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先知》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是什么?
- 2、电影先知到底讲的是什么?
- 3、先知有哪些主要内容?
- 4、关于纪伯伦的诗集《先知》
- 5、哪位高手可以帮我详细介绍电影《先知》的内容,我同看了一遍,没怎么看懂,还有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 6、《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先知》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是什么?
剧情介绍在1959年,为庆祝一所新成立小学的奠基仪式,一群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封藏在时间胶囊里并深埋入基石之下。但其中的一名神秘的女学生Lucida,似乎听到了耳边的各种私语声,她将 整张绘纸填写上了数排无规则的数字。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50年后,一批新时代的学生从地下挖出并开启时间胶囊,来查看里面的内容。之前那位女学生留下的神秘数字信息被其中一位小男孩Caleb Koestler拿到。而碰巧的是,Caleb的父亲、麻省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John Koestler(尼古拉斯·凯奇饰演)揭秘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即这些编码信息竟然毫厘不差地预言了过去50年里每个重大灾难所发生的日期、死亡人数和其它匹配数字。正当Ted更进一步地揭开了这个莫名档案的神秘面纱之时,他发现这之中还预示了未来的三件重大要事,最后一件暗示了一场全球规模的大毁灭…… 这部引人瞩目的超自然惊悚片刻画出这个男人在面临周围的混乱,对于宇宙最终秩序的信仰抱有怀疑。在已故的神秘预言作家的女儿Diana Wayland(罗丝·拜恩饰演)和孙女Abby Wayland的帮助之下,John不顾一切地与时间展开惊魂落魄的亡命赛跑,直至最后留给他的是最终的灾难和最终的牺牲。而Caleb和Abby等地球各地的许多孩子也在神秘黑衣人也就是善良友好的外星人的帮助下,逃离灾难,在新的地域开始人类新的文明……
电影先知到底讲的是什么?
50年前有个能预感到未来灾难的小女孩写下了未来50年后要发生的灾难,50年后,主角也就是凯奇的儿子得到了这张纸,主角发现这上面发生的每件事都能对的上,他也自己亲身见证了好几次灾难的降临,最后他发现这张纸上最后一个记录的灾难是要毁灭全人类的,电影中出现的外星人先开始以为是敌人,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要带领一部分孩子逃避这可怕的灾难去别的星球,但他们不能带大人,所以最后主角就回到了自己父母家里,在拥抱中迎接这灾难性的到来!
很不错的片子,自己手打的噢
先知有哪些主要内容?
《先知》内容概述:由于《先知》探讨了26个方面的问题,难以一一道来,只能择其一二,以窥全貌。
《论爱》:在第1节诗中,纪伯伦运用恰当的比喻,刻画了生动的形象,从而讲出了一个辩证的道理:“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既给你带来欢乐又给你带来痛苦。
在第2节诗中,诗人提出人们应该追求一种理想的和平等的爱,所以他说:“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把人引向圣洁,才能使人变得崇高。“如同一捆稻粟,他把你束聚起来,他舂打你使你赤裸,他筛分你使你脱壳,他磨碾你直至洁白,他揉搓你直至柔韧;然后他送你到他的圣火上去,使你成为上帝圣筵上的圣饼。”同时,进一步说明人们要想永远生活在爱的快乐中,那么,一切言行就必须听从爱的指引。
诗的最后一节,论述了“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的道理。爱,就是无私奉献,同时,也要把握好爱的尺度,“要知道过度温存的痛苦”。只要有爱在你身边,你就会永远幸福,“清晨醒起,以喜飚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
《论美》:诗人开宗明义,指出圣洁的美、崇高的美是不能强求的。“你们到哪里追求美,除了她自己作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着她呢?”然而,只要我们热爱美、向往美,具有爱美之心,就一定会步入美的殿堂。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列举出冤抑的、受伤的人,热情的人,疲乏的、忧苦的人、烦躁的人等对美的理解,都是根据他们特定的处境和心理需要,把美理解成各自不同的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完全是实用主义的表现。然后诗人说:“实际上,你却不是谈她,只是谈着你那未曾满足的需要,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诗人认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谈论的不是美,他们也不懂得美,美在人的心中,它是灵魂快乐的不竭源泉。
诗人最后说:“在生命揭露圣洁的面容的时候的美,就是生命。但你就是生命,你也是面纱。美是永生揽镜自照。但你就是永生,你也是镜子。”在这里,诗人着重强调了生命本身就是美的道理。
《论友谊》选自纪伯伦的《先知》,它所触及的是读者经常遇到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喜悦中发生而共享了。
关于纪伯伦的诗集《先知》
是散文诗。 《先知》中的28章散文诗是一个整体的结构:以《船的到来》开篇,至《拔锚启航》收尾,中间是一系列篇章——《爱》、《婚姻》、《孩子》……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自然而又层次分明地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形成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据说纪伯伦非常崇尚公元10世纪阿拉伯诗人穆泰纳比在诗歌结构上的“整一”。这种“整一”的诗歌结构形式不仅使得他的一系列思想得到贯彻执行,而且又达成了他哲理音调的一致性。
在《先知》里,纪伯伦除了大量运用传统的比喻手法外,还大量借鉴了西方诗歌中的梦幻和象征手法;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交替运用中,既树立了新鲜活泼的艺术形象,又蕴含着深沉的哲理,一个“预言者”,一个名叫阿尔美差的女子,她从圣殿里出来,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导演”的角色;而在阿法利斯城中等候了十二年的亚墨斯达法则是《先知》中的真正“主角”。亚墨斯达法就是纪伯伦讲述真理的“嘴巴”:纪伯伦通过他取得了“合法”的身份进行发言。《爱》等26个方面,可以说是《先知》的主体,也是其精髓的在。亚墨斯达法对那些提问的作的一系列回答,充分显示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深度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饱经沧桑的纪伯伦,他的创作总是发自内心,于平静中流露着悲凉;他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感情为语言涂上了一层强烈的主观色彩。正因为如此,他并不注重对生活的形象再现,而是倾向于向读者倾吐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受和理解。这可以从他的另一部著作《沙与沫》中一句话得到理解:“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亚墨斯达法在公开他的思想之前,于《船的到来》结尾处说:“阿法利斯的民众啊,除了那现时在供销社们的灵魂里鼓荡的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
他在《婚姻》中讲道:“你们一块儿出世,也要永远合一/在死的白翼隔绝你们的岁月的时候,你们也要合一。/噫,连在寂寞地忆想上帝之时,你们也要合一。/不过在你们合一之中,要有间隙。/让天风在你们中间舞荡。”这与歌德“是一个生命的本体,/在自己内部分离?/还是两者相互选择,/被人看成为一体?”(《二裂叶银杏》中句),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在《孩子》中谈到:“你们的孩子,却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诗中充满着尊重、宽仁和容涵。再如,“在工作中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工作》)“当你在城里盖一所房子之前,先在野外用你的想象盖一座凉亭。”(《居室》)
纪伯伦散文诗的魅力正在于他近乎神性的哲理。哲理没有损害他的诗歌,因为他的哲理,他的诗歌才得以在精神和艺术上产生超拔。特别是情境的设置,让我们首先预付了悲壮。在《先知》的结尾,我们看到:船拔锚启航,亚墨斯达法弃岸登船,向东驶行,大众都星散了,爱尔美差仍独自站在海岸上,在她的心中,忆念着亚墨斯达法所说的:“一会儿的工夫,在风中休息片刻,另一个妇人又要孕怀着我。”
哪位高手可以帮我详细介绍电影《先知》的内容,我同看了一遍,没怎么看懂,还有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在1959年,为庆祝一所新成立小学的奠基仪式,一群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封藏在时间胶囊里并深埋入基石之下。但其中的一名神秘的女学生Lucida,似乎听到了耳边的各种私语声,她将 《先知》
整张绘纸填写上了数排无规则的数字。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50年后,一批新时代的学生从地下挖出并开启时间胶囊,来查看里面的内容。之前那位女学生留下的神秘数字信息被其中一位小男孩Caleb Koestler拿到。而碰巧的是,Caleb的父亲、麻省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John Koestler(尼古拉斯·凯奇饰演)揭秘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即这些编码信息竟然毫厘不差地预言了过去50年里每个重大灾难所发生的日期、死亡人数和其它匹配数字。正当Ted更进一步地揭开了这个莫名档案的神秘面纱之时,他发现这之中还预示了未来的三件重大要事,最后一件暗示了一场全球规模的大毁灭…… 这部引人瞩目的超自然惊悚片刻画出这个男人在面临周围的混乱,对于宇宙最终秩序的信仰抱有怀疑。在已故的神秘预言作家的女儿Diana Wayland(罗丝·拜恩饰演)和孙女Abby Wayland的帮助之下,John不顾一切地与时间展开惊魂落魄的亡命赛跑,直至最后留给他的是最终的灾难和最终的牺牲。而Caleb和Abby等地球各地的许多孩子也在神秘黑衣人也就是善良友好的外星人的帮助下,逃离灾难,在新的地域开始人类新的文明……
影片评论
科幻片题材已经屡见不鲜,但《先知》在原有基础中加入了新鲜元素,影片所呈现出的新形式有可能使观众感到惊艳。 本片在表现了科幻片的基本要素—恢弘的动作场面上相当优秀,相信不会辜负人们的期望,但《先知》的中心思想似乎更倾向于表现人在混乱与灾难中的强大,而故事本身也是一波三折。《先知》的中心思想比较特殊,并不像之前的好莱坞传统科幻灾难片意欲表现的个人英雄主义,例如“拯救世界”等诸如此类的思想;导演似乎想要证明他不会泛泛地去复制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而是会做出一部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作品,甚至说尼古拉斯·凯奇可凭此片重新立足于顶尖影星之列也不足为过。而影片结尾也使人印象深刻,必定会引起争论。 整体而言,《先知》是相当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不足的地方是影片中间部分有些拖沓,当然,瑕不掩瑜,《先知》还是会带给影迷足够的惊喜。 这部电影独立于近年来我们对尼古拉斯·凯奇的印象,值得一看。
《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写于1918年。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智慧之果。无怪乎被称作是“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纪伯伦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要人们去思考“生和死中间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工作与逸乐、理性与热情、法律与自由、婚姻与友谊、教育与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发现的“生活的美”传达给人们,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他自信地掌握了“爱与美’的真理,他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而他所发现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声中说的,实际就是“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他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所蕴藏的‘无穷性’”,而人们如果能摆脱精神上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实现了本身所蕴藏的这种“无穷性”,那人们就会成为“巨人”,人类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纪伯伦是一个真正热爱着人类、真正希望人类获得自由、从精神上获得解放的人,他是一个向往着人类美好未来的积极人道主义者。纪伯伦希望人类不要再过“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里钻穴求安”的那种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要成为眼睛只是盯着食槽的庸人俗子。
《先知》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了纪伯伦的创作风格。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且从头到尾全篇都充满美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虽然它是富于哲理的散文诗,但人们读起来,却并不感到枯燥。诗人用形象、生动而又优美的语言把许多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讲了出来,阅读《先知》的时候,深感诗人那些闪烁着智慧和光辉的深邃的思想宝藏,使人犹如深入宝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玑,妙语连篇,从形式到内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
纪伯伦前期的小说创作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促进了阿拉伯小说的发展。他的小说的特点是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和教会的凶残。
实际上,纪伯伦的小说也非常接近散文诗,它们并不以情节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画见长,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倾诉为特色,通过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并对腐朽的旧制度作出强烈的批判。他后期创作的散文和散文诗,主要是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它们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强烈的战斗气息,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反对压迫和同情穷人上面。他在新的时代复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穷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穷人生活作鲜明的对比,为孤儿寡妇呼救,为被压迫者鸣不平。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纪伯伦对于他祖国的人民,是既哀叹他们的不幸,又怨恨他们的不觉醒。
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间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一个没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创作的后期,受到尼采哲学的影响,以及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诗不免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渗透着一种忧郁情调。虽然如此,他的作品并不是消极的。他深信黑夜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