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 疫情 大学

安徽大学研究生论坛(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14:57:00 浏览830 评论3

3人参与发表评论

安徽网讯 12月19日,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第八届舆情与社会发展论坛暨安徽省第十二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正式启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新闻传播学领域李良荣、张志安、沈阳等“学术大咖”相聚“云端”,围绕后疫情时代的舆情治理、跨文化传播、媒介融合等热点话题,掀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风暴”。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人类社会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全面危机,而以5g、大数据、智能算法、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助力防疫抗疫、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创新危机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安徽大学副校长钱家盛教授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新媒介全方位地影响、改造甚至重塑了社会关系,在拓展新闻传播学的领域与边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问题,迫切需要大家走到一起,共同研讨,寻找“突破”。

新冠疫情带来了网络舆情的新生态。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良荣说,中国网络舆情已从过去“三低人群”切身的利益诉求型逐步转向了维护公民自身权利和追求安全、稳定新主题,人们开始重点维护自身的自由表达权和隐私权。现今,中间收入群体与学生群体成为网络中最大的群体,而这两大群体也开始主导着网络舆情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彪认为,在舆情2.0时代,网络舆论场话语表达机制变成了“客厅式的窃窃私语”,舆论主体变成了“多元力量的纠结对决”,网民主体成为“偏见的共同体”与“行动的共同体”,因而在治理方面,治理思维要着力于“争取人心”,治理路径要建构重叠共识,治理对象应从对“个体”表达到对“社群”表达。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讲席教授陆小华提出,媒体对舆情监测系统的核心需求应当是帮助媒体感知社会中不易察觉的动向,从而预做准备,有所指引。同时,以协同治理的眼光,感知风险、推动应对、参与治理,承担媒体应有的角色。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则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快手直播电商助农等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提醒认为,现今的研究仍要保持问题意识,同时避免学科的内卷化,提出的对策要立足现实复杂的语境,不要太过理想化,同时,应超越功利性诉求,做顶天立地的研究。

新媒介带来的新变革,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深入讨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副总编辑刘鹏飞高级研究员认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根本上加速了智能化、场景化、数字化融合传播时代的到来,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场景化、智能化应用将成为“万物互联”的突破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则提出,在未来媒体的发展中,“数字虚拟人”将成为最强数字营销媒介,短视频在加速论、指数论和补偿论中发展。而今年的新冠疫情,长期的影响是加速新兴技术的发展进程,给人们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等带来深刻变革,迎来智慧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据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教授介绍,“理论视野,现实关怀”是该院学术研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新冠疫情发生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大数据与智能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迅速组织研究力量,围绕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舆情的基本形势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分析,采集涉皖相关信息 266 万余条,重点在疫情期间社会公众心态、虚假信息、县级融媒体传播力等方面展开研究,发表 8 篇研究成果,迄今已发布研究报告 60 余份,多份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或获得省厅级领导批示。

除邀请学术大咖“云聊”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治理之外,本届研究生论坛还以“智能传播、风险应对与新闻传播学研究创新”为主题征集论文,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论文259篇,作者所在高校和投稿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古宸璨)

群贤毕至

访客
南殷奢欲 南殷奢欲2023-08-27 05:25:32 | 回复 织研究力量,围绕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舆情的基本形势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分析,采集涉皖相关信息 266 万余条,重点在疫情期间社会公众心态、虚假信息、县级融媒体传播力等方面展开研究,发表 8 篇研究成果,迄今已发布研究报告 60 余份,多份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
惑心野慌 惑心野慌2023-08-27 09:05:59 | 回复 网络舆论场话语表达机制变成了“客厅式的窃窃私语”,舆论主体变成了“多元力量的纠结对决”,网民主体成为“偏见的共同体”与“行动的共同体”,因而在治理方面,治理思维要着力于“争取人心”,治理路径要建构重叠共识,治理对象应从
莣萳厌味 莣萳厌味2023-08-27 01:08:10 | 回复 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副总编辑刘鹏飞高级研究员认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根本上加速了智能化、场景化、数字化融合传播时代的到来,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场景化、智能化应用将成为“万物互联”的突破点。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