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谍 时政 约谈

台报社论:骚扰陆企是产业“绿色恐怖”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0:54:00 浏览639 评论3

3人参与发表评论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 台湾《中国时报》4月4日发表社论,痛批蔡英文当局骚扰陆企是产业“绿色恐怖”。全文摘编如下:

  据《天下杂志》专题报道,台当局检调机构正大规模搜索、约谈在台陆企,台当局官员承认是要用“震撼性行动”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蔡英文当局这种滥权行为明显是一种产业“绿色恐怖”,既于“法”无据、打击产业,更违背岛内民众工作、就业自由的基本人权。

  光是3月,至少10家陆企约百人遭到搜索与约谈,有些是以所谓“拂晓突击”方式大动作进入办公室进行搜索,并扣押计算机硬盘与工程师。

  所谓“经济间谍罪”是指台当局行政机构即将提出的“安全法修正草案”新增的犯罪行为与罚则,可判处5到12年的有期徒刑、罚金最高1亿新台币(约合2200万元人民币——本网注);而且只要“有犯意”,即使未遂犯也罚。

  “依法”而论,“法案”尚未经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台检调机构此时对陆企展开搜索约谈,完全没有正当性与必要性;何况所谓“经济间谍”,应该有“窃取特定企业的营业机密”等情形,换句话说,要先有事主检举,经过调查了解并确定有可信度,台检调机构才应展开搜索约谈。但实际上,台检调机构却“想当然”认为陆企就会“窃取机密”,陆企在台公司都是“嫌犯”,是可以搜索调查的对象。实际上,这就是预设立场、甚至有歧视之嫌的骚扰与调查。

  在台“依法”成立公司的陆企,其营运行为应受保障,台当局也不能禁止台湾民众到相关公司任职。包括Ic++设计等科技产业在内,任何企业的营业对象、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选择的自由,要为本土企业、美国企业或大陆企业服务,台当局岂能干涉?非常恶劣的是,台当局既知不能亦不敢明订“法令”禁止岛内民众在陆企任职,干脆就以这种搜索约谈的骚扰、干扰方式,让员工心生畏惧,或认为不必招惹麻烦而不愿到陆企工作。

  台检调机构查陆企的一些理由也极度可笑,例如指陆企来台短短几年,就在数家著名企业挖角上百名工程师等,仿佛这是一大罪名。但实际上不论陆企、美企,甚至本土企业,只要新设立公司,当然就要招聘员工,而且当然就是从其他公司挖角,难道有企业诞生的同时也生出新员工吗?

  台检调机构以对陆企密集的搜索约谈,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正证明了“经济间谍法”不能亦不应“立法”。在没有这个“法令”时,台检调机构已能如此“自由心证”到处搜索、骚扰企业与民众,一旦有了“新法”壮胆,“绿色恐怖”岂不严重千百倍?事实上,所谓的“经济间谍罪”非常难定罪,如果以严格的方式界定“经济间谍”,就会对台湾民众工作的自由与权利造成伤害。

  从整体政策与政治走向观察,蔡英文当局如此“费心、用心”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很明显就是要尽量切割陆企,这也是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持续所谓“反中倾美”政策的延续与扩张。

群贤毕至

访客
舔夺岁吢 舔夺岁吢2023-01-26 00:46:04 | 回复 搜索、约谈在台陆企,台当局官员承认是要用“震撼性行动”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蔡英文当局这种滥权行为明显是一种产业“绿色恐怖”,既于“法”无据、打击产业,更违背岛内民
竹祭聊慰 竹祭聊慰2023-01-26 02:42:38 | 回复 到12年的有期徒刑、罚金最高1亿新台币(约合2200万元人民币——本网注);而且只要“有犯意”,即使未遂犯也罚。  “依法”而论,“法案”尚未经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台检调机构此时对陆企展开搜索约谈,完全没有正当性与必要性;何况所谓“经济间谍”,应该有“窃取特定企业的营业机密”等情形,换句话
鸠骨孚鲸 鸠骨孚鲸2023-01-25 22:25:11 | 回复 胆,“绿色恐怖”岂不严重千百倍?事实上,所谓的“经济间谍罪”非常难定罪,如果以严格的方式界定“经济间谍”,就会对台湾民众工作的自由与权利造成伤害。  从整体政策与政治走向观察,蔡英文当局如此“费心、用心”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很明显就是要尽量切割陆企,这也是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