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经典」栏目推出了十几篇,介绍过的那些剧都代表在中国范围内,电视剧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我们并没有说那些剧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好的。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剧稍微有些特殊,它真的不逊于任何最高水准的美剧、英剧、日剧,反正我逢人就推荐。它是《大明王朝1566》。
文 | 兰波
导演、编剧、影评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史上,《大明王朝1566》不仅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也是一部从所未见的奇剧。
奇有其四
视角之奇
本剧以全新的史观,全新的视角切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不再是一部断代史或者人物纪传的传统视角,而是一个事件,带出几个中心人物,继而带出一个王朝的观察思考,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年来中央集权和帝制统治的教训总结。
从这个意义上来,《大明王朝1566》秉承了《万历十五年》以来,带给中国思想界冲击的「大历史观」和从历史事件入手的分析方法,见微知著,鞭辟入里,带给主流观众全新的认识角度。
全剧并未聚焦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嘉靖末年长达十年的抗倭战争,而是将历史剧很少涉及的,且不为观众所熟知的政府财政收入支出放在了首位,别出新意。
剧中所有的政治斗争,都是围绕怎么挣钱和怎么花钱来进行的,进而带出派系之争和波澜诡谲的政治风云。剧集开篇第一集,讲的就是嘉靖和群臣的财政会议,如何勾销当年开支,制定来年预算。
这一视角依附的基础,就应该是现代史学观的核心要素——税收,美国政治家查尔斯·亚当斯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税收史」,而用黄仁宇的话来说,就是政府精确化管理的实施程度决定王朝的命运。
终明一朝,除了张居正改革的十年,财政赤字,入不敷出始终是压在政府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原因无他,就是皇族贪婪无度,海瑞最后的著名上疏也是看准了这一要害,直接揭示了皇帝才是贻害天下的蛀虫,「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从反腐入手,直接对准制度的要害开炮,这是《大明1566》的厉害之处。
手法之奇
《大明王朝1566》舍弃了中国历史正剧的制作模式,它不再以大场面和史诗模式做为基点,而是将智斗权争更密集地压缩在室内戏中,整部电视剧基本就是一出密室调度的经典范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更接近于英美的政治剧集,比如最知名的《纸牌屋》,剧本、表演和台词类似舞台剧手法,紧紧围绕「塑造角色」这一中心任务来运作。
是以,《大明王朝1566》除了给观众极大的历史观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把历史人物写活了,即使它的中心事件「改稻为桑」并无史实依据,很多真实历史事件也张冠李戴,但观众并不以为意,相反觉得故事精彩,人物鲜活。
从结构上来说,《大明王朝1566》其实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34集围绕「改稻为桑」这一过程中,带出裕王府和严党的政治斗争,从而把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交代明了,再加上一点抗倭的支线;第二部分是后12集,没了当替罪羊使唤的严党,嘉靖直接和海瑞硬碰硬,最终以海瑞上疏气死嘉靖作为落幕。
身为九五帝尊,杀过无数二品以上大臣的嘉靖,为何单单放过区区六品的海瑞?《大明王朝1566》对这个著名的历史迷案的解答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黄志忠饰演海瑞
另外,中国电视剧中很少有用长达六集的笔墨来具体描述一个政策从抉择到实施的全过程,而《大明王朝1566》从第一集到第六集不仅精准地刻画了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阶层是如何层层施压的,还在于通过这个过程把所有关键的人物角色带入其中,赋予其不同的性格和对策,然后从这些对策之间的博弈中去揭露制度的不堪,堪称高明。
导演张黎是摄影指导出身,他的人文素养也颇为业内称道,《走向共和》就已证明了他这方面的实力,他对演员的表演,场景调度和运镜以电影为标准,大量的隐喻、比兴充斥其中,剧如文风,让观众感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视听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在此方面,《大明王朝1566》并不遑多让,很多段落都体现了张黎的作者风格。
具体举例来说,就有沈一石的自焚戏、海瑞夜审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旁听惊惶、嘉靖质询群臣的几处戏、张居正严世蕃在紫禁城墙下的对手戏、杨金水装疯出逃后的悲戚大哭、嘉靖夜巡万寿宫,看群臣被殴等,这些段落采用了几近电影技法的渲染,类似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戏剧演绎,不再恪守史实,而是调动观众情绪。
手法上的创新,还体现在后期剪辑中,黑白闪回对角色当时状态的揣摩,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从而多了一个维度,现在看来都很先锋前卫。
大胆之奇
《走向共和》的禁播风波带给张黎很大的压力,促使他不再直接在剧中展现现代文明带来的普世启蒙之论,而是更加隐蔽地从历史和现实的夹缝中从「反腐」到「论政」。
《大明王朝1566》以紫禁城和浙江官场为中心展开故事,展现了中央集权和官僚集团之间的碰撞之烈,但是,它不再老调重弹,重复具体施政方针的路线之争,而是真正聚焦在制度建设这一全新的层面,进而得出各个阶层的无奈。
张黎和编剧刘和平的可贵之处在于以当代人的眼光,去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复杂环境,以「同情之理解」揣度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
是以观众可从荧幕上看到,嘉靖、严嵩严世蕃父子、胡宗宪、以及一众太监,都由历史的反面,变成了鲜活的形象,他们也不乏智慧和无奈、也不乏雄心和责任感,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体现出来的凶残和无耻更是让人去反思,除了人性的复杂,制度的禁锢会不会是更大的制约?
嘉靖并不是昏庸之帝,他以权术驭下,让内阁和内宫相互制衡,是因权归天子,而群臣所做一切都只能揣摩上意,没人能从根本上负责,而他自己贪婪成性,却又不想担上昏君污名,只能让内阁和内宫去帮他承担后果;可惜每个臣子都有自己的利益打算,上面的旨意,下面阳奉阴违,以公济私,令不出紫禁城那是常事,是以,「改稻为桑」名为国策,实为土地兼并之借口也不能全怪严党和他们的手下,皇帝都是为了填满自己的小金库,做大臣的为何不能从中捞把?
反观海瑞,同样也不能打破中央集权带来的制度桎梏,不能从根本层面击碎「家天下」的禁锢,只能反复强调祖宗家法,提倡人伦道德,官僚应该大公无私,皇帝应该严于自律,但是他和持同样观点的一众所谓忠臣,都看不到制度上的天生短板,幻想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而以道德代替制度建设,从西汉肇始,至明代臻极,全然与人类的天性背道而驰,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两千年来一切问题的症结。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统治下,昏君与忠臣无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正如同阴与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文化体系包围下,一切都要依循祖宗家法和儒家确定的天道人伦,所有人已经丧失了建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瑞的胜,并不能视为是制度改革的胜利,只是道德的胜利,而嘉靖自己内心非常明了,他杀海瑞,就是跟海瑞背后所代表的力量作战,他不会也不敢去挑战这个在中国有着两千年生命的庞大的道德和价值体系,这是与「天下」为敌,是和一个根本没有实体而又无处不在的对手作战,一点胜算都没有。
西哲克罗齐同样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明王朝1566》通过这一场并没有赢家的博弈为鉴,传递着这样一个讯息——没有政治制度改革的反腐,最终也无济于事,无非是周而复始的权力游戏罢了。
是以后来张居正主导长达十八年的隆万大改革依旧没有挽救大明王朝的颓势,不到80年,就在因土地兼并而兴起的明末农民起义中覆灭。
遭遇之奇
《大明王朝1566》后来在坊间常常拿来和另外一部历史正剧的高峰《雍正王朝》相提并论,可惜,后者主线讲的是路线之争,讲的是为百姓争利,加上时值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的关键时节,是以,上至总理港督,下至下岗工人,公众以密切的目光注视这部历史大戏,观察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引起全民轰动那是理所当然,而《大明王朝1566》则生不逢时,走在时代之前,反腐大潮当时并未掀起,而全民娱乐化的倾向则彻底使其蒙上尘埃。
《大明王朝1566》本是一部分为上下篇幅的电视剧,它本应后期问世的孪生兄弟《大明王朝1587》仅因《大明王朝1566》收视惨淡,就被湖南卫视腰斩,而湖南卫视之前欲与央视比肩历史正剧的壮志雄心,也随这部电视剧最后的黯淡结局而烟消云散,其后就只做娱乐性高的历史戏说剧和穿越剧,进一步沦为脑残剧的大本营。
时间证明一切,十年过去后,观众牢记在心,能给湖南卫视脸上贴金的恰恰是这半部残剧。
再说角色,除了正反主角海瑞和嘉靖外,最让人感触颇深的就是胡宗宪和沈一石这两个人物了。
在中国的传统观点中,能吏的地位是远不如忠臣的,做事的不如勾画的,而做后盾的也不如摆在台面上来得风光。戚继光能肃清倭寇,胡宗宪至少要占一半功劳,但他却未能因这个免罪,他是严嵩的学生,在讲究出身的中国社会里,他被朝野上下视为严嵩的人,严嵩一倒台,他被清流一顿攻讦,也随之下狱,以贪污定罪,最后自瘐在狱中。
这种以道德取向为主导的党争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剧中,而王庆祥老师演的胡宗宪非常完美地诠释这个夹在两个派系中间的角色,他的忠义可能和真实历史中的形象想去甚远,但也不能说完全从史册里找不到其影子,他处处为大明着想,也处处维护手下,维护恩师,即使这样,皇帝怪罪他、严氏父子猜疑他,裕王系人马排斥他,内功宦官掣肘他,但他还是把事做成了,而且没有过多得罪人,也没有因党争而负气,实在是个非凡的人才。
同时,他的腹黑和深藏不露也在手下替他顶锅上展现了点头角,他牺牲下属的生命和前途,只为维持政治平衡,这些刻画人物立体的妙笔都恰到好处。由此可见,编剧刘和平是多么迫切为那些遮蔽在历史重重迷雾里的真正幕后英雄抱声冤屈。
可惜的是,刘和平却在另一方面做过了头,将很多不必要的赘笔也加上,过犹不及,导致很多剧情的逻辑是不可信的,譬如胡宗宪在战斗中顶着炮矢不为所动,为高翰文指点迷津等,这些过多的华彩倒让其损失了一些角色的深度。
同样的败笔在齐大柱和七爷身上也展现无遗,在抗倭的斗争中,一介农民能够保家卫国是必然,顶撞官府也能体现其江湖草莽之气,可把齐大柱最后进了锦衣卫,还认七爷为师,而一个东厂锦衣卫头目处处为罪官着想,不惜顶撞上司,显得逻辑上不够让人信服。
最近因《芳华》、《无问西东》两部电影而备受关注的赵立新老师饰演的沈一石这个角色勇谋双全,处处先机,最后为情所困,选择自焚让普通观众感动莫名,但这个角色承担的内涵远不止这点。
派系斗争,先遭殃的总是商人。
这个角色其实想要更多反映的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为何在中国不能萌芽的深层次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私人财产权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资本流动和储备完全没有可能实施,那么银行、保险、债券这些资本主义的基础要素也无从谈起。
朝廷造成国库亏空,想出的法子不是借用生产去弥补亏空,相反,把脑筋动在了私产头上,想抄谁的家就抄谁的家,那辛苦一辈子就可能因一句话获罪而被抄没家产,这样的傻事试问谁会做?
但可惜,历史在循环,直到今天,国进民退,权力大于法制的现象还比比皆是,保护私产还远远谈不上有制度保障。
另外,做为官办机构织造局的民间代表,权力能给沈一石带来天下首富的荣耀,也能顷刻间将致他于死地,这难道不是现今的另外一重影射?
重农抑商,是从汉武直到满清的重弊,而闭关锁国,同样也是因为这一思想带来的遗毒。一个角色里传达了如此多的讯息,也应了本剧的本意:历史唯一具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考量人类社会和个体之间永恒变化的互动,从而折射出真理。
以史为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