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历史悠久,古称夷陵,东晋始称宜昌,位于长江沿岸,图中江面开阔,火轮船和小舟来往江上,岸边民宅临江而建,对岸青山连绵,尽显一幅山水画卷的意境。
黄牛峡附近风光,图中停靠的蓬船,前方打鱼船高挂渔网,近处运客的舟船正靠在岸边,船中一人安坐其中。
三游洞,在出西陵峡后距宜昌二十里左右的长江北岸,唐时白居易被贬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时,其弟携弟白行简同行,在黄牛峡与元稹相遇同游此洞,因此得名三游洞,至宋朝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游,均留下诗赋,后人亦称为三游,为此洞留下了千古人文佳话。其中苏洵写道:“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年少的小苏不若乃父耐寒,描述的很是鲜活。
云中的西陵峡天柱山,山如一柱,直拱天宇,雨雾缭绕,仿佛仙境。
烟雨中的马牙山,奇峰怪石在云团中变幻万千。
黄牛峡,位于西陵峡的中段,在如今的三峡大坝下方,岸边一处庙宇为黄陵庙,此庙相传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原称黄牛庙,苏轼游此写过一首《黄牛庙》: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兵书宝剑峡,传说诸葛亮曾将其兵书和宝剑置于峡壁之上,因而得名,片中的江面,一条溪河从远方注入,这便是著名的香溪,又称昭君溪,王昭君的家乡便在这溪水的上游宝坪村。杜甫游历此处赋诗一首: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而昭君出塞最后魂归的青冢,已在离她家乡北方约两千八多里的呼和浩特,令人唏嘘不已。
归州古城,如今的归州镇,曾经是秭归老县城,屈原的诞生地,《 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图中的城池依山而建,城墙围住山坡上的民居,如同瓢状。
几艘民船停泊在岸边,临时休息,两位妇女坐在岩石上拉着家常。
上石门的风光,位于秭归和巴东相邻的峡江,据水经注记载: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传说刘备在这断峡江上岸,逃至白帝城,然后托孤给诸葛亮。
崆舲峡,实为空舲峡,此处有空舲滩,当夏季涨水时,来往的船只,必须空船而过,因而得名。只见片中大滩礁石位于江中,水流湍急,一艘木窗扬起风帆,正小心行驶。唐朝诗人陈子昂在此赋过一首诗: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
将家安在钟乳洞中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