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宏观 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携手产业各方加速数字化转型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3:06:00 浏览935 评论3

3人参与发表评论

原标题:20年金融科技驱动引领创新发展 中国银联携手产业各方加速数字化转型

  “上世纪末,我们店还是老式柜台,专门摆了整整两层POS机。因为各家银行卡必须用专用POS,结账时手忙脚乱。后来有了银联POS机,一机同时能刷多家银行卡”,在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某老字号商户总经理老董指着柜台前多种收银方式介绍着,“现在更方便,在本店,除了银联卡,还能用银联二维码、云闪付……”

  从拿着存折到银行柜台存取现金,到只需一张银联卡就能通过各家银行ATM自助取款,到云闪付app一“扫”即付,每一笔支付历程见证支付技术创新的时代变迁。

  标准引领科技驱动 银行卡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1年之前,国内银行卡业务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2002年,银联成立后,携手商业银行推动以银行卡为基础的联网通用。此后,中国银行卡产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始由“分散化”向“集约化”转变,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银联携手商业银行发行银联标识卡,彼时还是“磁条卡”。2003年,银联标准信用卡正式问世,实现由“标识”向“标准”的转变。2008年,在国际上磁条银行卡向金融Ic++卡转移的趋势下,银联推动银行卡芯片真正实现国产化。2014年,银联卡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Token)升级,能从源头控制信息泄露和欺诈交易风险,极大提升在线无卡支付的安全性。2019年,银联实现从Token 1.0向Token 2.0的升级,并于2020年发布基于Token 2.0技术的银联数字无界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成为银行卡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并推动我国实现银行卡“芯片化”迁移。

  20年技术升级产品迭代,银联卡实现了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从“有形”卡片到“Token”技术加持的“无形”卡片……一路走来“量”“质”齐升,银联卡的支付形态除传统的刷卡和挥卡外,还增加了远程支付、nfc(近场通信)支付、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型态,实现了从便捷到更便捷、从高效到更高效、从安全到更安全的转变。如今,服务10亿持卡人的银联卡,成为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各类电子支付业务开展创新的基础。

  与卡端升级并行,伴随银行卡发卡和受理市场建设快速发展,银联携手商业银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大力推动受理环境优化升级,为中国银行卡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各行业经营业态升级夯基垒台。

  对商业银行而言,以金融IC卡为例,相校磁条卡,金融IC卡安全性更高、信息存储量更大,使得原先只有购物消费功能的银行卡向兼具“投资理财、缴纳公共事业费、机票订购”等多功能“卡片”升级,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向个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由POS、ATM、电脑、手机等组成的服务体系,通过银行卡向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如今,以乡村振兴主题卡、小微企业卡、跨境返现卡、绿色低碳主题卡等为代表的银联卡,构建起全方位的卡产品及权益体系,成为商业银行服务持卡人的有力抓手。

  对商户而言,以商户经营必备的POS机为例,从“一柜多机”到“一柜一机”,原来一张银行卡只能用于本银行的POS机,到如今可以在任意一台银联POS机上使用;从最初仅能基于电话线通信到支持同时用WIFI、4g网络、5g网络等实现互联通信;从只能收银到集“点单、叫号、会员、收银”等功能为一体的银联智能POS、银联手机POS……除了帮助商户经营降本增效,基于银联卡的支付解决方案还成为商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好帮手”。

  对持卡人而言,作为重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联卡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推动个人支付工具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当下数字化消费背景下,以银联无界卡为代表的数字支付服务必将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数字支付体验。

  回望20年,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卡产业同频共振,共同成长。在云程发轫的头十年,银联携手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基本建成我国的银行卡联网通用体系,推动银行卡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形态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在创新不辍的近十年,银联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在已有的支付网络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打造银联网络支付服务能力,满足支付产业链服务需求,推动支付业态升级跃迁。

  “支付+”生态开放升级 铺就幸福生活“康庄大道”

  技术升级如“源头活水”,为支付产业发展浇灌出一方沃土。多年来,中国银联在“卡”端持续保持革新活力,积极致力于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探索实践,与产业各方携手共进,打造支付服务开放平台,共建开放生态。

  2011年,银联推出银联在线支付产品,2013年推出银联钱包、NFC(近场通信)手机支付产品,2016年起相继推出支持各手机品牌的银联手机闪付产品,2017年推出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2018年发布手机POS,2019年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2020年发布金融级云服务“银联云”,2021年发布银联数字无界卡、推出统一收银台和全新手机闪付,2021年发布云闪付APP 9.0版,迄今服务4.6亿用户。

  从银联卡“刷”卡“挥”卡,到银联二维码“扫一扫”、云闪付APP,再到数字银行卡“无界联接”、银联手机闪付“哒哒两下直接付”、统一收银台,银联打造了体系化的现代支付产品和服务,推动“支付+”场景开放生态体系不断升级。如今,41个城市地铁、1760个市县公交、30万家零售连锁门店、超过2000所校园、860余家三甲医院、2700余个景区以及24个省市一网通办服务、2000多个国内重点商圈,近1000个受理银联产品的线上APP……从线下到线上,并不断向县域农村市场拓展延伸。银联创新支付产品不仅广泛覆盖商超、百货、文旅等零售业态,还深度融入医疗、税务、政务等各类民生场景和行业领域,为行业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支付需求。

  20年产业深耕如奋牛犁春,从打造基于联网通用的银行卡网络到移动支付网络,银联为支付业态创新升级持续注入新动能。从创新支付产品到智慧场景建设,银联推动服务网络实现立体化、多层次的受理覆盖。在当下数字化发展浪潮下,银联将持续携手产业各方,释放“支付+”生态体系活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百姓生活走上“康庄大道”。

  释放数字科技价值 迈入创新发展“新赛道”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加快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从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到数字化转型“新赛道”,中国银联携手产业各方,已建立起行业领先的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

  自2002年,银联就启动数据能力建设工作,从数据报表系统到数据仓库,再到如今采用业界主流技术、集成先进组件的大数据平台,逐步建立起处于金融行业领先地位的平台服务能力。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致力于推动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整的面向商业银行、政府单位、行业机构的数据产品与服务体系,助力商业银行用户经营、风险防控,支持政府单位普惠金融、数字政务发展战略落地,支撑行业机构提升会员管理和趋势洞察等能力。

  2020年12月,银联携手合作伙伴发布金融级云服务“银联云”,为近300家金融行业生态合作伙伴提供银联云及相关服务,为支撑金融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引擎。

  2020年12月,中国银联携手海尔衣联网建立了“全球物联网支付联合创新实验室”,并于2021年8月加入开放智联联盟OLA(Open Link Association)。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银联将支付受理技术与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通过新型边缘计算网关和物联网平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插枪即充、拔枪即付的安全无感充电。

  在新零售领域,中国银联还携手商业银行、产业各方推出“云闪付无人超市”,进一步延伸便民支付服务的“触角”。

  此外,银联承建金融行业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成为推动支付领域成为大量新技术的成果转化试验场,共获得国内外技术专利授权分别为831项、336项。

  20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从银行卡联网通用肇始,到向移动端升级跃迁,再到深化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国银联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构建“支付清算+信息科技”高效网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20年初心如磐,踔厉奋发。立足支付领域,中国银联持续丰富支付产品和服务供给,联动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构建“支付+”开放生态体系,助力推进金融普惠进程,一张“支付为民”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20年冠礼加持,蓝图待绘。银联秉承“联接创造价值”愿景,以金融科技创新为驱动、科技能力建设为支撑,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共建开放生态、打造数字化综合服务网络,共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携手奔赴未来数字化新“蝶变”。

群贤毕至

访客
礼忱孚鲸 礼忱孚鲸2022-07-02 07:14:32 | 回复 可以在任意一台银联POS机上使用;从最初仅能基于电话线通信到支持同时用WIFI、4g网络、5g网络等实现互联通信;从只能收银到集“点单、叫号、会员、收银”等功能为一体的银联智能POS、
温人风渺 温人风渺2022-07-02 12:36:46 | 回复 话线通信到支持同时用WIFI、4g网络、5g网络等实现互联通信;从只能收银到集“点单、叫号、会员、收银”等功能为一体的银联智能POS、银联手机POS……除了帮助商户经营降本增效,基于银联卡的支付解决方案
孤央瘾然 孤央瘾然2022-07-02 14:28:04 | 回复 融普惠进程,一张“支付为民”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20年冠礼加持,蓝图待绘。银联秉承“联接创造价值”愿景,以金融科技创新为驱动、科技能力建设为支撑,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