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Bally关联公司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日前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4085.5元。
据了解,被罚款原因为上述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据详情显示,当事人总公司于2021年5月27日以1590元的单价进口Bally Sc++huhfabriken AG 75件,此款女装针织上衣进货单价1590元,海关关税税率6%;即该款货品海关征收单价货品关税税金:95.4元,该款货品成本单价=219.1元+95.4元+1590元=1904.5元,2021年8月18日销售1件,销售额为5990元,现库存6件(已封存),7件货值金额为:41930元。
也就是说,Bally销售上述上衣的单件利润超过4000元。
定价5千利润4千!奢侈品牌Bally以次充好被罚。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该公司曾因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被处罚。
巴利(BALLY)这个品牌相对于LV、香奈儿等品牌来说,国人对其认知度还是偏低,但不要以为巴利属于小众品牌。恰恰相反,巴利(BALLY)的品牌历史相当的久远,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网友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购买奢侈品就意味着" 面子消费 ",意味着愿意承担高额的品牌溢价,如果要追求性价比,就不要选择奢侈品 。
但也有人认为,无论是平价品牌还是奢侈品,以次充好就是在欺骗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不等于愿意吃 " 哑巴亏 "。
还有人认为,网红品牌成本更低,售价也不便宜,还不如奢侈品性价比高。
以次充好是指行为人以低档次、低等级的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的产品。
知名国际大牌公司在国内被行政处罚并不罕见。
2017年2月,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对香奈儿(Chanel)进行处罚,事由为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好,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处罚没收物品、没收违法所得41.43万元,罚款130万元,责令停止销售。
2019年,知名化妆品品牌欧莱雅也曾因“虚假宣传”,被重庆市监局列为2019年的虚假违法广告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并遭行政处罚罚款20万元。
2017年9月13日,北京市工商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一款爱马仕(herMES)男式夹克衫与一款芬迪(FENDI)女式针织衫纤维含量均不合格。
北京市工商局在官网发布《流通领域成人服装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公示》。公示显示,抽检的成人服装中,有32批次服装不合格,其中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ES一款男士夹克衫与芬迪FENDI一款女士针织衫均被检出纤维含量不合格。
另外,纪梵希“万元”鞋子,同为奢侈品牌的爱马仕和芬迪也被曝出质量问题,登上了质量黑榜。
近年来,为什么一些国际品牌屡屡曝出存在质量问题呢?
低违法成本或是诱因 ,大品牌们为了加快争夺中国市场,忽视合规合法性的表现,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针对中国标准的检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处罚力度弱、违法成本低,是造成这些企业出现不合格产品的一个原因。依据现行的产品质量法,对违法违规企业仅处以货值3倍以下罚款,处罚力度过小,而且操作上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此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产品,主要的处罚措施就是退货,对于有欺诈行为的,增加货款3倍的惩罚性赔偿。
“但是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较为薄弱,单个消费者运用法律维权也较为困难,这都在客观上降低了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刘俊海说,在国外,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律师会主动召集受害者进行集体诉讼,违法企业可能面临“天价”赔偿。他建议,逐步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里我不说奢侈品好还是不好。存在即有理。花大价钱买回家的奢侈品,理应一分价钱一分货, 他们的质量要对得起他们的价格。
购买奢侈品的人们是可以接受奢侈品的溢价,这是他的品牌价值。
一个品牌从创立到成为奢侈品,经历几百年市场的检验,质量是一定要有保证的,不然买回去没用几天坏了或者是不耐用,怎么会有回头客呢?就算这个品牌活下来,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它可以活得光光鲜鲜,堂堂正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