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临床过程可分为三期:
体液渗出期;
急性感染期;
修复期。
体液渗出期:
一般持续36~48小时,大面积烧伤者若抢救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发生体液丧失,进而发生休克,此期的关键是休克的防治,根本问题是如何改善血管通透性,减少或防止渗出;
急性感染期:
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或烧伤面积较小、较浅,局部感染经适当治疗后可被控制,3~5天自行消退,否则,感染可继续发展,引起脓毒症状、甚至菌血症,因此,此期的关键是感染尤其是全身性感染的预防;
修复期:
包括创面修复与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因烫伤严重程度而异,促使创面早期愈合是本期的关键。
二、临床表现与分度Ⅰ度烫伤:
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
Ⅱ度烫伤:
水疱性,患处产生水疱;
Ⅲ度烫伤:
坏死性,皮肤剥落。
三、药物治疗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外涂京万红、润湿烧伤膏(美宝)等。
对中或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其药物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1)镇痛、镇静
轻伤员可口服止痛片或肌注哌替啶、吗啡等,重伤员多采用静脉滴注哌替啶或与异丙嗪合用。有脑外伤的患者可使用地西洋。
(2)补液
轻中度烧伤:
可口服烧伤饮料(每片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苯巴比妥0.03g,糖适量,每片冲开水100ml)或含盐饮料;
重度烧伤:
应予以静脉补液(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平衡盐液和等渗盐水等)。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阴性后)和使用抗生素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烫伤后紧急处理: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湿的衣物,并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烫伤区域20~30分钟,可以减轻创面损伤的深度并有止痛效果。
(2)创面的保护:应注意对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可用纱布、三角巾、中单或清洁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包扎。切忌用塑料布包扎或覆盖创面,因其不透气,致使创面发生浸渍而加速感染。
(3)创面不可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甲紫。
(4)镇痛、镇静时应慎用或不用氯丙嗪。
(5)小儿、老年人和有吸入性损伤或颅脑损伤的患者,应慎用哌替啶和吗啡(抑制呼吸)。
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或异丙嗪等。
(6)补液时不宜喝白开水或无盐饮料(以免发生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