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租售成年人网游账号
成功绕开实名认证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游戏公司多年前就已推出防沉迷系统,我国法律也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网游类商品,但在一些电商购物平台和社交软件上的成人实名制网游账号租售,成了规避“防沉迷”的灰色地带。
根据线索,记者发现在淘宝平台上,出租《王者荣耀》这款网络游戏账号的商铺大量存在,这些店铺宣称,“租号1元起,1小时起租”。商品链接下有大量网友多次下单,好评量还不低。
9月2日,记者与一家名为698租号的商铺取得联系,见记者要租号,对方提供了一个选号网址。记者点开网页后发现,里面各种账号都有,费用也不贵,租一个小时只用花6到10元。
记者选了一个编号为907232的账号,按照商品简介,这个账号等级是30级,拥有104个英雄,段位是最强王者。在与商铺客服交流中,对方全程没有核实记者的真实年龄。
记者在付了12块钱以后,对方让其扫码下载了一个手游上号器的软件,并提供了一串解锁码,利用这串解锁码粘贴到上号器上,记者直接登录进了游戏,这个账号的昵称叫“工人架子工”。整个过程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机制。
而在交易猫这个专业手游交易平台上,还开辟有手游租号专区,多款热门网络游戏均有账号出租,9月7日,记者随机选择一个体验。
记者发现,租号有一块钱一个小时,如果是十个小时是15块钱,还可以选择买四送一,就是买四个小时送一个小时。在支付租金前,网页弹出了一个窗口要求租号者进行实名认证,在填写完成后并支付4元租金后,记者获得了五个小时的游戏时间。
在这个实名认证中,记者在网上随便找到一份姓名和身份证大全,随意拿其中一个填了进去,便认证成功了。
登录过程中,手游“上号器”会直接跳过官方的防沉迷和实名认证系统,自动登录游戏。 不过,租号虽便宜,但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些未成年人为了能长时间玩游戏,往往直接购买成年人游戏账号。
淘宝平台首页,输入某个网络游戏的名称,页面也会弹出大量租号、卖号的店铺,“终生售后、找回包赔、高价评估、卖号秒到款”、“店铺账号可改实名认证”等信息充斥其间。在这里,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和平精英》等热门游戏账号都能轻易买到,而且针对微信区和qq区,苹果和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都有专属账号。
这些店铺买卖账号的交易量还是很大的,不少账号的交易量都在几千甚至几万单。
9月7日,记者在淘宝店铺“BQ游戏”看中了一款600元的某游戏账号,记者佯称自己是未成年人时,对方先是让记者离开淘宝通过微信私下进行交易,最终,还是因为担心被淘宝惩罚,店方放弃交易。
当天,记者以30元的价格在5173.c++om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购买了一个王者荣耀游戏账号,并向对方提供了记者手机号,在支付成功后,记者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对方向记者索要验证码以后,将一个以“96”打头的qq号绑定到了记者的手机上。随后,记者登录进入游戏,并连续几天不断登录买来游戏账号,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一直都可以玩。
记者注意到,在整个购买过程中,5173.com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仅需要购买者提供成人姓名和身份证号,至于购买者是否冒用他人信息,则很难监控。
正是在这种“你不说我不问”的默契下,未成年人不断通过租号、卖号方式绕过实名制的关卡。
那么,这些账号都从何而来呢?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店铺回收账号的生意也相当火爆,商家大量收购游戏账号,有的表示只回收卖家本人注册的成人账号,记者表达出售账号意向后,按照商家的提示,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进入账号估价页面,填写多项账号信息后,即可估价进行交易。
记者就调查中涉及到租号、售号等问题,联系了交易猫和5173.com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对方均没有回应此事。9月7日,5173.com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发布声明称,将采取严格措施禁止任何未成年人利用5173平台买卖游戏虚拟物品。9月8日,交易猫平台宣布,即日起该平台的租号业务暂停。
只认身份证不认人
网游实名制有待完善
记者了解到,使用买来的账号游戏时,因为登录地变更等因素,游戏会随机弹出人脸识别系统,如果未能通过,游戏时长将受限制。不过,在利益驱使下,人脸识别这最后一道关口也被攻破,网络上有专门为未成年玩家提供有偿“过脸”服务的。这也折射出,当前网游防沉迷系统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有效进行身份识别。
记者查询到,换号吧网站提供“人脸解除服务”。换号吧破解人脸识别客服介绍,首次100元,后续每次20元。并且首次破解后,后续也只能在这里通过过人脸识别。
当记者询问具体是什么解法?对方表示,不能告知。而在淘宝也有商家提供类似服务,这家名为信诺工作室的店铺宣称,只要付150元既可以解除人脸识别,百分之百破解,而该商品下方有不少网友留言称“这个好用,一天就破解了”。
还有卖家透露,如果被系统抽中进行人脸识别,到时候随便找个满18岁的人刷脸即可。
这番话,实际上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网游“实名制”存在一定漏洞——只认身份证号,不认人。
在体验手游《植物大战僵尸2》时,记者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大全,随机填入其中一串身份证号码,系统显示“已实名认证”,就这样顺利进入了游戏。
由此可见,身份识别是网游防沉迷系统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一旦未成年人通过灰色交易获得成年人实名认证的账号进入游戏,防沉迷系统便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监管。
湖北黄鹤律师事务所律师魏钲芝表示,这些行为实际上破坏的是整个国家未成年人保护的生态环境,对这种行为,应该纳入到网络监管和网络治理中去。
魏钲芝律师长期关注互联网+相关法律问题,他认为,游戏账号本质上属于个人信息,商家大量收集游戏账号,即使是在他人授权的情况下,出租和出售游戏账号的行为,都属于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魏钲芝说:“作为投放这些产品的电商平台,应该起到相应的监管责任,你就应该设置投诉举报通道,接受社会的监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例下架一例,以此来达到尽可能的大范围的打击。”
为解决这一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同时按照规定,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这一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同时,国家在加快推进制定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技术要求,促进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在行业的应用推广。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对于如何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不少家长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普遍对这件事儿存在一定的困惑。
长期研究网络心理学的学者刘勤学表示,面对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的问题,家长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刘勤学介绍:“如果是低龄段,比方说六岁以下的孩子,我个人建议一刀切(不接触网游和短视频),他的生理发育还没有完全,而且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控制住。但是高于这个年纪,他有固定的玩伴和圈子,就会有同伴压力,这时候再采用一刀切就切不断了,控制狠了,反而会反弹。”
刘勤学表示,家长一味杜绝孩子接触手机并非明智之举,合理引导才是上策,一方面让孩子认识到手机除了玩游戏和刷短视频之外还有其他广泛的用途,扭转孩子对手机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多带孩子去参与实践,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减少对手机虚拟世界的依赖。
刘勤学提醒家长:“家长要和孩子去共同制定一些手机使用的规则,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能够玩多久,为什么不能玩,这个为什么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在沟通充分的前提下去设定规则,帮孩子实现自控力。”
来源:湖北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