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其发源地就在河南开封。开封年画因北宋王朝定都于开封而兴起,自宫廷传入民间,演变成家家户户过年的习俗,深受百姓的喜爱,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在开封市朱仙区,一位年画艺人将制作好的木版年画拿出来晾晒。(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历史可追溯到唐代
学者冯骥才曾把木版年画称作“中国民间美术的源头”。这一“源头”确实历史悠久。汉代民间已有人在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就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平安无事。李世民遂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称作“门神”。民间便纷纷效仿。
宋朝时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使得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为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后又逐渐形成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
年画的流行虽然年代已久,但正式提出“年画”一词,是在道光年间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中,从此,“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年画按印制工艺可分为木版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按着色层次分,可分为单色年画、黑白年画、彩色年画。
河南开封是与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苏洲的桃花坞等齐名的我国四大著名的年画产地。其中开封木版年画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到北宋时期,开封木版年画日益兴盛。在《东京梦华录》里,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北宋时汴京(今开封)一带木版年画已相当繁盛,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及财神马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当时,不仅民间木版画在宋都设场印刷十分普遍,就连宋室宫廷也主持开办年画作坊,官办与民办作坊的融合,促进了木版年画的发展。到了北宋末期,由于金兵入侵,京都沦陷,繁荣的市民文化逐渐萧条。大量年画艺人背井离乡,流落外地。汴京的木版年画业从此迁至开封朱仙镇。从明代中期到清乾隆年间,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业最兴盛时期,当时年画作坊达300余家。到了清末,因黄河决溢,朱仙镇屡遭水患,加之河道阻塞,航道不通,商业不景气,木版年画业也渐渐萧条。民国时期,黄河决口,朱仙镇被淹,木版年画从此由繁荣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才得到了继承和发扬。1986年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形成了具有定规模的作坊和销售批发市场。
木版年画的魅力
开封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年关,人们都要买些木版年画贴到门上,贴到灶房、车辆、牛圈、粮仓,以营造祥和美满的过年气氛,表达人民安居乐业、保富平安的朴实愿望。五谷丰登、宅院安全、避邪驱灾,在年画中都能表现出来。
说起开封木版年画与其他木版年画的不同之处,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第一任社长姚敬堂老人总结了5个方面:工艺复杂、色彩艳丽、形象夸张、线条粗犷以及构图饱满。
开封木版年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门神,以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为主。在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除门神之外,常见的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而这门画的张贴也是十分讲究,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新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
《岳飞与朱仙镇》一书载:“红纸门神系旧习过新年之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三百余家……”当时,300余家门神店星罗棋布,年画产量高峰年可达400万张。每年入冬,各地“打门神”的客商云集。“门神门神骑红马”,开封木版年画乘运粮河之船,装太平车之载走遍全省,走向山东、江苏、湖北、福建、甘肃、宁夏……守望万家灯火,只为百姓安宁。
影响千年的那些年味
除了木版年画,开封的年味还有很多。
公元1101年,一幅《清明上河图》横空出世,把汴京这个商业大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北宋经济繁荣的见证和写照,让当时的汴京因此有了“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美誉。时光流逝,转眼已近千年。如今,“汴京”虽已成为史书里沉睡的符号,但当年的春节习俗依旧浸润在开封百姓的骨髓里。
北宋时期开封地区的春节习俗中,从年初的元旦到年末的除夕,几乎每一个节日都包含有娱乐的元素。其中,最具娱乐性质的当属元宵灯会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俗语就与宋代的上元节放灯有关。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期的元宵节热闹非凡,万人空巷,整个京城变为一座不夜城,到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此时的官府也会休假六天,便于官吏观灯赏景。到节日期间,游人聚集到御街。御街两廊下的歌舞、百戏、奇术异能鳞次栉比,让人耳目一新,乐声悠扬,声闻十余里。宫前的灯山张灯结彩,金碧辉煌,上面还描绘着各种神仙故事。还有用草把扎成正在嬉戏的龙的形状,用青色的帷幕遮笼,并在草把上放置数万盏灯烛,远远看去,婉蜒起伏如双龙飞走。皇帝和妃嫔也会在宫城门楼上观灯嬉戏,百姓在楼下观看露台演出的杂剧,表演者不时引导百姓高呼“万岁”。元宵节期间,还出现猜字谜的活动,猜中的人,还可以领取奖品,据载,这种习俗约起于宋代。直到今天,元宵灯节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已成为古城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另外,开封的春节饮食习俗也是独具特色。北宋时期开封民众的春节饮食十分丰富,而这种饮食习俗直到今天还在产生影响。如今开封的不少著名的饮食小吃:汤圆、春卷、菊花酒、蒸饺等都是从北宋时传承发展而来的。如北宋时期的元旦(也就是如今的春节),家家饮屠苏酒、术汤,上五辛盘,吃年馋饪。所谓屠苏酒就是将八味中药包好,装入绢袋中,元旦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二天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数沸后饮用。饮屠苏酒成为元旦饮食的重要内容,如苏辙的《除日》诗中的“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一节日饮食习俗。术汤是由黄术熬成。五辛盘指的是将5种具有辛辣味的蔬菜拼装在一只盘中食用。
年画中的农耕文化气息
年画之于新年,彰显的不仅是年味儿,更是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东西南北,不同地区,年画风格及制作工艺各不同,地域特色十分明显。明清时期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山东潍县以及广东佛山、四川绵竹等地木版年画作坊纷纷设立。清乾隆年间更为盛行。
年画不仅于岁末腊月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和城镇街巷,就是在平时的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也可见到各种不同题材形式的年画。在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搬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年画艺术形式点缀其盛。所以,年画艺术与民俗密切相关,蕴涵着各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变化多样,内容广泛,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应有尽有。
(来源:读者报 资料原出处丨《文明》王立力/文、《文物鉴定与鉴赏》殷清/文、《旅游世界》朱七七/文、《农家参谋》董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