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讲

太空授课“讲什么”和“怎么讲”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0:01:00 浏览389 评论1

1人参与发表评论

原标题:太空授课“讲什么”和“怎么讲”

   完成一次天地互联且能实时互动的太空授课,背后有一个规模庞大分工细致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团队,而科普专家组的任务是遴选课程内容和协助航天员做备课工作,主要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讲什么?

   载人航天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工程,可讲的东西很多,相关部门通过向社会征集,在选定的过程中大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保证安全第一。载人航天最重要的是保障航天员的安全和空间站的正常运行,决不能因为实验器材和内容而带来任何安全隐患。

   天地对比明显。天地差异明显的现象,因为“意料之外却又道理之中”的反差,更符合太空授课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个目的。例如,选择地面上最熟悉的动作――走路和转身,最常见的物质――水,将其在天地之间巨大的反差作为授课的内容,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操作简单方便。航天员有许多任务需要完成,不给航天员增加不必要的额外负担同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空间站微重力条件下,许多地面上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都变得不那么容易。如第一次授课中的太空转身动作,笔者原来的建议是由航天员仿照猫从空中落地时的“猫旋”动作来完成转身,但穿着“企鹅服”的航天员完成起来很不方便,最终选择了较为简单的“甩胳膊”方案。

  怎么讲?

   太空授课的主要受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和科学爱好者,这是一个年龄跨度很大、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差异也很大的群体。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用两次太空授课分工协作的方式,尽可能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好解决:第一次以兴趣激发为主,通过大量精彩的实验和天地对比唤起了大家对科学、对载人航天的兴趣。第二次则留出更多篇幅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空间站上搭载的科学实验柜和其中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梦指引方向。

   在具体授课形式上,没有做过多知识的讲授,而是强调观察、思考和问题互动的过程,更注重的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进而引导青少年锻炼注意观察、主动思考的方式。青少年应在“学会已知”的基础上掌握“探索未知”的能力。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具有未来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奠定基础,是太空授课最大的意义。

   (作者:陈征,系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太空授课科普专家组成员,中国科技馆科普讲师团副团长)

群贤毕至

访客
鸠骨萌懂 鸠骨萌懂2022-06-15 16:38:35 | 回复 落地时的“猫旋”动作来完成转身,但穿着“企鹅服”的航天员完成起来很不方便,最终选择了较为简单的“甩胳膊”方案。  怎么讲?   太空授课的主要受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和科学爱好者,这是一个年龄跨度很大、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差异也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