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广为人们熟知的大禹像,来自武梁祠画像石,是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画像内容多取自古代传说及史籍。立石时间为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出土时间为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生在约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传说,是华夏部落战胜大洪水的历史印迹。禹迹的历史记载则出现于西周。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禹迹的文化表达日趋多元,禹迹也遍及中国各地的山川形胜之间。
最早的禹迹:
地理发现时代的见证
20世纪60年代,中国河南偃师二里头考古发掘中出现了早于商的宫殿和宗庙遗存。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被认为是先秦文献所载的禹都之阳城,约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现代考古学和历史学也由此重新认知夏及大禹治水的真实性。
考古发掘证实,距今1万至4000年的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平原已有多个区域文明。伴随稻作农业诞生了水利工程。距今约4000年时发生了世纪性大洪水,其影响贯穿了尧、舜、禹时期。《史记・殷本纪》记载:大禹治水以后,“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中华文明进程迈入了全新阶段。
从夏至春秋战国2000多年间,中原城邑王国蜕变为西周封建制下的诸侯列国,从游牧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其间水利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水对农业提供着重要支撑,更重要的是,在伴随治水的疆域扩张过程中,我们先民逐渐形成了对山川地理和水土资源的认知。这些认知以“禹迹”记录下来,经过若干代的采集、整编梳理而构成了中国最早的地理论述,主要集中于《尚书・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以及《诗经》《左传》《吕氏春秋》等先秦著作中。
夏、商、周皆以城邑邦国为政治中心。不同文化地域也有各自的治水传说。大禹治水开启了华夏疆域认同的时代。西周指称禹治水的“九川”“九泽”,应该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禹迹,与现代地理大多可一一对应。
对后世影响最多的“九川”是禹河,即公元前7世纪之前黄河下游的水道,其流经冀州地今河南、河北至天津入海的多支水道,被认为是禹疏的“九川”。司马迁这样记载:“(禹)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