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春霞
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早在2015年7月31日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时,就曾向世界庄严承诺,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如今,不仅兑现了承诺,也带动全国冰雪消费新需求持续释放,尤其是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教育在校园悄然兴起,促成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爆景象。
在“双减”背景下,冰雪运动兴趣班在校园兴起,使得冬奥知识和文化有了更广阔的推广平台。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奥运精神有助于塑造青少年爱国、团结、拼搏等优秀品质,要借助冬奥会优势,助推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冰雪运动扩大校园推广
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来,为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从中央到地方都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自2018年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先后印发,这为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提供了方向。
紧接着,教育部在2018年遴选出627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03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到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到2062所。到2025年,教育部将计划遴选出5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冰雪特色学校更是把冰雪项目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2021年12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规范了教学评价体系。一些南方城市的学校,比如上海虹口区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充分利用课堂和各种资源,组织师生参与旱地冰球、冰壶、滑雪等项目,让孩子们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小学生课堂学习负担很重,课外辅导压力大,没有时间参与更多的课外兴趣班。现在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刚好又遇上冬奥会,这给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冰雪运动项目,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同时也填补了‘双减’政策平稳过渡的空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宗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双减”背景下,冰雪类兴趣班的火爆,一方面说明“双减”工作的成效正在凸显,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素养培育,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外兴趣活动;另一方面,说明北京冬奥会带动了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冬奥项目开始走进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冬奥会后,随着青少年对冰雪项目的逐步了解和各地学校冰雪项目的开展,冰雪项目的发展有了最基本的群众基础。”姜宗羽认为,比如,瑞安的安阳实验小学就开展了“北京冬奥”主题寒假活动项目比赛。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青少年有条件接受和参与冰雪运动,未来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力度
在冬奥会激发下,投身冰雪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这将给冰雪运动行业带来很多发展契机。下一步,应如何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并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一位小学校长对本报记者表示,冬奥会结束以后,人们对冰雪项目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加强,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和学校的需求,加大对冰雪项目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课程培训。特别是一些南方城市,如果要满足孩子们对冰雪项目个性化需求,需加强旱冰场等设施建设。
在冬奥会激发下,投身冰雪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姜宗羽分析认为,这将给冰雪运动行业带来三方面契机:一是冰雪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逐步增加,推动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二是冰雪项目相关设施设备、个人装备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三是冰雪项目的校外培训市场会有更大需求。
姜宗羽建议,下一步,要想鼓励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大冰雪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校园内相关设施的建设,为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条件。二是引导学校将冰雪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冰雪项目校本课程,并将之列入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内容。三是加强冰雪项目师资培养,为冰雪项目的推广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虽然中国冰雪运动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但普及面并不广,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汪玉凯认为,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培养要从小孩子抓起。此次冬奥会,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这是提升小孩兴趣的关键点。冰雪运动前景将越来越好,产业规模也将不断壮大,将为更多人走向职业化道路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汪玉凯强调,冰雪运动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等问题。
因此,汪玉凯建议,一是政府要引导社会对大众体育的正确认知,让更多人能够喜欢冰雪运动,使未来体育赛事的发展有更好的群众和社会基础。二是在“双减”大背景下,一些学校要更加注重冰雪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有计划展开培训。对一些重点且是国内较弱的冰雪项目,不要从培养本土人才入手,从培育小孩子兴趣抓起,发现一些好苗子就要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