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Satan 英文什么意思
n. 撒旦(魔鬼)
《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Satan)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和反叛者的形象,它被称为“the old dragon”。
反叛者的英语翻译 反叛者用英语怎么说
反叛者
[词典] rebel; conspirator; [法] mutineer; putschist;
[例句]在与政 府的消 耗 战 中,反*叛*者宣布 停 火。
The rebels have declared a ceasefire in their war of attrition against the government.
《分歧者2:反叛者》到底讲了什么?
一开始以为这部电影会像《饥饿游戏》那样,让主角和反派势力彻底决裂从而展开一场大决战,就如片名“绝地反击”所表述的,本片将会上演一出成为决战导火索的反击战。电影确实一直在笔者预期的轨道上推进,直到主角打开了那个“潘朵拉魔盒”。
从第一部开始笔者就很好奇围绕着整个城市的高墙到底有什么作用,一直都觉得是外面有什么东西,需要高墙来保护不受它们的攻击侵犯。而这一部最后终于给出了答案:原来整个城市都是一个试验场,那道墙就如同《移动迷宫》将城市中所有的试验品圈养起来,直到实验条件达到即一个完完全全的分歧者通过盒子的试练开启大门。本片就像是《饥饿游戏》和《移动迷宫》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前半部分像在看《饥饿游戏》而后半部分则像在看《移动迷宫》。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本片虽然比不上《饥饿游戏1,2》和《移动迷宫》,但绝对比前作《分歧者1》好看。所谓的绝地反击仅仅只是铺垫,是一个幌子,一切都只是为了解开真正的谜题,同时为“分歧者”正名。并且我们也能看到,那些打着反击反抗和革命旗号的无派系者,反而是真正的威胁与敌人。
本片英文片名为“insurgent”,笔者以为这是一语双关,这个词意为反叛、造反、起义。也就是说,insurgent一词既指代了以主角为首的对博学者执政的反抗起义势力,也指代了以老四母亲为首的无派系者反叛造反势力。
电影按照五种优良品性对人民进行派系划分,每一种派系的人都能且仅能具有其中一种品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也自然具有了研究价值。所以这个城市的创建者按照这种方式创造这个社会并让其运作下去,就是为了进行人性测试。在这种设定下,诞生了两种特殊群体——分歧者:能够融入多种派系;无派系者:任何一种派系都无法融入——简言之,分歧者就是具有多种品性的人,而无派系者则是任何一种品性都不具备。虽然在派系分明的设定下,分歧者也会被当做异类,但具有多种优良品性的人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也是事实。而任何一种优良品性都不具备的无派系者才是社会真正的威胁。
本片在对主角进行五种试练的时候,刻意模仿了《盗梦空间》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还是颇有意思。但整体上,全片节奏略拖沓,好在动作戏时不时的来一段,至少不会让观众因为文戏过长而昏昏欲睡。
这种青少年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很多人称它们幼稚,但实际上如果把主角们统统换成三四十岁的大叔,还会有人这么认为么?所以应该反感的并不是这种作品本身,而是电影片方的粗制滥造。正是因为片方以为能够靠几下糊弄就以小博大骗票房,才使得观众们越来越失去信任和容忍。然而事实上,包括《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以及《安德的游戏》等,优秀而经典的青少年电影作品并不少见,少见的只是制作者的良心。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都该翻过那道墙,就像德国人翻过柏林墙,女主角翻过城市围墙,我们也应当正视青少年作品的存在,一视同仁的看待他们。
什么叫BEAT POETS
“垮掉的一代”的诗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时又在语言和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 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求背叛者的英文
Betrayer(背叛者)
Traitor(叛徒)
从语法来说第二个更正统~当然如果给WOW角色取名2个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