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 人际关系 艺术

人际交往的艺术(人际交往的艺术心理健康教案)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15:10:00 浏览434 评论1

1人参与发表评论

注意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插话,一听别人在谈话,便竖起耳朵,兴趣陡然大增,不管是与他有关无关之事,他总会不合时宜地在别人的话中插上一杠,要么打断别人的谈话,要么让说话者中途停下来聆听他的“高见”——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也不管插的话是对是错——患有这种“嘴痒癖”者,也正是人们平常痛恨的没有素养的爱插话的人。

有个小故事,《坐井观天》一文快学完时,语文老师让学生们展开联想和想像,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说几句话。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讲着,内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无知”。这时,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井里。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他人就都捧腹大笑。老师也算幽默,随口说:“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

按照通常的解释,井底之蛙以前孤陋寡闻,一旦出得井来,就可以见多说广,又怎么会走回头路呢?这也是课文的本意所在。现在,有学生居然要井底之蛙重新跳回井里去,实在有些离题。但是新课标认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班级授课制致使每个班都有几十个孩子,面对同一事物,也许众口一词,但也许声音不一,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听听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说?他的理由是什么?遗憾的是,因为教学的陈疾,老师并没有积极关注这唯一的不同的声音,没有思考这些话的意义,更没有理解这些话的言外之意。

好在写话时,这个学生依旧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写道:青蛙跳出井后,来到一条河边,想喝水,突然,听到旁边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毒!”紧接着,又听到老青蛙被人用钢叉刺死的惨叫声……

语文老师的心被震撼了:如此说来,让青蛙再重新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呢?可作为老师却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没有给他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于是,老师提笔在作文本上写道:“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在人际交往中,与爱插话者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多听少说。其实,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因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了对说话者的尊重,人们也往往会把忠实的听众视作可以信赖的知己。

大家碰到这样的人是怎么处理的?欢迎留言评论

群贤毕至

访客
寻妄苍阶 寻妄苍阶2022-06-19 14:44:14 | 回复 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班级授课制致使每个班都有几十个孩子,面对同一事物,也许众口一词,但也许声音不一,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听听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说?他的理由是什么?遗憾的是,因为教学的陈疾,老师并没有积极关注这唯一的不同的声音,没有思考这些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