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明末清初有两场关键战役,只要赢其中一仗,天下就没有
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场关键战役,这两场惨败的关键战役发生,表面上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其战役的结局致使中国历史转向了有利于满清统治的方向。
在明朝末年,乃至清朝初年,面对山河破碎,胡虏南侵的局面,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明王朝自凌迟处死袁崇焕后,辽东九边彻底落入了满清之手,而崇祯可以依赖的仅仅只有最后一道屏障------山海关。
此时的大明王朝内有农民军大顺政权的流寇式打击,外有满清胡虏的南下,崇祯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淑,最终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于煤山。
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拿下北京城后,为了兑现“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承诺对待北京城内的地主官僚阶级严刑拷打。同时李自成还派出吴三桂的恩师等人携带四万两巨额白银前往山海关做统战工作,为了以防万一,大顺军还逼迫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写了一封家书劝降吴三桂。
在大顺军高层自以为万事妥当只需安坐紫禁城静待吴三桂亲来受降即可。在李自成做着美梦时,一件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推翻了原先预案。引发这个茬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大顺政权李自成的得力爱将刘宗明。
刘宗明进入北京城后,一次,无意中听说有位秀色可餐叫陈圆圆的女子住在吴府,刘宗明当即兽性大发,荷尔蒙直线飙升,立即率人冲入吴府将美人陈圆圆强行揽入怀中,并将上前苦劝的吴襄打入死牢严刑拷打。
吴府家眷仆从逃出后立即赶赴山海关,将该事的来龙去脉禀明了吴三桂,吴三桂怒发冲冠,打消了原先投靠大顺军的想法,并回师山海关准备投降满清。
然而,改变历史的两场关键战役也很快发生在了李自成和吴三桂这两位时代豪杰的身上了,也正因为他们只是豪杰,而无法像多尔衮那样成为枭雄,才让这两位汉族豪杰无法用上天所赠与的天赐良机来改写历史。
那么究竟是在清末明初,究竟是哪两场关键战役,差点让满清失去了天下呢?
一、山海关之战。
1644年,吴三桂因不满大顺军倒行逆施的行为,便举旗倒向了清睿亲王多尔衮。李自成获悉后立即调遣大将刘宗敏率领6万军队向山海关开进,而此时得知大顺军开拔山海关的消息后,多尔衮命令清军急行军,最终大顺与大清同时抵达山海关。
次日,大顺军与吴三桂部展开了激烈的血拼,吴三桂砍不过野蛮的农民起义军,在即将败亡的形势下,吴三桂不得不亲自觐见多尔衮,并当场接受多尔衮“剃发易服”的命令,将自己的博冠峨带剃成了光葫芦票的“金钱鼠尾”,然后穿上满人的服饰,一副活脱脱的汉奸走狗形象。
多尔衮将吴三桂的汉奸嘴脸考察入微后,当即决定派出八旗劲旅绕道李自成部后方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在八旗军和吴三桂部的前后夹击下,大顺军丢盔弃甲一败千里。
此战后,汉族用来防御北方满族胡虏的重要屏障山海关彻底丢失,八旗铁骑南侵一路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由朱元璋刚刚建立起来的铁血汉家脊梁,被吴三桂这种民族败类彻底葬送,汉民族只得以孤城泣血的方式英勇与清军抗争“剃发令”,最终在满清残酷、疯狂的镇压下,汉民族彻底沦落为一条“断脊之犬”。而“胡人王朝不过百年”的历史宿命被满清长达两百余年的统治所打破。
二、吴三桂北伐战役。
1673年,康熙皇帝不顾天下初定,八旗入关战斗力直线腐化堕落的实情,悍然下令强行撤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番所辖故地。
吴三桂等人于同年举起“兴明讨清,蓄发易衣冠”的口号。虽然吴三桂个人的品行的确让人看不起,但当时满清刚刚入主中原不久即强推“剃发令”,导致中原汉族人民与满人间产生了深深的民族矛盾。吴三桂固然在满清入住汉地的过程中充当了无耻的汉奸先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个人矛盾毕竟还是让位于民族矛盾的。
于是在吴三桂这个口号的号召下,中原大地及周边少数民族兄弟同胞纷纷举起了抗清反满的旗帜。吴三桂军势如破竹,一度拿下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土地,满清半壁江山尽贵吴三桂之手。
但吴三桂有个致命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器小无远见,用商业术语来讲就是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布局,说通俗点就是野心不够大,谋划不周密。
拿下这么大地盘的吴三桂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他没有趁着康熙排兵布阵立足未稳的千载良机继续一鼓作气拿下京城,而是陷入了深深不可自拔的幻想之中。他从来没敢想过能把自己的老板揍得满地找牙,突然间有了这么大一块地方,从小没有过过好日子的吴三桂,此刻想吃红糖吃红糖,想吃白糖吃白糖。
于是他向清廷提出:我们不要打了,你在江北,我在江南,我们划江而治,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是很好吗?
康熙假装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但暗中加紧调兵遣将,而吴三桂仍旧蒙在鼓里继续幻想憧憬着划江而治后土财主的美好生活。
但他没想到很快康熙指挥人打了过来,耿精忠、尚可喜却临阵倒戈,吴三桂见大势已去临场败阵也要过下穿龙袍、当皇帝的瘾。
吴三桂临死前的数月,他建国号为“大周”,并自称大周皇帝。
在吴末日余晖称帝后不久就死去,满清进军神速一举击破吴三桂部,三藩之乱至此尘埃落定。
李自成、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下,本可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鼎定中原大势,然而,由于此二人目光短浅,没有对长远的事情作出更为周密的规划,导致二人挽回地走向败亡。自成的败亡致使满清入关,而吴三桂的造反失败,彻底辜负了汉族百姓驱逐胡虏的夙愿。
倘若明末清初,赢了这两场关键战役中的任何一场,那么天下也许就没有满清的什么事情了,历史也将为之改写,但历史毕竟就是历史,他无法任由我们去想象,只是后人每当看到历史的长河在分水岭处即将作出抉择时,一股蓦然扼腕的叹息由此而发。
如果李自成、吴三桂真的能赢得其中一仗,那历史真的会改写吗?
关于明朝末期的一些疑问,高分求解
我先说下长城这个东西,完了再回答楼主的问题。
明朝修长城本来是为了防御蒙古人的。
明初虽然收复了中原大地,推翻了元朝,但退回草原的蒙古人依然有统一的北元政权,战斗力依然可观。因此洪武、永乐两朝,明军节节进逼,灭了北元,打散了蒙古人。
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永乐帝接连五次北伐,耗资过甚,而忽视了对北方卫所的建设,错误地让出了朵颜三卫,使后继者无力继续进攻。好在蒙古人内部也已经不够团结,明朝开始采取外交第一、军事第二的方针,同时加强长城的建设,转入守势。
等到隆庆和议之后,明朝跟蒙古的关系渐渐缓和,长城的建设和守备也就渐渐荒废和涣散了。
下面开始回答后金军是如何绕过长城的:
满清发迹之时,已经是万历三大征之后,明消耗巨大;而万历末年为了对付日本,再次实行海禁。一方面消耗过大,一方面来钱又慢。明朝的元气尚处于恢复之中,不复顶峰时的强大。尽管如此,一开始明朝对建奴的政策还是进攻。可是老是失败。钱又不够用,不能老进攻,于是改为守势。
守哪里呢?守辽西!
为啥不守长城?因为没必要。看看当时各方的势力图,可以发现明朝从中原通往辽东就只一条路,即辽西走廊。走廊的北面,是蒙古人,当时被明统称为蒙古左翼。简单说来,明、蒙古左翼、建奴就相当于三国鼎立。明是在跟建奴在打仗,不是跟蒙古打仗;蒙古事不关己,冷眼旁观。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蒙古必将成为双方拉拢的对象:讨好蒙古,即便拉不动,至少不要在背后捅刀子是吧?
然而一开始蒙古根本不看好建奴——人少、地僻,你拿什么跟大明玩?因此,蒙古是站在明这边的。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就先不说了,因为我字也打累了,要先去吃饭。但是楼主应该可以看出,对建奴,明朝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没有打算守长城。如果不是后来蒙古向后金靠拢,单靠辽西走廊的一系列壁垒(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沿海边几个城”),是完全可以挡住建奴的。
补充:吃饭回来,终于通过了,还以为又被吞了。
发现自己虽然把东西都快写完了,但并没有把因果关系讲清楚。现在继续:
前面说了,蒙古不看好建奴,因此不会让女真人借道,所以明不用担心,只要守好辽西就行了。也正因为如此,明这边对长城的守备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强化。
明这边,是打算先守住走廊,然后再图进取。这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建奴骑射天下无敌,明军在野战上占不到优势。只要守住,建奴顶多占完东北,比起中原来就是个穷乡僻野,就这么耗着,等自己元气恢复过来,看你建奴还如何玩得转?基于这种考虑,明倾全国之力,构筑了关(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牢牢控制住了辽西走廊。但是,这条防线的修筑,同时也掏空了明的国库。
于是乎,明朝没钱了,没钱就不能拉拢蒙古了!
在明朝大力加强防守的同时,后金正大力拉拢蒙古人。后金的政策,是典型的“萝卜加大棒”;而反观明朝,可能是天朝大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一直不能跟蒙古人坦承相待,再加上后来明朝自己财政吃紧,无力拉拢蒙古人,最终只能跟蒙古渐行渐远。
失去了蒙古这块屏障,长城就暴露在了女真人的面前。前面已经说过,明朝中期以后,长城守备已经远不如前。而且当时财政已经吃紧,想要现补一没时间二没银子。因此,完蛋了,只能让后金军来去自如。这样一来,关宁防线几乎形同虚设,明朝灭亡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这就是长城为什么能被一而再、再而三绕过去。大明皇帝和将领都不是白痴,他们已经尽力了。不可否认,女真人战略上更高一筹。
至于问题二,后金军队是走的什么路线,我看楼上的未央卫尉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不多写了。
明末名将袁崇焕:死得虽然冤,但却也是咎由自取,不懂为臣之道吗?
说到明朝末期时的名将,就不得不提到袁崇焕,其实单论军事能力,袁崇焕真的不算什么;但就当时而言,袁崇焕却是少有的能守住的辽东的人之一,在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冤杀之后,辽东再无能担当此大任的人物,洪承畴就别说了,被俘后不久便降了。
但一直以来,关于袁崇焕究竟是不是被冤杀,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在正史中,袁崇焕是被魏忠贤的余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等人所害,罪名是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加上当时皇太极趁机施反间计,使得疑心病本来就重的崇祯皇帝下令将袁崇焕给凌迟了。
但明末学者朱之瑜(朱舜水)却在他的《朱舜水集》中将袁崇焕称为“卖国贼”,而且当时有“小品圣手”之名的张岱在他的《石匮书后集》中也对袁崇焕进行猛烈抨击;同时,明末名将徐石麒也认为,袁崇焕表面上主战,而实际上是想主和,甚至以擒杀毛文龙的方式取信于清廷。而他们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那袁崇焕究竟死得冤不冤呢?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袁崇焕死得的确冤,但他的死却也是咎由自取;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袁崇焕自始至终没有反心,没有背叛明王朝的心思,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他是一个急功近利,为了快速升官不择手段的人,为此,他大胆的向崇祯皇帝做出了“五年平辽”的保证。
而崇祯皇帝对他也是极为信任,关键也是因为崇祯皇帝手上实在没人可以用了,不仅加封袁崇焕为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而且对于袁崇焕的所有要求,基本都答应了,要人给人,要粮草军饷就给粮草军饷,要政策给政策,这待遇不会比之前的帝师孙承宗差了;可以说,当时的崇祯皇帝,是自己勒紧了裤腰带去支持袁崇焕的。
但袁崇焕是怎么回报崇祯皇帝的呢?袁崇焕第一步就是杀了最令皇太极头疼的毛文龙,毛文龙镇守皮岛,孤悬海外,后金的海军很差,所以一直拿毛文龙没办法,而只要皇太极出征攻打明王朝,毛文龙就会在后方想办法骚扰,使得皇太极根本无法集中力量来攻打明王朝,这让皇太极非常难受。
袁崇焕先斩后奏杀掉了毛文龙,毛文龙的部下本来就不是善茬,在主帅被杀后不久便哗变了,大部分都投降了皇太极,可以说,袁崇焕这是帮了皇太极一个大忙。但事已至此,崇祯皇帝还要倚重袁崇焕,所以并没有苛责袁崇焕,至少,崇祯皇帝还对袁崇焕所说的“五年平辽”心存幻想。
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是让崇祯皇帝动了杀心,这就是“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兵绕到遵化,破关后兵锋直指北京城,这是北京城第一次被女真人包围;虽然后来袁崇焕率兵来解了围,但崇祯皇帝心中却对袁崇焕所保证的“五年平辽”怀疑不已,加上当时辽东的猛将如祖大寿等人,连自己的话都不听,只尊袁崇焕之令,让崇祯皇帝对袁崇焕充满了忌惮。
其实所谓的那些魏忠贤余党诬陷袁崇焕,应该都是崇祯皇帝自己安排的,不然崇祯皇帝也不会如此迅速的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其实就本质而言,袁崇焕的死,和岳飞的死有异曲同工之处,袁崇焕的存在是于国有利,但却不是君王所需要的;一个在辽东拥有绝对权力的袁崇焕,一个胆大包天到敢矫诏杀将的袁崇焕,一个满嘴谎言的袁崇焕,是崇祯皇帝绝对无法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