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寿命从35岁上升为77岁,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人均寿命达到90岁都有可能。
但伴随长寿时代到来的,还有老龄化严重、医疗保险开支巨大、年轻人压力增大等问题。作为生活在时代中的个体,我们除了攒够养老金,还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其实,除了攒钱之外,至少还要具备以下三种资产。
第一种是生产性资产,也即你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延迟退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话题。在日本,70岁还在工作的老人满大街都是,如果一个人刚满50岁,那么考虑到自己还要再工作20年,那他应该考虑什么?当然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会思考自己还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被时代给淘汰掉。
有的人可能会说,在大学或者研究生时代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为何到老了还要学习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如果你现在40岁,那么在60岁退休的时候,可能之前学到的东西还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但要是你工作到80岁退休,那时候社会各方面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人都需要回到学校重新接受教育。
因此,可以在50岁的时候花2年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用自己清晰的头脑去应对未来随时发生的不确定性。
第二种是生命力资产,也即你的社会关系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是一个人长寿的基本要求,这里重要说一下社会关系。
为什么社会关系很重要,甚至成为一种主要的生命力资产,主要在于良好的社会关系是维持情绪稳定和精神愉悦的关键,离开了良好的情绪,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有些老人因为与子女观念不和,宁愿去养老院也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为什么?就是因为养老院是一个社交圈,在这个圈子里面,老人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遇见聊得来的老伴,在这里可以不受子女思想上的管束,活的轻松自在。
所以说,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就拥有了能够长寿的秘诀。
而想要拥有这样的社会关系,除了自己的心态要放平之外,作为子女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听老人的意见,多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少一些分歧、多一些包容。
第三种是转型资产,也即能够应对变化的能力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里改编一下:老则变,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与老年人比起来,年轻人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应对各项变化。当长寿时代到来后,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应该时刻想着如何作出改变,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青少年的特质。
这里就需要具备两种品质:一是玩乐精神,一是创造性。
玩乐精神不难理解,这里举个例子:2019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时,成都市民人均期望寿命就超过了81岁,这里面虽有气候、医疗等方面的原因,但与成都人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分不开。成都的老年人普遍都具有玩乐精神,老年生活除了旅游就是跟同伴们打牌喝茶,过得悠闲乐哉。
创造性则是需要改变当下的勇气,虽然安稳的生活是大家所追求的,但安稳从来都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缺乏了创造的勇气和能力,那么在遇到突发的状况时,也将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
最后,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在长寿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过一个祥和的晚年。
我是有态度的小飞侠,每天分享一点微知识,欢迎关注、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