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则必胜,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虽然世界上各国伟人都对他顶礼膜拜,但蒙古国却明文规定:不许歌颂和赞扬成吉思汗。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场战争,除了十三翼之战这场他唯一的一次战败之外,平生用兵无一败绩。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虽然是蒙古乞颜部族首领的长子,但他自幼父亲便被仇家暗害,随后又遭到整个部族的众叛亲离,他们母子几人被迫在草原上流浪,整日躲避仇人的追杀。那么,成吉思汗又是在何时何地学成了他那天下无敌兵法?答案就是他平生用兵唯一的败绩“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是成吉思汗平生第一次做为主帅所面临的战役,同时也是他遭遇草原上最强的统帅和最强的军队。
就在大战即将来临的前夜,睿智的成吉思汗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对战略战术中所有的谜团豁然开朗,他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一场战争的胜负而赔上全部的老本,如果在这里就拼光了全部家当,那无疑将是一场惨胜,而眼前的战争仅仅是他征服草原的第一步而已。因此,成吉思汗决定此战可以不必求胜,却一定要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应该说,此时成吉思汗高瞻远瞩的战略战术,已经超越了当世的所有名将。
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发展壮大,这就引起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戒心,此后札木合便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得到札木合即将进攻的报告之后,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也分为十三翼,在象征性的抵抗之后退避于斡难河。而得胜的札木合,却狂傲的将成吉思汗部族的俘虏用七十口大锅煮杀,这便引起了其他各部的不满,他们纷纷归心于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的实力迅速壮大,终于成为了一代战神。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各国的伟人、名将,对他的崇拜堪称是无以复加。
拿破仑曾说:“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的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个虎子都争着为其父效力,而我就没有这种好运”。马克思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则是:“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俄国名将以葛那吉夫曾感叹道:
“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户数约一万三千而已,其后征服民族之数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开拓之版图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鲜半岛全部、中亚细亚的全域、俄罗斯帝国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之南部,兵刃之所斩刈,马足之所蹂躏,其间列国数十,成吉思汗此最大盖世之雄”。
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
“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灭亡国家,摧毁整个文明。在战场上,他的部队运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横扫千军如卷席,无数次打败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虽然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战争中种种不变的要求”。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
“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蒙古人所进行的征战,就其规模和艺术、突然性和灵活性、包围的战略和战术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伟大的统帅,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而《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波斯人志费尼则更是直言不讳:
“即使是亚历山大大帝在世,也会将成吉思汗尊为自己的老师。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众,使他思想之敏捷、权力之无限为世上诸王之冠。成吉思汗仅凭借自己的脑子创造出来的东西,既没有劳神去查阅文献,也没有费力去遵循传统,那些征服他国的方略、消灭敌军、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领悟的结果。说实话,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着成吉思汗走”。
虽然成吉思汗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杀戮和毁灭堪称是绝无仅有,仍然被世界上的伟人、兵家歌之颂之。
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在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蒙古共和国,却长期讳言成吉思汗,蒙古中央委员会甚至在《关于学校中蒙古历史、文学课教授情况》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不许歌颂和赞扬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