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拟向俄罗斯等国采购破冰船开发北极地区,图为俄罗斯“北极”号破冰船。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美俄等国在北极地区掀起新一轮争夺热潮,使北极这片“寒地”成为博弈“热土”。远离北极、偏居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也试图强化在该地区的实质性存在。3月中旬,印度发布题为《印度与北极: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北极战略文件,阐述了该国最新北极政策。
这份27页的战略文件由印度地球科学部部长吉坦德拉・辛格发布,详细阐述了北极地区的重要地位,敦促新德里在该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该文件声称,印度在北极地区永久存在,不仅将促进对该地区的研究和了解,还有助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该文件明确了印度北极战略的六大目标。一是提升印度在科学研究、气候和环境保护、海洋和经济合作方面的国家能力和竞争力。二是加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合作,提升相关人员素质,使印度北极利益最大化。三是加强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对印度气候、经济和能源安全影响的研究。四是分析预测北极冰层融化对印度乃至全球航线、能源安全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协调相关行动,确保印度经济、军事和战略利益。五是研究北极地区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联系,参加各种北极论坛,深化印度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汲取专业知识和经验。六是加大参与北极事务的力度,增进对相关国际法和地缘政治的理解,提高印度北极地区治理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文件呼吁印度建立更多科考站,进一步加强在北极地区的研究活动。根据该文件,印度将拥有一艘极地考察船,增加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印度建造此类船只的能力。印度还希望将现有卫星网络用于北极地区开发。比如,该文件呼吁印度国家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观测地球的系列卫星用于北极地区,同时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用于“确保北极海上航行”。
印度的北极研究活动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2007年,印度派遣一个由5人组成的科考团展开印度首次北极科学考察。2008年,印度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建立首个北极科考站。此后,印度每年派考察团赴北极科考站驻站研究。
截至目前,印度已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北极研究活动,向北极地区派遣了13支科考队,约有25所研究机构和大学正在开展23个北极科研项目。除科学研究外,印度还期待商业机会。比如,该文件称,印度拟在北极地区进行近海勘探、采矿等活动,并希望印度私营企业投资此类基础设施。
上述举措可以看出,印度已将北极事务纳入全球战略布局。据印媒报道,印度军方正在加快建造核潜艇等大型远征舰艇,以便在北极地区分一杯羹。印度进军北极,将使“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刘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