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1000字)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也就是说,处理一切事情,都要从事实出发,都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都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从理论、想象出发,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
某贫困地区不从实际出发,而根据其他地区的“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不仅没解决贫困问题,还带来了环境问题。这就是不调查,想主意的后果。遇到困难我们不能空想,应该迈开我们的两脚,到问题所在的地方走走,学孔夫子的“每事问”。这样我们就能把所谓问题的“来源”找到手,把“现状”弄明白,之后顺理成章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是必然的,因为你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而是载满了解决问题的材料。因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请从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
哲学必须以一种警惕的态度去进行反思。一种哲学理论如果是有意义的,它所谁备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是有意义的。为了解决某个哲学问题,我们给出一些观念。如果这些观念是有效的,它们就必定有理由。为某个观念“提供理由”是一件真正困难的事情。选择某种立场不等于提供了理由。为了提供能够说明问题的理由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思想。有效的思想首先应该是清晰的思想,所以需要进行“正名”,名正则言顺,名定则实清。现代哲学澄清语言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一种正名运动。然而,清晰的思想只是有效思想的初步条件,“正名”是思想建设之前的清扫活动。有效思想更重要的工作是“正道”。有意义的思想表现为有意义的思想道路,只有在一条可行的思想道路上,我们的视界才是有效的。思想道路是以观念铺成的,“正道”就是合理地组织安排观念间的关系使得这些观念均具有充足理由而得以成立。显然,任何一条思想道路都并非预先存在的,而是我们所开辟的,于是,“正道”又要求“开道”。而“开道”必须有开道的方法,所以,最根本的哲学问题是去揭示思想的开道方法。
我们必须以理由代替立场,因为“选择”并非立场的根据,如果一种立场是有意义的,它的理由必须是显然的;我们必须以方法论代替特定视界,因为一种观察--理解方式如果是有价值的,制造这一理解方式的方法必须是可行的。每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有各自的哲学观点和立场,即他的思想基础,这正是哲学的普遍性之所在。哲学家--以专业态度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与仅仅持有哲学观点的人之区别在于哲学家不仅持有哲学观点而且还必须为哲学负责,去思考如何有理由地坚持或拒绝某种哲学观点。因此,如果不去考虑哲学的规范、方法和技术,哲学的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种“研究”。哲学家决不是那种谈论到自己的哲学观点时话说得比别人多一些的人。方法论既是研究各种哲学问题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一特珠性质使得方法论成为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如何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一、确定研究对象,题目中涉及到的东西有哪些,哪些就是研究对象
二、分析每个事物的本身,方法有:
(1)属性法:就是一个事物本身有哪些特点,比如公车改革里的公用车辆,有什么属性呢,车、内燃机汽车、乘人的还是拉货的,价值多少啊,什么配置啊。还比如研究敌人,敌人有多少啊,什么番号啊,装备啊,首长啊,作战作风啊等等。
(2)联系法:这个事物和哪些相关,是怎样相关的,是如何发生相关的。比如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关系,和人大的关系和法院的关系,和公民的关系,和外国政府的关系等等。
(3)对立法。一个事物必然有其存在的过程,促进该事物发生发展的事物,以及阻碍该事物发生发展的事物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两种事物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这两种事物的每一种也不仅仅在一对矛盾中。比如,地主压迫剥削农民,但在封建社会末期,地主也和资产者有矛盾,因为资产者至少剥夺了本属于封建地主的劳动力。又比如在个别地方,改造区住户与开发商有矛盾,同时和推进拆迁的政府也有矛盾。在这两个例子里,中,我们分析事物,就是要找出这样的矛盾。
(4)轻重法和条件——主要和次要及条件分析。上面举出的两个例子。地主和住户都是处于至少两对矛盾中,但哪一对才重要呢。这就要分出轻重,不然怎么知道该先解决什么矛盾呢!
然后,就是马克思主义最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东西,那就是讲条件。这里的条件,对军队争取胜利,就是作战准备;对于学生考大学,就是学习和复习;对于运动员拿金牌,就是训练和好运气。而且实际上,每个事物,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要得到预期发展,就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我们认识事物,就是要在分析事物本身的情况下,还要洞悉这一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所有条件;我们将某项工作付诸实践,就是要实现这些条件,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
三、认识和实践。刚才说的是事物本身以及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我们还是人,所以首要的还要了解人和人以及人和事物,也就是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个不细讲,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等原理有类似的地方。我只说一个事情,就是我们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宇宙(不是物理学意义的)是无限的,努力不要让认识的局限性影响到自己的精神和思考——虽然这种影响是必然的。举个例子,邪教迷信什么都可以解释,但科学技术能解释一切吗?反对邪教和迷信,要靠坚定的现实精神,要靠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能迷信科学技术。再举个例子,中医早就探究出弓形虫(三尸虫)和经络穴位的存在,但由于科学技术无法解释,所以直到近百年才予以证实,可是以前的中医治疗方法,照样存在了上千年。所以说,我们的原则是,科技必须发展,但科技解释不了,应用不了的东西,只要有利于实践,我们照样要用,这样才是认识和实践的真正统一。
四、运动性。每个事物都是在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假如你不动,什么也不动,血液、细胞、思考,也不变化,就是保持这样一个状态。那等你再次动起来的时候,你前一段所谓静止不动的阶段,就无所谓时间了。因为这个阶段过一秒也是它,过一万年也是它。所以时间就没意义了。这就是说时间是运动的量度,是依附于运动而存在的。而且不同条件下不同事物的运动,其量度也不同——说句吹牛的大话——这就是相对论的本质。同理,空间也是事物运动的量度,也是依附于运动而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依附于事物运动,重要条件是事物时绝对运动的。
事物,也即是物质,被马克思主义教材定义为客观存在。但是应该理解到,凡是运动着的,甚至运动本身——比如战争、参与战争的军队、以及军队的某个小行动,都是物质。蜜蜂是物质,飞行是物质,蜜蜂在飞行,这个判断也是物质。时间、空间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物质,意识也是物质。
你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这样说。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什么都是有物质性的,什么物质都是在发生发展或消亡的——也就是在运动着的。运动时物质的本质属性。绝对不动的东西是不存在——或者说只在某些条件和设定下存在亦即相对的。
从哲学角度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坚持矛盾观点.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③在运动中把握规律;④发挥主观能动性.⑤做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统一.
如何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生活与哲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其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第一层是认识问题,第二层是解决问题。认识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目的和落脚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哲学原理,而是方法论要求,其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如何用哲学的角度看人或事?
你好,哲学是辩证、系统(全面)、根本的思考问题;例:看人1(辩证)不能只看好或只看坏,好坏兼顾;2(全面)相貌、学历、性格、人品、家庭等;3(根本)看人注重人品;看事同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