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21飞机交付首家客户成都航空。
中国航空报讯:历史总是以各种方式呈现和记录。改革开放40年,中国航空工业不断打造出一张又一张亮丽而不容忽视的名片,与世界航空强国同台竞争。在这众多名片中,如果说起中国民用飞机的历史跨越,ARJ21夺目而出。
2007年12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飞机数字化设计演示现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架电子样机说:“看!中国的大飞机在你们这儿已经飞起来了!”接下来,温总理满足了一名年轻设计人员的请求, 挥笔写下“飞上蓝天”并赞许地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勇敢!记住,你们要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去完成和实现这个愿望!”这架样机,就是“翔凤”ARJ21-700型支线飞机。
新中国航空工业,是以仿制前苏联军民用飞机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军用飞机领域,中国自主研发了多型机种。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民用飞机产业一直相对落后,没有走出仿制的模式。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上的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几代人的梦想。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到80年代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组装MD82飞机,从中德合作发展的MPc++75支线项目,到与麦道合作开展MD90干线项目,与空客合作发展AE100项目。所有这些尝试最终都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2月,国务院指出民机发展要按市场机制办事, 决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水平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喷气支线客机,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第一款自主设计、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空白,并为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9月17日,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上,“与启动用户的签约,是ARJ21项目进展的重要里程碑,证明市场接受了ARJ21-700飞机, 项目得以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原中航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中航商飞董事长杨育中在与启动用户签署35架购机协议后说,“ARJ21-700飞机从设计到生产都将紧扣着市场的需求,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挑战。”
回想过往,中国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从2002年正式立项到完成试飞取证等所有正式商用飞行前的准备工作,走过了12个年头。ARJ21喷气支线客机项目由原中国一航负责研制, 中航商飞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具体研制工作。2008年5月11日, 中国商飞成立后,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组建方案,中航商飞划入中国商飞管理,ARJ21- 700新支线飞机项目由中国商飞负责。
ARJ21项目在我国首次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坚持以我为主, 牢牢掌握供应商选择和工作分工的决定权,第一次按国际惯例招投标选择供应商,第一次采用风险共担的国际合作模式参与民机市场竞争。参加这个项目的不仅有航空工业西飞、沈飞、成飞、强度所、试飞中心和特种所,还有现隶属于中国商飞的几家公司及19家国外系统供应商等。ARJ21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共建立标准体系选用和编制标准、规范、程序6134份,完成试验458项,其中研发试验158项、适航验证试验300项、验证试飞科目528个。
终于,2008年11月28日12时23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首架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场飞上蓝天。13时34分平稳降落,成功实现工作首飞。
首飞成功后, 从2009年到2014年整整6年时间中,ARJ21在各种极端条件下试飞,直至完成全球飞行。到2014年年末,5架ARJ21飞机试飞累计安全飞行2942架次,累计试飞时间5258小时,完成适航取证试飞总时长超过波音787飞机,成为世界上试飞时间最长的一款飞机。2014年12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在北京向中国商飞颁发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技术成功打下基础,商业成功随之而来。2016年6月28日, 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今年6月28日,ARJ21飞机运营两周年并迎来第10万名乘客。这标志着ARJ21新支线客机已具备适航规章要求的全部气象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 成功扮演了我国民机商业运营探路者和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40年的艰辛磨砺,我们挺直了腰杆,飞上了云端。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将承载着期望,在世界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