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为何被誉为科学界“先知”?
凡尔纳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法国文学可能会陌生,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是的,法国文学被我们熟知,可能没注意过是哪个国家。以凡尔纳的作品出名,比海底两万里》和《地形历险记》意见《八十天环游地球》等都是凡尔纳的作品,估计大多数人知道这几个名字。小学时,明文规定要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当时读没读过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凡尔纳像个不太出名的作家,在文学上有声誉,科学界也名声显赫。不少科学家以凡尔纳为偶像,不是因为凡尔纳发明什么,凡尔纳一生以写小说为主要的事业。原因是因为他具有非同一般的想象力,以小说形式出现,蕴含的科学原理被后人证明。凡尔纳是个作家还是科学家。
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部,父亲是律师,而母亲是航海世家,凡尔纳并没有环游世界,母亲的背景给他太多的帮助。上学时,凡尔纳的老师名叫桑班,丈夫因海难下落不明。桑班给她学生们讲到,自己丈夫会像鲁滨逊一样漂到荒岛,经历困难后返回世界。鲁滨逊的故事深入的凡尔纳的脑海,成为了凡尔纳写作的动力。
凡尔纳在叔叔家中度假,他叔叔是船船长,曾经环游世界。加重凡尔纳对大海的向往。在凡尔纳11岁时,按捺不住出海的渴望,在一艘船上找了份工作,准备前往印度并带回珊瑚项链。出师不利,船被父亲生擒,被狠狠教训一顿。
凡尔纳继续的学业,在教会的时候,他创造《1835年的一位神父》。受雨果影响,创作了悲剧短片,父亲冒了出来,要凡尔纳从事法律。凡尔纳到巴黎求学,在那里,主修法律,对文学的追求没有减弱。朋友介绍,凡尔纳认识大仲马,并与小仲马成为朋友,而后开始文学之路。
《先知》的作者是谁?
《先知》是纪伯伦用多年心血浇灌出的艺术之花,是他“精神孕育的最好的胎儿”,也是他来到世间想说出的那句最重要的“话”。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在酝酿这部作品。最早的版本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定居纽约后,他又写出了英文初稿。在正式出版前的几年里,五易其稿。书中的哲理可以说是纪伯伦爱与睿智的结晶,其深邃广博几乎达到了人类精神修养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先知》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不受时间的限制,正因为它直接表达了“真理”。纪伯伦视《先知》为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曾经说过:“我想,自我从黎巴嫩山构思《先知》一书开始,我就已和它寸步不离了,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在我完成4年之后才将其付印,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这的确是一本奇妙的著作,它满足了个别心灵的需求,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它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涵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我的宝藏。”
诗人纪伯伦巧妙地为《先知》安排了一个小说式的故事框架:主人公艾勒·穆斯塔法,一个“被选和被爱的”东方智者,滞留海外奥法利斯城12年,一直企盼着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岛。一个秋日,他登高远眺,看见故乡的船从烟雾中徐徐驶来。他心中充满喜悦和激动,但又不忍离开这度过漫长岁月的地方。城中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在城中的圣殿广场,人们请他讲说真理,披露他们的“真我”,告诉他们“关于生和死之间的一切”。他怀着诚挚的感情一一回答了众人的提问。在发表了充满祝福和希望的告别之辞之后,水手们扬帆起锚,航船向东方驶去。
清新隽永的诗句凝结着纪伯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哲理思考。他力图站在俯瞰世界的历史高度,向全人类宣示自己发现的真理。每段议论中都渗透着纪伯伦与众不同的见解,它们往往与传统的教诲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但却显示出作者视角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深刻性。
《先知》不仅具有明晰的哲理性,而且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抒情和哲理的结合,使整个作品真切感人。无论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还是市民们的送别话语,都充盈凝重,表达出诗意化的感情。
作品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严肃中不失温馨,启示性和感染力并重。这种风格被称为“圣经式的语言”,把严肃的训示、诚挚的关怀、冷静的启迪、热烈的希望完美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传情达理的功能。
新奇美妙的比喻是《先知》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明喻还是隐喻,纪伯伦都运用得得心应手。他特别擅长通过“A是B”的句式,使比喻成为格言警句,长留读者心中:“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航行中的灵魂的舵与帆”;“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却不能飞翔”;“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但你们就是永恒,你们也是明镜。”这些新鲜的比喻,贴切中肯,内涵丰富,显示了作者对思考对象本质特征的深刻把握。
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象征性。主人公既是东方智者,又是人类完美的象征。他要返回的岛屿,既是他的祖国、故乡,又是“爱与美”的理想世界的象征。奥法利斯城既是西方世界的象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象征。这种双重性使作品的内蕴具有东方的和世界的两个层面。至于诗中反复出现的大海、云雾、梦幻、明镜、面纱、羽翼等意象,则是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表达方式的不同象征。大海象征生命的丰富和永恒,云雾象征生命的朦胧和神秘,梦幻象征人的渴望与憧憬,明镜象征理性和明澈,面纱象征人的真实性被掩盖,羽翼象征生命的飞翔与自由。
纪伯伦原计划写出“先知”三部曲:第一部《先知》重点写人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先知园》重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部《先知之死》则重在写人与“上帝”的关系。但诗人却只完成了前两部,给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先知沙与沫》这部书,它的作者是谁?
《先知沙与沫》这部书,它的作者是纪伯伦。
很久以前偶然的的买了这本书,说不出的契机。亮眼的书皮在一大摞五花八门的的书架子上,它并不是在很显眼的位置,然而我停下来,踮起脚尖很吃力地把它拿了下来。
最初我本没有注意到它的语言和内容有多抢眼,吸引我的是英文和汉语相互对应的排版,那时候我甚至到现在我也觉得那是很特别很精致的。
一打开书,右面是楷书的印刷体,中间有小小的间隔让一行行的字句变得立体,很细微的东西最能体现诚意;左面是类似于电影里面住在英伦古堡里面穿着华丽的服饰用白色的羽毛笔蘸着墨水写成的英文,流畅而庄重的美感,初看是觉得衬托书本生的一些气韵,现下却又认为那样的字形有些喧宾夺主的,大致的原因还是因为作者,纪伯伦,阿拉伯文坛奠基人之一,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里,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高中的时候把它送给别人,那个人早已没有了联系,当时就觉得看完书能想起一些品行有关于他,非关风月,只为真心。虽然忽略掉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一些规则,毕竟不是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清明的。
我依然记得书里的那句话,并非故意很深刻的记着,只是时间这么久了,向来是不会忘掉了。“万物总是拥抱着前行,正如生与死,光与影”。
纪伯伦基本上是跟泰戈尔一卦的,只是泰戈尔比较适合初中生,纪伯伦适合高中生,有思想,但是温和不逼仄。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的。
句子也比较优美。
有中国传统文化那种韵味,人生观价值观也比较相似。适合修生养息。
冰心基本上就是纪伯伦和泰戈尔的同门师妹或者是徒弟了。只不过冰心是小清新,他们比较大气一点点点。
先知的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883年生于黎巴嫩。12岁时随母亲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国,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其间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因小说《叛逆的灵魂》被当局驱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专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他组织和领导了旅美作家参加的笔会,成为旅美派的代表作家。1931年4月10日卒于美国纽约,遗体被运回祖国,安葬在家乡。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写作散文诗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先知》、《泪与笑》等。《先知》为其代表作。
《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写于1918年。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智慧之果。无怪乎被称作是“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纪伯伦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要人们去思考“生和死中间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工作与逸乐、理性与热情、法律与自由、婚姻与友谊、教育与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发现的“生活的美”传达给人们,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他自信地掌握了“爱与美’的真理,他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而他所发现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声中说的,实际就是“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他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所蕴藏的‘无穷性’”,而人们如果能摆脱精神上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实现了本身所蕴藏的这种“无穷性”,那人们就会成为“巨人”,人类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纪伯伦是一个真正热爱着人类、真正希望人类获得自由、从精神上获得解放的人,他是一个向往着人类美好未来的积极人道主义者。纪伯伦希望人类不要再过“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里钻穴求安”的那种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要成为眼睛只是盯着食槽的庸人俗子。
《先知》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了纪伯伦的创作风格。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且从头到尾全篇都充满美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虽然它是富于哲理的散文诗,但人们读起来,却并不感到枯燥。诗人用形象、生动而又优美的语言把许多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讲了出来,阅读《先知》的时候,深感诗人那些闪烁着智慧和光辉的深邃的思想宝藏,使人犹如深入宝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玑,妙语连篇,从形式到内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
纪伯伦前期的小说创作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促进了阿拉伯小说的发展。他的小说的特点是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和教会的凶残。
实际上,纪伯伦的小说也非常接近散文诗,它们并不以情节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画见长,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倾诉为特色,通过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并对腐朽的旧制度作出强烈的批判。他后期创作的散文和散文诗,主要是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它们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强烈的战斗气息,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反对压迫和同情穷人上面。他在新的时代复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穷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穷人生活作鲜明的对比,为孤儿寡妇呼救,为被压迫者鸣不平。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纪伯伦对于他祖国的人民,是既哀叹他们的不幸,又怨恨他们的不觉醒。
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间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一个没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创作的后期,受到尼采哲学的影响,以及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诗不免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渗透着一种忧郁情调。虽然如此,他的作品并不是消极的。他深信黑夜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