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氧化钠 苏打 氧化钙

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钙变质实验探究题)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19:07:00 浏览987 评论3

3人参与发表评论

一、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

Ca(OH)2+CO2=CaCO3↓+H2O

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钙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发现温度上升,证明有氧化钙.

二、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1.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Ca(OH)2+CO2=CaCO3↓+H2O

2.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钙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CaCO3+2HCl=CaCl2+CO2↑+H2O

Ca(OH)2+2HCl=CaCl2+2H2O

3.检验氢氧化钙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再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有碳酸钙.

注意: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若上述操作,变红、有气泡,则部分变质;不变色、有气泡,全变质;只变红、无气泡,没变质.

三、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NaOH+CO2=Na2CO3+H2O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

明显现象.

Na2CO3+2HCl=2NaCl+CO2↑

NaOH+HCl=NaCl+H2O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Ca(OH)2=CaCO3↓+2NaOH

(3)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CaCl2=CaCO3↓+2NaCl

(4)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Na2CO3+Ca(OH)2=CaCO3↓+2NaOH

(注意:?不能选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且会生成NaCl或Na2SO4,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用氯化钙等盐溶液,因为它们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

四、考题应用

例如,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猜想: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解答: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变质.由小丽的猜想得出自己的猜想,全部变质.小丽在检验部分变质时,不但检验有碳酸钠还要检验有氢氧化钠.所以滴加氯化钙有白色沉淀,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小丽在做实验时,还可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氯化钙.但所选的药品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碱.

总之,在复习时,学生要学会“一线穿珠”,从一个基本问题为起点,不断去变化、衍生、融合、产生新的问题,培养自身的探索能力.

群贤毕至

访客
末屿晕白 末屿晕白2023-03-23 01:53:10 | 回复 CO3↓+2NaOH(注意:?不能选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且会生成NaCl或Na2SO4,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用氯化钙等盐溶液,因为它们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四、考题应用例如,端午阳节后,小丽带
冬马颇倔 冬马颇倔2023-03-23 04:05:23 | 回复 一、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Ca(OH)2+CO2=C
性许卬妄 性许卬妄2023-03-22 21:28:22 | 回复 溶液,溶液变红色.小丽在做实验时,还可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氯化钙.但所选的药品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碱.总之,在复习时,学生要学会“一线穿珠”,从一个基本问题为起点,不断去变化、衍生、融合、产生新的问题,培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