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诗篇12篇第四节的解释。
第12篇的标题也写着“大卫的诗”。第1节说“虔诚人断绝了”,最后一节说“恶人到处游行”,从这一点来看,时代背景可能是扫罗王末期。
在第12篇,“说谎”和“纯净的言语”形成了对照。“恶人到处游行”的时代就像“人人向邻舍说谎;他们说话,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这句话所说的那样,是“油滑的嘴唇”和“谎言”称霸横行的时代。这样说来,本处提到的“嘴唇”和“舌头”指的不是一般人,而是领袖们。
《实体的秋天》
《实体的秋天》(The Autumn of Body)的散文中,叶芝这样描述象征主义诗歌:以一种突然的能量将充满灵性和热情的词语汇集一处,那些词语像一种东方灯具,火苗在红的蓝的暗玻璃之中闪烁……取光于相互折射,如宝石之上真切的焰彩,并成为一个完整的词汇。
若仿效叶芝,将他自己的诗作比作是既古雅又现代的灯火魔法装置,那么对这些诗的翻译和注解工作在我看来,就是逐一擦拭并重燃那些红的蓝的暗玻璃灯盏,让那蕴含着完整灵性表达的神秘光焰之舞终于浮现眼前的饶有趣味的过程。
诗篇4章4节经文讲解
诗篇113:5有谁能比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有谁能比这位住在高处的主?6?上帝纡尊降贵,俯察天地意思就是上帝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跟他相比,只有他是真神,上帝也查验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关心我们(彼得前书5:7)
诗篇第四十八篇的浅释解经?
【诗四十八1】「(可拉后裔的诗歌。)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诗四十八2】「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诗四十八3】「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本篇的背景可能是某次耶路撒冷遭遇仇敌联军的攻击,但蒙神拯救的事(代下二十1-28;赛十8)。诗篇第四十六、四十八、七十六、八十四、八十七、一百二十二篇的主题都是颂赞圣城耶路撒冷,所以被称为「锡安歌」(一百三十七3)。
「北面」(2节)代表神的居所(赛十四13-14)。摩利亚山在锡安山的北面,两座山相连,圣殿和所罗门的王宫都建在摩利亚山(代下三1;王上八1)。圣殿建好以后,「锡安山」(2节)被用来代指圣城耶路撒冷(赛八18)。
「宫」(3节)原文是「城堡、要塞、王宫」。「自显为避难所」(3节)原文是「使自己被认识为稳固的高处」。「神在其宫中」(3节),不是指人把神供奉在耶路撒冷坚固的堡垒中,而是指耶路撒冷因着神的同在而成为坚固的堡垒,所以说神「自显为避难所」。耶路撒冷坚固的防御能力,并不是倚靠险要的地形、坚固的工事,而是倚靠神的同在;同样,今天不是基督需要倚靠我们来保卫他的教会,而是基督自己成为保护我们的「避难所」。
「锡安山」被称为「大君王的城」(2节)、「大君的京城」(太五35),因为有神的同在,将来「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二2)。
【诗四十八4】「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诗四十八5】「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诗四十八6】「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诗四十八7】「神啊,祢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诗四十八8】「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神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细拉)」
「会合」(4节)原文是「按约定集合」,「经过」(4节)原文是「穿越、前往」,可能指「进军」。4-6节可能指某次耶路撒冷遭遇仇敌联军的攻击,神使众王惊惶溃败(代下二十1-28;赛十8)。
「东风」(7节)指来自以色列东部沙漠的干燥热风,可以使草木枯萎,代表毁灭。「他施」(7节)位于古代西班牙的南部。「他施的船只」(7节)指可以横渡地中海、航行到西班牙的远航船只,是古代地中海最大的船只,比喻仇敌的势力。人的势力和智慧正如「他施的船只」,在神的大能面前是不堪一击的(赛二16;结二十七26),在神的工作上也是用不着的(王上二十二48)。
第8节是本诗的核心,是宣告「所看见」、「所听见」的救恩见证。正如以色列的历史见证:当神住在锡安山的时候,「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8节);教会的历史也见证:当教会以基督为元首的时候,基督自己必将他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十六18)。因此,在任何逼迫和难处面前,教会都应当牢牢地抓紧神,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而不是倚靠自己所造的「他施的船只」,去对付仇敌的「他施的船只」。
【诗四十八9】「神啊,我们在祢的殿中想念祢的慈爱。」
【诗四十八10】「神啊,祢受的赞美正与祢的名相称,直到地极!祢的右手满了公义。」
【诗四十八11】「因祢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应当快乐。」
「祢的判断」(11节)在此代表神对仇敌的审判和对百姓大能的拯救。
神的「右手满了公义」(10节),向着不肯信主的人,就以公义「判断」他们,让人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路二十三41);而向着肯信主的人,就借着他儿子显出赦罪、救赎的恩惠(赛十一4),所以属他的人「应当欢喜」(11节)、「应当快乐」(11节)。
【诗四十八12】「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诗四十八13】「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诗四十八14】「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城楼」(12节)原文是「塔、高台」;「外郭」(13节)原文是单数,指外墙;「宫殿」(13节)原文是「城堡、要塞、王宫」。「城楼、外郭、宫殿」都是指耶路撒冷城的防卫力量。
「锡安」(12节)象征神对他百姓的保护,信徒在这坚固堡垒中可以安全无虑。诗人邀请我们一同环绕锡安,亲身经历神的保守和救恩,好把神的恩典一一数算、见证出来,传给后代。「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14节),他不但将引导我们走过今生,「直到死时」(14节);并且将带领我们进入「锡安」所预表的那「天上的耶路撒冷」(来十二22),「直到永远」(诗二十三6)。
诗篇中关乎基督的预言有什么感悟呢?
诗篇第廿二篇
第一节“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主好像以双手抓住父神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主耶稣所抓住的就是那击打苦待他的神。对于神的全能是毫无疑惑的。求神的时候称他为“EL”即“全能者”我们每逢被神管教的时候,能如此抓紧我们的神,就必被他拯救了。主耶稣当然可以问“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没有任何能叫神离弃他的因由。他是毫无罪的。神离开他完全是因我们的罪。门徒和亲友都离开主,还是担得起的。但父神离开他就使他受不住了。地狱的最大痛苦,就是永远与神分离。主耶稣就是父怀里的独生子,是他所切爱的,所以这分离就更难忍了。
第十八节“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那些士兵是何等的忍心!他们在十字架的前面还能开赌场。再者,他们是何等瞎眼的,不知主耶稣是他们的救主,从他身中流出来的血,能洗他们的罪,叫他们得永生。他们却不顾这些,只要主的衣服,他们只以为那衣服比主自己还贵重。今天还有一般有名无实的基督徒,也只要主的“衣服”,行在人前有主外面的样式,但主宝贝的身体,宝贝的血,他们以为无用。同挂在十字架上的犯人,却有一位认清楚了,就求耶稣纪念他,耶稣告诉他:“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他所得的比那些衣服宝贵得多了。
诗篇82篇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篇82篇中心思想是渎职的审判官们不要继续违法违纪,要立刻停止那种知法而枉法的恶行。
诗篇82篇诗人描写一位至高秉公威严的审判官,要审问和斥责那些地上的判官,他们不但未尽应有的责任,假公济私,违犯法纪,屈枉正义,所以本篇应该是天谴法庭,也就是在先知的法庭里申辩与审判。本诗严谨而一致,其言论前呼后应。
诗篇的作者:
大卫生于伯利恒(今巴勒斯坦)是犹太支派耶西的第八个儿子,早期为牧羊人,在成长过程中战胜了敌军腓力斯丁人请来的帮手,巨人歌利亚而受到了扫罗王赏识,后来因躲避扫罗追杀,四处漂泊流浪,扫罗战死后就做了以色列王,从而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联合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大卫死后由其子所罗门继承王位。生前建立了统一而强盛的以色列王国,对后世的犹太民族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卫王
诗篇二十四篇全解?
从其内容,你可知道这诗歌为何而写?
24篇 这篇诗歌可能是为了庆祝将约柜从俄别以东家运回耶路撒冷而作的(参撒下6:10-12)。传统上这篇诗歌是在每周第一天殿内敬拜时唱的。1至6节告诉我们谁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庆祝敬拜。
第十四篇 毒蛇的种类
本篇中,不敬虔的态度从两方面显露出来:藐视神的律法(1~3节),逼迫他的子民(4~6节);亦即,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轻蔑天上的神。诗中所浮现的,不但是愚顽人的邪恶,也是其愚昧(1a、2b、4a节),正好像神“从天上垂看”所见到的光景。但是到最后一节,立足点转到地上,在那里,受逼迫的以色列人渴望那必定会临到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