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被或者正在被pua?
在药企最容易被PUA的便是这些小代表以及部分新晋Dsm。对于小代表来说,似乎企业能容得下你完全是因为他的大发善心;而新晋DSM为何能站到现在这个位置,也似乎有赖于高层赋予你的机会。
于是你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除了造就了你的内分泌紊乱、脱发、失眠以外,似乎一无所获,你不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只有感恩戴德的卖命工作。业绩好就是你该感恩于领导们给的机会,业绩不好你便是罪人一个,不配在企业生存……
很多人被PUA却不自知,当然也有人虽自知却走不出此怪圈。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医药职场PUA手段,看看到底是你的能力问题,还是你的“思想”问题。
小Y是一个在医药行业做了两年代表,遇到集采被迫走重新找工作,在求职了三个月后,终于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份工作让他倍感珍惜。
入职以后,小Y发现这家单位的工作节奏有点快,早上6:30要打开手机在群里“请安”,忙碌完一天以后,晚上11:00还在群里回复老板的提问,每日300字的工作报表必不可少。由于业绩平平小Y很快被拉入了一个“落后代表关照群”,随时定位,一日打卡四次,第一次要求7:15之前,最后一次要求20:00以后,原本每日300字以上工作汇报上升至500字,领导也会在群内挑战他的报表内容……在群里,似乎每个人对于这种模式都习以为常。
可即使这样小Y依旧业绩惨淡,地区经理和大区经理很少协访,对于小Y提出的市场问题没有给予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但频繁指责小Y不会做市场,不会谈生意,并告诉小Y,以他这种能力要是在别的公司早就被淘汰了。同事也纷纷表示外部环境不好,去哪家单位都一样,做生不如做熟。
此时,小Y精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反思自己的工作,也许真的是能力不行吧,现在的行业形势太严峻了。
时间一晃,一个季度过去了,小Y靠着自费购药勉强完成了75%的业绩,但距离起奖线还有一定的距离。回顾小Y的业绩,在纯销方面,虽然业绩已有较好增长,但面对可望不可及的指标似乎是杯水车薪。领导们对于小Y的纯销进步熟视无睹,照样没有鼓励,也没有帮助,谁让他的进货一塌糊涂呢!
发奖金的时候到了,大区经理在群内发话:“现在外部环境不好,多轮集采来势汹汹,好在我们单位的产品目前没有集采风险,虽然大家业绩做得很不好,70%以上的人没有达到起奖线,但是公司没有忘记大家,所以每人多多少少都可以拿到一些奖金,希望大家不辜负公司的良苦用心,再接再厉,把每周六上午贡献出来与客户在一起,把每周日空出来复盘本周工作。”
小Y觉得很少有遇到这样良心的企业了,明明没有达成业绩,不应该有奖金,却收到了公司给与的关怀,感动至极。就这样,周一工作到周六,周日还要复盘本周工作。
很快一年过去了,纵观小Y这一年的工作,没有一个季度可以按照既定考核标准拿到奖金,但这一年,却可以拿到其中两个季度领导靠着大发善心给予的折扣奖金。小Y的同事们呢?能靠业绩拿到奖金的人也不足20%,但他们却有着一股强大的动力在这里奋力工作。
在小Y看来,外部环境恶劣,裁员、并线、集采风险都很大,没有哪家单位会有这家单位人性化,以他在这个单位业绩表现和他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撑他去优秀的药企。所以,就算领导们有时恶语相向,但心总是好的。
故事到这戛然而止,后来的小Y怎么样了,而这家企业又如何了呢?这里的PUA手段你看到了几个?你是否又正在经历呢?
手段一:从结果层面否定个人能力
对于小Y这样新入职的代表,业绩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一个成熟良性的市场,不会空着等你来接手。小Y工作了一个月以后业绩不佳,领导非但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却频频质疑小Y的能力,公司能接纳“弱鸡”小Y是他的幸运,这让小Y的潜意识里产生一种羞愧感和负罪感。
其实,没有哪个企业是做慈善的,也没有那个地区经理是你家亲戚,工作是个双向选择的事情,没有谁怜悯谁。故事中的领导既然把他认为的能力不佳的小Y招进来,要么是单位给的薪水实在是招不到更有能力的人,要么就是这个招人的领导本身就能力有问题,下属遇到问题只会给予指责却没有能力去指导,可谓失败至极。
这种否定个人的PUA手段本质就是让这个员工从自我认知层面否定自己,从而达到言听计从的目的,因为除了这个单位没有人会要他,他不配。
手段二:剥削与压榨,你的投入变成你的枷锁
小Y进的鸡血群,本身就被冠上了“落后”的title,在群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工作亢奋的氛围。因为他自己的业绩不好,只能牺牲更多的劳动时间来与大家的工作节奏更为相似:一杯鸡血不够,再干一杯!毕竟外部机会少,像小Y这样的落后代表,又怎么配有单位要他。于是,小Y在拿不到奖金的前提下,自费购药来提升一些完成率,为的只是数据上的好看而已。
当你付出了这么多金钱与精力以后,你会不会不甘于这种付出,或被自己的付出所感动着,鼓励着。就像是追女孩子,有时醉心于的已不是这个女孩,而是沉迷于自己的付出。哪怕是女孩偶尔施舍的这一点肯定的眼神,一句偶尔的感谢,都让你激动不已。
手段三:定下难以完成的超高指标
高指标很正常,但怎么界定超高指标下的PUA呢?这种PUA已经不是一个地区经理能完成的了,因为也许他们也早已深陷其中:
1、明明总公司(集团)给予的指标只有20%-30%的人拿不到奖金,而擅于PUA的这些高层却把这一众人群基数提高到70%。
2、根据完成的业绩情况,高层们“普度众生”,让那些根据公司政策明明可以拿1万奖金的变6K,可以拿6K的变4K,拿不到的变2K,美其名曰,本来你们都不配有奖金,全靠我的“施舍”。
3、在“普度”之后给予更为压榨的行为考核,与手段二交相辉映。
小Y的同事们只有20%能靠自己拿到奖金,剩下80%的人的奖金都是靠公司大发善心,请问集团层面允许这种善心么?钱是哪来的呢?
这就像是陷入家庭暴力无法自拔的女子,丈夫虽然施暴,但是温柔的时候让人心都化了,有些妻子死心塌地跟着,别人指责她丈夫时,还为他求情。
手段四:过分描述外部环境的恶劣
医药行业的环境恶劣从集采速度就可见一斑,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不至于外部环境恶劣到真的只能在这种PUA的地方谋生存。
PUA的领导只会提及别人指标高,不会告诉你他们奖金高;只会告诉你别人产品被集采,不会告诉你他们还有5个新产品正在准备热卖;只会告诉你别人合规有多严,不会告诉你别人资源有多充足;只会告诉你别人出差开会频繁,不会告诉你一般到了休息日,别人不会无理要求开会加班……
许多外企越做越专,AZ打包出售消化和呼吸线,N司并线大调整,M司拆分出欧嘉隆等等;而国企越做越大,从肿瘤到免疫,从疫苗到检测等等无缝不入。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策略,并不代表这些企业要倒闭了!
对小Y而言,他在这个单位业绩表现和他自己的能力,似乎并不足以支撑他去挑战那些优秀的企业,是不配,是不敢,还是早已自我设限呢?
反思一下,那个被PUA的人在不在你身边呢,又是不是那个睡眼惺忪的你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如何解决呢?
审视自我能力:不要光从领导层面的言语中来了解自身的能力,而是要从更为客观的数据层面来剖析。看看是否经过自己的努力,虽然某个市场数据的确不尽人意,但是你的药品占比是否提升,单个重点客户的销量是否有改善,亦或是拓展新客户的数量是否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可以复制到你的其他市场?
信息共享与交换:走出自己的公司,找几个知心同行,尤其是原本已经从你们单位离职出去的人,多多交流,了解其他单位的销售模式和工作强度,从日常工作考核层面,获得奖金比例层面,后续新品层面程度,了解动向,问问他们是什么促使他们留在他们现在的公司,让他们讲一讲他们现在公司的优点。
分析投入与产出:这里的投入指的是自己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当然也包括一些业绩成本;看看产出,公司给予的综合收入,公司许诺的未来可实现的概率。同时也要想,如果你将这一部分成本投入在另一家公司,是否获得的产出要远高于你现在的公司。如果不可估计,不妨走出去面试一下,和别的企业了解一下目前的行情,而非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这一番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