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晟 通讯员 江晋 檀昊
2021年春节将至,由富阳区委宣传部指导,里山镇、渔山乡共同主办的“渔”你在一起•“浙”里过大年——2021年我们的云村晚于2月5日(南方小年)开演,为线上观众们献上了一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今年春节,里山、渔山不少外地员工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留杭过年。据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田承裕介绍,公司有员工240多名,其中外地员工50人左右,目前确定留下来的有近30人。为了给他们补上不能与亲人团聚的遗憾,今年的村晚搬至“云”上,让里山、渔山乃至四海八方的看客“云”聚一堂,感受别样年味。节前,两个乡镇的党委、政府还为留杭职工送上了当地特产的年货大礼包和春联、福字等。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云”上村晚采用云上云下互动形式进行,以里山镇安顶村文化礼堂为主会场,分为“云”上寻味、“云”上赶集、“云”上品戏三个区域。
在农事体验现场,打石臼年糕、做定胜糕、包粽子、做米果忙得热火朝天,热气袅袅中年味浓浓,唇齿留香中忆起家乡味道。在牛年非遗市集上,里山新农人夏燕龙和渔山民宿主周梦洁直播介绍竹编、根雕、安顶云雾茶、“活金死刘”和四库全书文化,山乡文化气息触手可及。在渔山、里山两地,一场多时空的乡村文化大戏正在同步上演。
村晚大戏由里山、渔山联手共演,年味、本土味、文化味三味齐全。一曲《盛世欢歌》拉开村晚帷幕,在里山主会场、渔山分会场,表演者们踩着有力的鼓点,敲起有力的节奏,共同奏响激情乐章。由各村文化礼堂选送的特色节目逐一登场,五岭村带来葫芦丝表演《月光下的凤尾竹》,里山镇中心小学带来安顶云雾茶茶艺表演,安顶村带来《我和我的祖国》舞蹈,渔山村带来歌曲二重唱表演。一出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饱含着时代的气息与魅力,不仅乡里人自己爱看,也吸引了不少外乡人共同观看。
除了充满乡音、乡味的本土节目外,还有里山乡贤送戏回乡,一出越剧选段《金玉良缘》,寄寓浓浓乡情,富春街道专程串门走亲,送来“扫黄打非”三句半表演,诙谐风趣的三句表达,让扫黄打非宣传画面感十足,把扫黄打非知识唱到了百姓心头。
今年,是渔里两地第一次举办云上村晚,但文化走亲、共同举办活动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已经成了不少村民对过年的期盼,虽然表演者都是“老熟人”,但是总有“新把式”夺人眼球。村民们享受热热闹闹、土色土香的节目同时,更享受参与节目排练的过程,从唱唱跳跳到节目汇演再到百姓年俗,村民们共同为一台村晚操办忙碌,也让村晚真正成为了全民参与的大舞台。
渔里两地在文艺上的结盟由来已久。2018年8月,渔山乡、里山镇在民强村文化礼堂举行了“大安顶文化礼堂共同体”结盟仪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始了合作共建之路。
两乡镇共建了一支文艺百花团、一张服务点菜单,经过选送、筛选共梳理出戏曲、腰鼓、快板、歌唱、舞蹈、太极扇等54个文艺团队、36个特色文化节目,不仅在“渔山稻香节”“安顶云雾茶文化节”上亮相演出,还“走出去”在各类区级活动上展露风采。
依托特色农事节庆活动,两地多次开展茶农技术培训、水稻种植培训、茶道插花培训等礼堂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多次组织茶艺茶史茶礼教育课、包米粿教学课等礼堂实践教育活动;依托“茶八碗”、蒸菜鱼宴等特色山乡味道,两地将礼堂打造为厨艺交流提升新平台、特色农产品展销新平台;依托里山的竹编、根雕工艺,渔山的“活金死刘”、四库全书等非遗文化,文化礼堂更具深度内涵。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