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国际上常用的贫困标准有几类?
总体来看,国际贫困标准分为货币标准和非货币标准两类,其中货币标准又包括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非货币标准多用来衡量多维贫困(见下图)。下文分别加以详述。
图1.国际上对贫困标准的划分方法(作者整理)
一、货币标准
货币标准一般使用收入或消费等货币指标衡量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两类。
(一)绝对贫困标准
绝对贫困标准是以维持个人或家庭成员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非食物消费支出为基准,折算成一个可度量的货币量作为贫困标准。世界银行自2011年使用的每人每日1.9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就是货币标准下的绝对贫困标准(世界银行,2011)。这一标准是以维持人体生存的最低食物摄取量为依据,通过购买力平价测算确定的。根据这一标准,到2019年全球有超过11%的人口仍处于极端贫困状态i。根据国家发展程度不同,2018年世界银行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又补充了两档新标准: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贫困线为每人每日3.2美元,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贫困线为每人每日5.5美元(世界银行,2018)。
国别方面,美国、南非等国采用绝对贫困标准。美国现行贫困线来自于奥珊斯基(Orshansky)基于营养需求测算的贫困门槛(Poverty Thresholds),并考虑了家庭类型的差异,根据年龄、家庭规模和未成年子女数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叶兴庆、殷浩栋,2020)。2020年美国本土48州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每年收入12,760美元(即每日收入34.96美元),三口之家收入为21,720美元(即每日收入59.51美元),四口之家收入为26,200美元(即每日收入71.78美元)ii。这些数值远低于美国人均年收入44,386美元(2019年)和收入中位数66,538(2019年)。此外,自2011年起,美国国家统计局还根据各地住房成本、消费水平等差异调整各个州的贫困标准。
南非贫困线标准有三条:第一条是将满足最低能量需要的食品按照当年价格折为货币,称之为极度贫困线(extreme poverty line),其本质是食物贫困线; 第二条是在食物贫困线基础上,考虑满足“必不可少”的非食物支出所需货币,两者相加得出下限贫困线iii;第三条是以家庭实际食品支出等于食物贫困线的家庭为基准,测算其非食品支出作为非食物贫困线,两者相加得到上限贫困线。2018年,南非官方发布的三条贫困线分别为每人每月547兰特(极度贫困线)、785兰特(下限贫困线)和1183兰特(上限贫困线)iv。
(二)相对贫困标准
相对贫困标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邓志伟,2009)。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不能达到温饱水平的极端贫困群体占比很小,所以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贫困线不是绝对贫困线,而是采用相对贫困线(叶兴庆、殷浩栋,2020)。197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用收入比例法确定国际贫困标准,将一国或地区社会收入中位数或平均收入的50%作为贫困线。世界银行将收入少于平均收入1/3的社会成员定义为相对贫困。巴西贫困线的标准则是根据最低工资的一定比例将贫困分成普通贫困和极端贫困线两个标准。普通贫困线是当前最低工资的1/2,极端贫困线是最低工资的 1/4。
二、非货币标准
货币标准是衡量贫困的传统依据,但货币标准不能涵盖一些重要的公共福祉如水电基本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安全保障等。尽管有些人收入超过了绝对贫困线,但如果他们在必需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2018)。采用非货币方法衡量多维贫困能够对货币方法进行有力补充,从而更全面地反映贫困程度。
非货币方法通常被用来定义多维贫困,是将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医疗机会等多个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进行加权,得出一个多维的综合指数。目前采用多维贫困标准的国家较少,而很多时候国际机构用这一标准来做学术研究,如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都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多维贫困指数。
世界银行采用多维贫困指数监测全球层面消除多维贫困的进展情况,包括收入/消费、受教育机会和水电基本服务三个维度v(世界银行,201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PHI)用烹饪营养、教育、电力、卫生体系等10个主要变量来测量贫困水平。在2018年,OPHI采用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算出全球105个国家中有13亿人生活在严重多维贫困中,相当于这些人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方面至少有1/3的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2018)。
中国采用货币标准与非货币的多维贫困标准相结合的方法。2011年,国家将贫困线设定为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按2018年购买力平价折算为每日1.95美元。同时,中国还设定“两不愁三保障”作为非货币目标,即“不愁吃、不愁穿”且“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识别贫困人口。
作者:马天月
责任编辑:贡森
注释:
i.这一标准是用来衡量全球各国的极端贫困标准。
ii.每多一口人,在原有数值基础上增加4480美元。
iii.这一观点是由经济学家Martin Ravallion在1993年提出的。其主要逻辑是,假定某个农户的全部收入恰好等于食物贫困线,这时农户必然在食物支出外还有一部分非食物支出,那么这部分非食物支出意味着“必不可少”的非食物支出,将此作为非食物贫困线。其非食物支出实际上是“愿意放弃食品消费而获得的商品或服务”。
iv.按2018年购买力平价相当于每天2.79美元 、4.01美元和6.05美元。
v.世界银行的多维贫困标准涵盖了货币维度,并非纯非货币贫困标准。
参考文献:
[1]叶兴庆,殷浩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减贫经验及启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22-128
[2]邓伟志.社会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世界银行.《贫困与共享繁荣:拼出贫困的拼图》(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2018: Piecing Together the Poverty Puzzle) .2018年.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Global MPI 2018 report. https://ophi.org.uk/multidimensional-poverty-index/global-mpi-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