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成渝铁路后第二条开工建设的干线铁路。福建博物院馆藏有两件和鹰厦铁路有关的国家一级文物,一件是“1956年钉下鹰厦铁路最后一枚道钉的铁锤”,长30.5厘米,重4.4公斤,两头略小,中间大,方孔,装木柄;另一件是“1956年鹰厦铁路最末一段钢轨”,工字形,长16厘米,宽6.70,高14厘米,是铺轨部队从末一段路轨上锯下的一节。
闽道艰难,更胜蜀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通往福建省外的铁路,虽曾进行过6次勘测,但始终没有修建计划。1951年国庆期间,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张鼎丞向中央和华东局建议,尽快考虑修建鹰潭至南平的铁路,以解决福建出省通道的问题。1952年,因战略需要,中央政府决定提前修建鹰厦铁路。
1955年春季,福建百姓终于盼来了鹰厦铁路的全线开工。铁道兵共投入8个师、一个独立团,闽赣两省号召了20多万军民参战,鹰厦线是“抢修”出来的。提出来的口号是:“小雨大干,大雨小干,不下雨拼命干”。这支曾在朝鲜战场创造了奇迹的铁军着实遇到了困难。
尤其是进入崇山峻岭的福建后,筑路施工显得异常艰巨,自古闽人出山如登天,闽道更比蜀道难,鹰厦线必须穿越巍峨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武夷山首当其冲。其中的大禾山成了铁道兵必须征服的“鬼门关”,连王震都亲自深入施工隧道参加战斗,其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
王震(手指前方者)和工作人员研究鹰厦铁路线路
移山填海,人定胜天
靠人工,钢钎、大锤打炮眼,包括洞内的通风都是很困难的,每进一米都是很困难的。隧道断面那么大,靠钢钎大锤往里打实在很困难。搞了一段以后,加上当时王震司令员的努力,中央也进口了一些设备,风枪、压风机等通风设备都来了。23团尖刀连施工进度开始大幅提高,每天掘进可达1.7米,别小看这1.7米的进度,它可是铁道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一点一点从花岗岩里啃下来的。
在那个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对从事高强度施工任务的铁道兵来说,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王震说:打隧道战士太辛苦,劳动强度太大,给风枪手每天补充一两个鸡蛋,要补充一两杯牛奶或者是豆浆。
厦门海堤是鹰厦铁路最前方的一项艰巨工程,施工部队和民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战胜海上狂风巨浪和国民党军用飞机的骚扰破坏,筑成两条共5千米长的路堤,跨集、高海峡把钢轨铺到厦门,1955年10月1号,朱德委员长为海堤亲笔题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
提前竣工,万众瞩目
1956年12月9号,鹰厦铁路最后一根铁轨铺到了厦门,打下最后一根道钉。至此,全长694公里的鹰厦铁路,宣告竣工,仅用了1年零10个月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完成。这个速度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庆祝海堤铺轨
毛主席笑了,他说:“鹰厦铁路一通,三个姓陈的都高兴啦!”这三个姓陈的是陈毅、陈嘉庚、陈绍宽。陈毅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为建成鹰厦铁路,他上下奔波,多方协调。陈嘉庚最早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之职发起提案,报请国家进行这一大工程决策,同时,也是为家乡做了一件大事!福州人陈绍宽原是国民海军司令,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当然也为家乡建设欣喜……
华侨观光团参观鹰厦铁路现场
1958年1月3号,鹰厦铁路全线通车运营,70多年来,鹰厦铁路改变了福建交通闭塞的局面,加强和巩固了东南沿海国防,促进海峡西岸与祖国腹地联通对接,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联合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
它们,寂静无声
却记录着忠诚和信仰
它们,沧桑斑驳
却烙刻着初心与使命
倾听红色文物故事
重温先烈奋斗足迹
文物无言 历史有声
1
END
1
监制 :赵林 阮怡
顾问: 钟健英
编辑 :郑佳慧、刘建英、孙世庆
播音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