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 野火春风斗古城 礼拜

通州清真寺(北京通州清真寺)

访客 访客 发表于2022-05-05 05:04:00 浏览773 评论4

4人参与发表评论

大运河孕育了通州,八方风物汇聚于此,各种文化互相交融。辽金时期,四处的回民逐渐在北京各地定居下来,而通州地处运河北端,大批信仰伊斯兰教者因漕运、从商等缘故来此,从而形成今日通州回民分部的大致格局,各民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通州文明。

通州清真寺内景

通州清真寺内景

通州清真寺是北京地区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改名“朝真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扩建。

“万寿无疆”匾额,图片来自网络。

清圣祖康熙皇帝曾驾临此寺,遂有邦克楼门额上的“万寿无疆”匾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增建配殿袖亭,以窑殿穿廊结构与正殿相通。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再次增修。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加盖经学学舍十六间,与北侧大门相通。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修缮,将原寺院向东扩展,扩大前院,在中轴线上建通天阁楼。

通州清真寺全景图

1933年清真寺遭日军炮轰,修复后开办大学,1945年再修。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寺内开设 穆光小学校,建国后改称“回民小学”,期间寺内建筑有所拆改。1959年定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特殊时期,该寺破坏严重。1982年恢复宗教活动,1995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2007 年,先后两期按原形制完成清真寺修缮和复建工程,目前该寺占地面积 10 余亩,布局紧严。

北京市文保碑

通州清真寺简介

清真寺主体建筑恢宏,为城郊罕有,若不是一些建筑在特殊年代被破坏,则此寺与牛街清真寺可以说难分伯仲。笔者曾两次去到通州清真寺,都看到门前有家长接孩子放学,开始误以为是北侧民族小学的家长,进寺后才知道里面也开办有一所民族幼儿园。

清真寺北门外的通州民族小学

寺里的阿訇很热情,告知了笔者很多碑刻的位置,才得以拍摄了众多珍贵的照片。

通州清真寺鸟瞰图

整座清真寺坐西朝东,在东、南、北三面开有门,分为三路,南路以伙房、水房和办公区为主;中路即是清真寺的中心,前有山门、影壁,其后是邦克楼和礼拜殿,两侧还设有夹墙门。

通州清真寺北门内侧

通州清真寺北门内景

通州清真寺东门

东门影壁内景

邦克楼

邦克楼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群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邦克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尖塔、高塔、望塔,即宣礼塔,中国穆斯林称邦克楼、望月楼,是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止日期和观察新月的场所,也是清真寺的标志之一。

为重修通州清真寺捐赠简记

重修通州清真寺碑记

邦克楼后面是礼拜殿,勾连搭四卷顶棚,第一卷、第二卷面阔三间,第三卷亦是三间,南北各设横向抱厦三间,与第三卷勾连搭;第四卷五间,形制更为复杂。

礼拜殿

礼拜殿正门

礼拜殿内景

仔细看来,建筑内部的每一个细节都独具民族特色。

元代钱套纹样式的台阶垂带

阿拉伯文样式的砖雕

阿拉伯文的影壁

“袖亭”

上图的建筑位于礼拜殿的左右两侧,样式独特,笔者猜测应该是前文介绍的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增建的配殿袖亭。

通州清真寺内现保留有古石碑四通,但遗憾的是笔者只看到了两通,一为立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记碑,字迹已模糊不清;一为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捐产记碑。

正德十四年重修记碑

民国二十年捐产记碑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映的由著名导演严寄洲执导,著名演员王晓棠、王心刚主演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部分镜头便取景于此。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

央视电影频道播放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片段

寺庙东侧的胡同曾经叫清真寺街,现在叫清真寺胡同,影片中关太太在这里告诉银环(王晓棠饰演)杨晓东(王心刚饰演)母亲被捕的消息,杨晓冬被捕和获救两场戏也是在这条胡同拍摄的。

群贤毕至

访客
俗野叙詓 俗野叙詓2022-09-02 04:20:24 | 回复 一起创造了灿烂的通州文明。通州清真寺内景通州清真寺内景通州清真寺是北京地区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改名“朝真寺”,万历二十一年(159
假欢掩吻 假欢掩吻2022-09-02 00:22:44 | 回复 火春风斗古城》剧照央视电影频道播放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片段寺庙东侧的胡同曾经叫清真寺街,现在叫清真寺胡同,影片中关太太在这里告诉银环(王晓棠饰演)杨晓东(王心刚饰演)母亲被捕的消息,杨晓冬被捕和获救两场戏也是在这条胡同拍摄的。
晴枙囤梦 晴枙囤梦2022-09-02 01:37:55 | 回复 年)修缮,将原寺院向东扩展,扩大前院,在中轴线上建通天阁楼。通州清真寺全景图1933年清真寺遭日军炮轰,修复后开办大学,1945年再修。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寺内开设 穆光小学校,建国后改称“回民小学”,期间寺内建筑有所拆改。1959年定为通州
离鸢千夜 离鸢千夜2022-09-01 23:49:51 | 回复 城郊罕有,若不是一些建筑在特殊年代被破坏,则此寺与牛街清真寺可以说难分伯仲。笔者曾两次去到通州清真寺,都看到门前有家长接孩子放学,开始误以为是北侧民族小学的家长,进寺后才知道里面也开办有一所民族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