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墓葬一般是“土葬”、“水葬”、“火葬”等形式,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丧葬形式。一旦有人去世,送葬者便会将死者装进棺木,然后将棺木放置于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这种奇特的丧葬形式被称为悬棺葬。
我国的悬棺葬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众多悬棺中,尤其以四川宜宾珙麻塘的“僰人悬棺”最为知名,也最具代表性。
僰人悬棺的命名来自于《珙县志》中的记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僰人悬棺的山崖往往高达数百米,猿猴根本无法攀援。然而,僰人却将沉重的棺木钉在了绝壁之上,并且每具棺木都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没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将重达半吨的棺木放置到高崖的。更令人惊奇的是,自春秋时期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长达2000余年的岁月中,僰人一直都延续着悬棺葬的习俗。
僰人悬棺和僰人有着太多太多世人无法解释的谜团……
悬棺葬在民间俗称“挂岩子”,是指将死者的灵柩高置于下临江河的悬崖绝壁之上或者崖壁洞穴之中,不加遮盖,不起坟丘的一种奇特的丧葬形式。关于僰人为何要行悬棺葬,早在元代就有人给出了解释。元人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
此外,也有人根据僰族的民间传说给出了解释。
僰族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写道:“当僰人受到流行疾病威胁的时候,僰族的祖先神母告诉僰人,只有将棺木放置在绝壁之上,放能逃脱病役的威胁。”由此可见,僰人实许悬棺葬体现了这个民族对岩石的崇拜。
除此之外,还有对悬棺葬的第三种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僰族人长期居住在山水之间,久而久之,便对自己朝夕相伴的山和水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之情。因此,死后将自己葬在靠近山水的位置,正好表达了对山水的依恋之情。而将灵柩放在高出水面几十米的绝壁之上,是因为那里云雾缥缈,古人相信灵柩在云雾的包裹之中能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此外,高处还能防潮,防止人兽的侵扰,使得灵柩长久地保持不朽。
不但僰人实行悬棺葬的原因不唯一,而且还有一个待解的问题。就是在生产力极其简陋的原始社会,僰人究竟是如何将重达数百斤的棺木放置到高出水面几十米、连猿猴也爬不上去的悬崖峭壁上的呢?
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整合说。有人认为僰人先将棺木的各个部分分析开来,等运送到悬崖上后再组合起来,最后将死者的遗体装入棺内,从而实现了悬棺葬。但人们至今还没有找到能支持这个说法的有效证据。
第二种说法——堆土说。有人认为僰人先从山下不停地堆土,直到堆到高崖的洞口,然后再把悬棺木放进去。安葬结束后,再把堆土运走。但是这种说法过于荒唐,悬棺大多是在临水的绝壁上,人们显然是无法从水里往上堆土的。
第三种说法——栈道法。有人认为僰人先沿着悬崖向上或者由山顶向下搭建栈道,当栈道搭建到洞穴时,便将棺木放在洞穴,然后撤走栈道。但是这种说法也缺乏有效证据,可信度也不高。
第四种说法——悬索法。有人认为僰人先在崖顶放好棺木,然后将一位熟练的打桩工拴住沿绝壁放下,打桩工吊在半空,在崖壁上打好木桩,然后拴好的木棺从崖顶放下,再将尸体吊住放入棺内,最后盖上棺盖,拉上打桩人,悬棺葬即宣告完成。目前很多证据都证明了这种说法的可行性,因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僰人曾经在西南地区生活了2000多年,目前早已成为一个消失的民族了,但其悬崖悬棺之谜仍然这个民族留下了传奇的色彩和探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