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丝

巴乌教程(巴乌教学视频)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19:06:00 浏览446 评论3

3人参与发表评论

第一章: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是讲解有关葫芦丝、巴乌学习的基础常识。详细讲述了葫芦丝、巴乌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结构、演奏姿势与手指按孔、呼吸与换气、常用指法表和常用技法注释等内容。

第一节 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葫芦丝(图1),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与巴乌同属于簧管类民族乐器。最早流传于我国云南傣族、彝族、佤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因其造型自然优美,音色淳朴飘柔,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很快走出深山,成为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乐器。

关于葫芦丝的起源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多种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爆发,无情的大水不仅淹没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冲走、冲散了很多人。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傣族小伙)抱起一个大葫芦,迎风冒雨、奋不顾身,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很多人,同时也找到并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的英勇无畏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所感动,将一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大水很快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退去,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早期的葫芦丝簧片也为竹制,只能发几个微弱的音,一般都是青年男女在落日后坐在水井边,对着井口吹奏,借着月光传递表达相互间的爱慕情意。后经艺术家们多方改进,才演变成现在这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龚全国、杨正玺、哏德全等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将葫芦丝和葫芦丝音乐带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凡是第一次见到葫芦丝的人,无不为它巧夺天工的精美造型感叹惊讶,凡是第一次听到用葫芦丝演奏的乐曲的人,无不为它美妙绝伦的音色所倾倒。

文化渊源、发音原理、演奏技法完全一样的“巴乌(图2)” (哈尼族称“各比”,彝族称“比鲁”或“乌勒”,侗族称“拜”),与葫芦丝相依相伴,也由云南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全国。与葫芦丝被称为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对“姊妹花”,深受人们喜爱。

二、发展

葫芦丝、巴乌自走出大山,就在广大的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使葫芦丝巴乌在结构造型、音准音色、音域音量、使用寿命等各个方面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改进,名副其实地成为民族乐器的奇葩。以葫芦丝王子哏德全为代表的一批演奏大师,使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技法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最近十年是葫芦丝巴乌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葫芦丝文化”逐步形成、健康发展、快速传播的十年。2005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具有独立开展学术研讨、教学演出、专业论证等艺术活动。广泛团结和联系全国及海外的一切有志于葫芦丝、巴乌艺术的专家、专业工作者和学习本专业的爱好者,为葫芦丝、巴乌艺术的普及传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相继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已有数百个葫芦丝巴乌专业网站面向世界开通运行。葫芦丝巴乌的考级曲集和数十种培训教材、视频教学资料出版。全国性葫芦丝巴乌研讨会,考级比赛活动,都加快了葫芦丝巴乌的发展进程。

这一切明显昭示,尽管葫芦丝巴乌这对“姊妹”姗姗来迟,但凭借她们独有的魅力和风姿,正在快步走进现代艺术的神圣殿堂,已经成为民族乐器百花园中一对光彩夺目的奇葩,正在迎接美好、灿烂、辉煌的明天。

群贤毕至

访客
元气小坏坏1 元气小坏坏12022-06-14 14:49:38 | 回复 到了世代相传。 早期的葫芦丝簧片也为竹制,只能发几个微弱的音,一般都是青年男女在落日后坐在水井边,对着井口吹奏,借着月光传递表达相互间的爱慕情意。后经艺术家们多方改进,才演变成现在这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龚全国、杨正玺、哏德全等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将葫芦丝和葫芦丝音
闹旅路岷 闹旅路岷2022-06-14 07:27:10 | 回复 考级比赛活动,都加快了葫芦丝巴乌的发展进程。 这一切明显昭示,尽管葫芦丝巴乌这对“姊妹”姗姗来迟,但凭借她们独有的魅力和风姿,正在快步走进现代艺术的神圣殿堂,已经成为民族乐器百花园中一对光彩夺目的奇葩,正在迎接美好、灿烂、辉煌的明天。
断渊雾月 断渊雾月2022-06-14 16:13:05 | 回复 感叹惊讶,凡是第一次听到用葫芦丝演奏的乐曲的人,无不为它美妙绝伦的音色所倾倒。 文化渊源、发音原理、演奏技法完全一样的“巴乌(图2)” (哈尼族称“各比”,彝族称“比鲁”或“乌勒”,侗族称“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