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冬奥会的黑科技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的黑科技有如下:
1、智能防疫:随着志愿者的引导,当涉奥人员抵达冬奥村后,率先迎接他们的便是“智能防疫员”。与其他场所出示“健康码”不同,面对此设备,进入人员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便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个查验环节。“智能防疫员”在提高信息核验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通行速度。
2、绿色低碳:绿色奥运是此前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之一,而本届冬奥会也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
“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3、全面上“云”: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这是百年奥运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工程。
4、智能休闲:北京冬奥村中的床采用记忆棉材质,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床的形态可依据个人习惯进行调整。每张床配有遥控器,可调成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不同模式能为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
5、有技术加持的公共区域:下沉广场是赛时运动员享受一站式生活服务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坐落在其中的北京小屋,成为了北京冬奥村的一大亮点,科技冬奥新技术的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现:数字时空舱采用沉浸式方式带众人领略古代奥林匹克、北京文化遗址的风采,桌面裸眼3d则利用数字投影对三赛区竞赛场馆进行立体展示。
北京冬奥会黑科技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黑科技有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体育综合训练环境风洞、
开幕式屏幕集成智能播控系统。
1、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
制冰又快又环保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北京冬奥会期间,这套制冰系统将在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保证制冰工作。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有两大特长,一是制冰速度快,二是制冰过程最环保。在制冰过程中,该系统运用分模块控制单元,把冰面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制冰,这样制冰效果又快又均匀。
以国家速滑馆来说,仅用14天就能把1.2万平方米的冰面全部制成,冰面温差不超过正负0.5℃。冰面温差越小,冰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就越好,也就越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
当然环保更重要。这套系统制冰时与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等传统方式相比,不仅温室气体排放小,而且能效可以提升20%以上。
同时碳排放接近于零,原因是它能把制冰过程中的废热能回收起来,用于场馆的除湿、修冰和生活热水的加热。仅此一项国家速滑馆一年可以节省两百多万度电,首都体育馆每年可以节省一百多万度电,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完全符合北京冬奥会绿色、可持续性的办赛理念。
2、体育综合训练环境风洞
帮助运动员找到最佳姿势
作为专门为北京冬奥会专门打造的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它可以精确研究风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具体说,通过风洞测试,调整优化运动姿态,以减少运动时风的阻力和空气阻力,进而提升运动成绩。
对冰雪项目而言,减小空气阻力至关重要。通常来看,空气阻力如果减少10%,运动员的成绩就能提高1%,体育综合训练环境风洞是科学指导训练的最好体现。
首先,这项设备能制造出各种不同速度的风,模拟出运动和比赛时的真实速度和环境。模拟最大风速可以达到42m每秒,这相当于生活中14级台风的状况,因此体育综合训练环境风洞可涵盖了所有冰雪项目,因此能广泛运用于冰上竞技、雪上竞技的风洞测试。
其次,这套设备还有一个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它能测试运动员能承受多大的风阻力。在测试时,这套系统能把风速、风阻力、姿态、重心位置、测试指令,通过投影仪实时反馈给运动员和教练团队。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风洞测试和数据分析,找出其中阻力最小的运动姿态,这样运动员就能知道运动中,自己应该要保持什么样的最佳姿势。
除了优化运动姿态外,这套设备还能对多人项目的队列进行减速优化;同时它还能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的丰富性进行测评,协助高性能运动装备的研发,最大程度地帮助运动队、运动员们取得好成绩。
3、开幕式屏幕
集成智能播控系统
美轮美奂的冬奥会开幕式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说,开幕式综合运用了人工智能、超高清渲染、5G、8K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打造出了既恢宏壮美又空灵浪漫的视听盛宴。
“鸟巢”中央的超大8K地面屏幕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面积达10552平米,其上方还竖立着一块1200平米的8K LED屏幕,两块屏幕构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
屏幕集成了智能播控系统,将超高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分秒不差的呈现在所有模块上,不仅完美展现了各种影像效果,还结合了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等,颠覆了传统的舞台式演出模式。
北京冬奥会里的黑科技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上的黑科技有:
1、智能防疫:随着志愿者的引导,当涉奥人员抵达冬奥村后,率先迎接他们的便是“智能防疫员”。与其他场所出示“健康码”不同,面对此设备,进入人员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便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个查验环节。“智能防疫员”在提高信息核验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通行速度。
2、绿色低碳:绿色奥运是此前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之一,而本届冬奥会也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
“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3、全面上“云”: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这是百年奥运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工程。
4、智能休闲:北京冬奥村中的床采用记忆棉材质,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床的形态可依据个人习惯进行调整。每张床配有遥控器,可调成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不同模式能为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
5、有技术加持的公共区域:下沉广场是赛时运动员享受一站式生活服务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坐落在其中的北京小屋,成为了北京冬奥村的一大亮点,科技冬奥新技术的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现:数字时空舱采用沉浸式方式带众人领略古代奥林匹克、北京文化遗址的风采,桌面裸眼3d则利用数字投影对三赛区竞赛场馆进行立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