得欣赏音乐上的崇高之美。
为了完成这一愿望,周春健已有了一套系统性的构想:开一门课程(定名“现代乐教十五讲”)、编一部教材、设一场展览、办一组歌会、做一组访谈。他笑称,这是他在现代乐教方面的“五个一工程”。
“百年弦歌”现代乐教文献展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联合主办。此次展览将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展出至7月16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