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盘龙幸福生活图鉴
///
昆明植物研究所前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转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
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昆明植物研究所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办所方针为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在植物化学及植物资源发掘、利用与保育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训
研究系统设置“三室一库”,即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设有昆明植物园和丽江高山植物园,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共建“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海盐县共建“海盐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挂靠研究所。
▲昆明植物园水景园
2
这里藏满植物“宝藏”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机构。经过十余年建设,这里保存的野生植物种子已经突破万种。按照国际标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我国重要野生生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抢救性采集和保藏,重点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特有物种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物种。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按国际标准建立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之一。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冷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KUN),由我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骕先生于1938年创建,并在蔡希陶、汪发缵、郑万钧、俞德浚、吴征镒等多位植物学家的辛勤耕耘下,历经八十多年的持续积累,逐步形成了以我国西南地区为标本收藏中心,采集范围覆盖全国、辐射东南亚及“一带一路”等地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区域性标本馆,在我国植物分类、生物地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目前,植物标本馆(KUN)馆藏标本150余万份,是全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
▲植物标本馆(KUN)
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立足我国云南高原,面向西南山地和横断山南段,是以引种保育云南高原和横断山南端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特有类群和重要经济植物等为主要内容,以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等。植物园中的山茶园荣获“国际杰出茶花园”称号。
▲昆明植物园
3
持续发力 未来可期
未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将以植物繁殖生态与适应性进化、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植物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民族植物学与区域发展、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为重点培育方向。在我国植物研究领域持续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园区图
主办/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
策划/信息岛传播&鹿鸣文化
执行统筹/陈昉
审/潘璇 贾杰
文/张倩
编/贾杰
设计/张楠
部分图文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更多精彩请关注“盘龙MoreLife”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