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国民党 中国近代史 泰国历史

昆明暴乱(昆明暴恐事件始末)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17:46:00 浏览938 评论4

4人参与发表评论

一、虎踞“金三角”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个值得庆祝伟大的时刻。但我国敏锐地意识到,仍有一些国民党残军和土匪在大陆残留着,他们荼毒巨大,因此我国开始剿匪。

有一支国民党军队被人民解放军的击溃,在1950年3月逃到了缅甸的“金三角”地区。

(金三角示意图)

这里高山密林、人烟稀少,有1000余人、走投无路的国民党残军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以求喘息。

缅甸当局发现后压力巨大,他们多次主动沟通,但均无果,于是派本土士兵约8000人、重金聘请印度雇佣兵4000人,共计约12000千人对国民党残军进行武力驱赶。

(金三角的国民党照片)

国民党部队虽打不过解放军,但对付缅甸部队还是绰绰有余,一番激战之下,缅甸部队被打得大败。

消息传到了台湾,蒋介石听后十分高兴,没想到还有这样能打的部队隐藏在大陆周边。

(李弥)

蒋介石马上召见了这支残军的最高长官李弥,命他在“金三角”地区安营扎寨,扩大势力。

经过李弥的苦心栽培,这只军队发展到了两万人,实际控制的面积不亚于台湾,蒋介石心里乐开了花。

二、送你离开,真的很难

缅甸政府欲哭无泪,对他们来说这支部队真的是流氓,打又打不过,撵也撵不走,软硬不吃,势力反倒越来越大,真的是“流氓不用怵、就怕流氓有武术。”

该怎么办?缅甸首先向联合国求助,递交了照片、证词等证据,控告台湾的侵略行为。在国际舆论下,1953年,蒋介石不情愿地让这支部队全部撤回。

(国民党从缅甸撤兵)

大部分士兵都回来了,但是仍然有小部分残军秘密留在当地,蒋介石也是贼心不死,一直想依靠这部分参军从云南进攻大陆。

1955年,蒋介石密令柳元麟潜回到该区域,继续发展势力,军队人数慢慢发展到3000余人。

这时我们已经基本肃清了大陆内部的残余反动势力,也察觉到了该股势力的存在,因此对“金三角”地区格外关注。

(国民党部队)

缅甸政府也发现了这股势力仍然存在,十分头疼,因此只能向中央求救,1957年,缅甸政府开始与大陆沟通联合剿匪的事宜。

但我国历来是尊重其他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越境用兵需要慎重,会不会让美帝国主义落下口实?会不会引起东南亚政治局势的紧张?联合剿匪会不会是个鸿门宴,目的是偷袭我军入缅部队?这一切都需要从长、从深计议。

(处理政务时的毛主席)

1959年5月,毛泽东出于谨慎,给昆明军区呈报的文件做出了批示:出兵应该警惕,要派人去详细调查研究,中央军委也要派人和云南军区一同研究。

毛泽东的谨慎不是没有原因的,中缅两国关系虽然好,国界也一直清晰,但在1955年,因为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雾,导致两国的戍边部队意外引发了一场极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本身这个事很快就平息了,但是美帝国以此大作文章,“指责”我国对外搞“军事扩张”,缅甸当地的报社也为了增加曝光率,对此事添油加醋,导致了中缅边境政治氛围空前紧张。

三、战前风云骤起,主席亲自下令

(柳元麟)

1959年底,蒋介石命令柳元麟在云南、西藏发动暴乱,并承诺给予经济补贴和军事支持。次年初,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在“金三角”空投了400名“特种部队”,柳元麟也招兵买马了2000余人,对大陆的边境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周恩来在缅甸访问照)

1960年4月开始,周恩来开始对缅甸、老挝等国进行了军事访问,在正式出行之前,周恩来特意在昆明多停留了多天,向当时的军区领导鲁瑞林了解了隐匿在缅甸的国民党残军的情况。

(鲁瑞林)

在听完鲁瑞林的描述后,周恩来下定决心,要在马上进行的缅甸访问中重点沟通此事,在该次军事访问中,周恩来向缅甸政府表示:“解放云南、清剿国民党残余势力后,仍有1000多名国民党残军逃窜到了缅甸,盘踞在金三角地区,他们不仅图谋大陆,还对缅甸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未来还有可能在帝国主义的挑唆下破坏中缅边界,为保护两国利益,必须对国民党残部予以打击!”

缅甸代表听到周恩来的这番话,十分感动,他们完全赞成周恩来的观点,也对未来边境的形势感到担忧。经协调,两国决定成立联合部队,打击国民党残军、维护国家和平。

1960年11月初,中方代表与缅甸代表签署了联合警卫协议,协议规定:为执行联合作战任务,中方可以进入缅甸境内20公里,并确定11月22日为联合作战的开始时间。

(毛泽东)

毛泽东考虑到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给海外反动势力落以口实,为严控我军纪律,把20公里的纵深线涂红加重,并指着地图下达命令:“谁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

因为此次作战是我军首次以突击队的方式在热带深山密林中作战,中央军委、云南军区总司令秦基伟与毛泽东以及几位元帅交换了多次意见。

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多次说道:“这次战斗要首先断掉敌军的后路,然后两面合围,集中歼灭”。

但毛泽东看过军区呈报的材料后,担忧地说道:“红线南侧,执行堵截任务的缅甸军力太过单薄,难以履行前后夹击的任务,”并通过秦基伟要及时转告了缅甸方。

11月21日晚上21点30分,秦基伟确定了作战方案,拟定了16个攻击重点以及6个敌方高级军官,并下令:“战斗打响后要猛扑重点,如果敌方逃窜,要不停追击,直到把他们赶到包围圈!”

四、两次驱逐,平定边疆

次日凌晨六点半,战争如期打响,我军的猛扑计划进展顺利,重创了敌军,虽然是第一次在丛林中打突击战,但成绩骄然。

国民党一触即溃,向南方败逃,不久就全部逃出了红线以外,但此时缅甸政府尚未集结完整的堵截部队,因此国民党残军在越过红线后就顺利跑掉了。

由于中央军委下达了严禁跨越红线的死命令,参战部队开始在红线内区域继续清剿残军,同时请求缅甸履行堵截任务。

眼看敌人就要逃完了,作战部队总参谋长与缅甸协商,希望缅方同意自己越线追击。

缅甸政府虽然同意,但是因为中央军委的决定,攻击在红线部分就终止了,这就是中国军人铁一般的纪律。

一个多月后,即1961年的新春,缅甸方才开始正式启动对国民党残军的军事行动,调集了一万多人,从湄公河的西侧,向东北方向推进。

国民党参军虽然被我国痛击,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生息,也是稳定了军心。

面对缅甸的进攻,柳元麟准备采用“主动示弱,请君入瓮”的战斗策略,把缅甸军队因吸引到低洼之处然后前后伏击予以消灭。

战争打响后,国民党残军先把少量部队放在前面,主动示弱,然后假装节节败退,用来迷惑缅甸军队,缅甸以为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大胆追击,因此慢慢地落入了圈套。

1961年1月2日至9日,周恩来、陈毅、罗瑞卿等中国代表团正在缅甸仰光参加该国的13周年独立庆典,此时听到缅甸前线是捷报连连。

可没过几天后,缅甸军队就落入了柳的圈套,被国民党牢牢压制在低洼的山道里,在这里大炮飞机难以施展,缅甸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情况告急。

此时,周恩来、罗瑞卿已经回国了,只有陈毅还在缅甸继续访问,缅甸向陈毅请求道:“请中方军队越过红线100余公里,协助缅甸作战。”名为协助,实为拯救。

(陈毅)

陈毅立刻上报中央,中央军委对此次深入缅甸有些担心,贺龙、聂荣臻认为:我军作战士兵数量单薄,此次大范围地深入作战,很可能导致兵力分散,让敌人抓住软肋。

他们的担心很正确,因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加上国内经济困难,实在是无暇在缅甸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缅甸多次催促要求我国派兵,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是难以满足缅方的请求。

1月12日下午,缅甸军方代表终于坐不住了,直接飞到了中国前线部队指挥部,请求解放军越过红线,攻击国民党残军,以解救被困的缅甸部队。

缅甸军方的请求迅速到达中央,总参谋部进行了紧急会商。

(罗瑞卿)

总参谋长罗瑞卿说道:“我们之前在缅甸访问期间,他们给我们介绍的都是捷报,现在三番五次催促我们出兵,看来必定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如果事情这么发展下去,国民党把他们打残了,势必对我们会有意见,况且这次跨线出兵是他们请求的,他们都不怕,我们怕什么?通知前方部队抓紧时间准备战斗!”

于是总参部长王尚荣一边把会商意见报送中央定夺,一边向昆明军区传达了意见,让他们先行准备。

22日下午,中央批准了第二次跨国作战计划。

经过紧急准备,昆明军方动用了7000余人的兵力,于25日向兵分三路向敌军发动了猛攻。

首次接触,敌军就被打得大败,经过短暂调整,敌军制定了一个所谓的“保山计划”:遇到解放军攻击就撤退,在撤退中顽抗,用顽抗掩护撤退,如果解放军还是穷追不舍,那就逃到老挝境内躲避。

此后,敌军在密切注视着解放军的走向,一旦我军接近,残军便望风而逃。

由于中国军队准备匆忙、对地形不熟,在追击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完全执行迂回、包抄、围剿的战术。

加上在1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中抓捕敌军实在是大海捞针,因此敌军逃离了中缅边界,逃到了老挝境内。

此次两次跨国出战,共击毙敌军师长两名,活捉副师长一名,歼灭740人,一举捣毁了国民党盘踞十多年的老巢,协助缅甸收回了3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收获了缅甸这个小“迷弟”。

这次跨国军事活动是中国军队进行的第一次在热带林岳中进行的突袭战,为稳定中缅边界扫清了障碍,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鲜亮的一笔。

五、残军最后的归宿

这次败逃让蒋介石彻底失去了信心,在他的命令下,柳元麟以及部分亲信回了台湾,而剩下的人则被抛弃在异国他乡。

(国民党残军逃离时照片)

柳元麟走后,剩下残军在军长段希文和李文焕的统领下,辗转到了泰国北部几个偏远的小山村。

(段希文)

历经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残军打消了与大陆为敌的计划,想在泰国落叶归根。

1970年4月,泰国国防部请残军清除泰国北部的反政府武装,并承诺如果能肃清武装、收复失地,他们将被编入泰国民兵组织,可以在当地长久居住。

这只反泰国政府武装有1000多人,居住在叭当村,这里地势较高,易守难攻。

在此前的20多年里,泰国政府军使用了飞机、大炮和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进行围剿,但都告以失败。

段希文为了结束漂泊生涯,也为了子孙后代,便接下了任务,他们采用正面佯攻,背后突袭的围歼战术用时2天就收回了叭当村。

此战,残军以78人战死,300多人受伤的代价打死反泰政府武装近360人,俘虏700余人,基本完成了肃清,在泰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支残军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在缅甸、老挝和泰国却是所向披靡。

战后,泰国国王亲自给段希文颁发一枚奖章,并给全体残军颁发了居住证,他们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异国的居住权。

泰国政府收留他们并非大发慈悲,是因为泰北地区仍有很多反政府武装,考虑传到残军战斗力较强,泰国政府把他们当做免费的雇佣兵,以加强边疆统治。

泰国政府虽给他们了一席之地,但是也把他们牢牢锁死在这片区域,他们备受歧视,不允许到外地求职求学,80年代初,这个村落仍不能通水通电,过着原始、贫困的生活。

1980年6月,段希文去世,由雷雨田担任该军队的指挥官。雷雨田继任不久,泰国政府便命令他们攻打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

这支武装有800余人,位居考牙山,泰国政府承诺只要能攻下此地,残军所有人可永享泰国国籍,也可以在外求职求学。

泰国政府的承诺对浮萍一样的残军具有无法拒绝的吸引力,雷雨田慨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时间过去了20多年,这时的残军已经今非昔比,当时浴血奋战的战士绝大多数都已经年过半百,而那些新一代的士兵都是子承父业,没有经过战争的淬炼,加上地方贫穷,士兵们都衣冠不整,泰国政府十分瞧不起他们,因此把他们当成了炮灰。

(在泰国的国民党部队)

1981年2月16日,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名残军和泰军向考牙山发起了进攻。

经过三天的血战,反泰政府武装被击毙350余人、俘虏206人,大多数武装都是残军消灭的。

这500名残军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一半以上的人战死,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受了伤。

泰国政府十分钦佩残军的付出,他们兑现了承诺,这支流亡海外30多年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后代终于在异国他乡成为了合法公民。

此后残军将武器悉数上交,曾经的军队也已不复存在,从此之后他们成为了普通的农民群众。

结语:这支残军是可恨的,他们盘踞在我国边境,阴谋在祖国西南地区搞破坏,导致了多少无辜百姓伤亡,导致了多少解放军战士长眠在海外,我们对他们的讨伐是绝对的正义之战。

这支残军也是可悲的,他们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蛊惑,公开与大陆作对,在外海漂泊几十年,最终只能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一席生存之地。

这支残军也是令人“同情”,作为华夏子孙,他们十分很有血性,有加强的生存能力,把南亚三国打得满地找牙,他们的境遇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时代的产物。

因此要感谢新中国,让我们拥有和平、富足的生活,也希望此类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参考资料:

《党史博采-出兵“三角洲”中缅联合作战》2009年第八期,

《中国知网-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纪实》2006年第02期,

《腾讯网-揭秘: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2012年6月25日期刊,

《中国新闻网-60年代中缅联合作战 毛泽东:谁越过红线就杀头》2010年1月27日期刊。

群贤毕至

访客
辙弃路岷 辙弃路岷2022-06-04 17:32:32 | 回复 续访问,缅甸向陈毅请求道:“请中方军队越过红线100余公里,协助缅甸作战。”名为协助,实为拯救。(陈毅)陈毅立刻上报中央,中央军委对此次深入缅甸有些担心,贺龙、聂荣臻认为:我军作战士兵数量单薄,此次大范围地深入作战,很可能导致兵力分散,让敌人抓住软肋。他们的
可难倾酏 可难倾酏2022-06-04 18:29:32 | 回复 袭的围歼战术用时2天就收回了叭当村。此战,残军以78人战死,300多人受伤的代价打死反泰政府武装近360人,俘虏700余人,基本完成了肃清,在泰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支残军在解放军面前
辞眸卿绡 辞眸卿绡2022-06-05 04:12:49 | 回复 ,要派人去详细调查研究,中央军委也要派人和云南军区一同研究。毛泽东的谨慎不是没有原因的,中缅两国关系虽然好,国界也一直清晰,但在1955年,因为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雾,导致两国的戍边部队意外引发了一
断渊栀意 断渊栀意2022-06-04 21:24:13 | 回复 ,命他在“金三角”地区安营扎寨,扩大势力。经过李弥的苦心栽培,这只军队发展到了两万人,实际控制的面积不亚于台湾,蒋介石心里乐开了花。二、送你离开,真的很难缅甸政府欲哭无泪,对他们来说这支部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