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孙竞)26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了解到,此次该校通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的种子是紫花苜蓿种子。
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5年。对航天诱变育种而言,搭载航天器“上天”只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更重要的是结束太空之旅后返回地面的选育试验。
苜蓿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王涛介绍,航天育种具有其他手段无法获得的三个独特优势:提供原创、安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材料和种质基因源,获得罕见的具有突破性的优异新种质,较快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比如,紫花苜蓿有高蛋白、高产、抗逆等特点,对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苜蓿生产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短板。目前,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苜蓿干草130万吨―150万吨。与航天工程合作搭载苜蓿种子,对加快我国苜蓿育种进程大有益处。”王涛表示。
据介绍,多年来,航天诱变育种在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培育的农作物、蔬菜、林草、花卉等植物新品种累计种植推广面积超过240万公顷,据估算,航天诱变育种创造直接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