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闭幕。又一次欣赏了“阴间”艺术的同时,让人不禁开始怀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不仅使中国的金牌成就上升到无法企及的高度,还代表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崛起,让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焕然一新的中国。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所以世界各个国家都将成功申办奥运会作为重中之重,为了四年一次的体育赛事,耗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建造大赛场地。
中国也不例外。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耗时5年耗资34亿建造了鸟巢,最终得以成功举办运动会。
而直到2021年的今天,13年过去了,鸟巢到底是赔还是赚呢?
申奥成功举国协力
早在1993年,中国就开始向联合国提交奥运会申办资格,却一次次遭到拒绝。好事多磨,直到2001年,中国终于申奥成功。
事实上当时所有的国家都在等着看中国的笑话,因为他们并不相信中国有实力可以举办奥运会那么盛大的赛事。
可以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央领导很快开始从世界各地寻找可用之才,为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建设出谋划策。
在结合了中外联合和北京设计院等13种方案后,“鸟巢”方案终全票通过。2003年,鸟巢主体育场正式投入建设。此外还有水立方、五棵松等体育馆,耗资百亿,在当时可以说倾尽举国之力。

从高空看去犹如巨大量杯的外观,高低起伏波动的基座也给了它流畅的弧形外观。而外部由树枝编织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鸟的巢穴。
一个世纪使用年限的主体结构设计,一级的耐火和地下防水工程、可抵挡八级地震的防震设计,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可容纳91000位观众,鸟巢的设计可谓是巧夺天工。
而如此精良的设计也必然少不了时间和财力的投入。2004年7月,鸟巢工程因经费和安全问题停工,直到八月底取消可开启屋顶装置后才复工。
直到2008年3月,鸟巢主体育馆才正式
竣工,而后便投入奥运会使用。
有人可能会疑惑,耗资百亿就为了建几个体育馆?那奥运会结束了这些地方不就空置了吗?
而且1976年加拿大奥运会,虽然举办成功,但赛后还了足足30年的债务,真的值得吗?
另辟蹊径精神永存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先说精神方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不仅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还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再说赚赔方面,有加拿大奥运会的赔本先例,早在1980年第30届奥运会时,奥委会便陷入了“无国敢办”的尴尬境地。
时任奥委会主席的尤伯罗斯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口号,以游客门票、旅游开销,转播权和赞助商等使奥运会收入回本。尤伯罗斯以这种新兴方式成功举办洛杉矶奥运会,净收入达到了2.5亿美元。
而后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会上就狂赚7亿多澳元,之后游客激增,现在都还在“回味”奥运会的红利,可谓是一本万利。
而汲取了上世纪申办奥运会赔本国家的经验,许多国家都不再选择另外建造体育馆来举办奥运会而选择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北京当年并没有合适举办奥运会的场馆只能“另起炉灶”。但北京奥运会也延续了良好的“销售”策略,与中信企业联合,所以北京奥运会并没有赔本,甚至将红利延续至今。
鸟巢体育馆虽然自2008年后未再举办奥运会,但承接各大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和公益活动。像张杰、华晨宇、成龙等明星都在鸟巢举办过音乐会,可谓是座无虚席。
可容纳近十万人的体育场举办演唱会,一张门票至少要三百。再加上向明星收取的场地费,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而在不举办赛事和活动时,鸟巢也对外发售门票,使未进入过鸟巢观赛的国人可以臆想当年奥运会的盛事。一个人40元的门票价格也很亲民,这些收入来保持鸟巢日常的保养和清洁是绰绰有余的。
如今的鸟巢和水立方也称得上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国内外人群来此游玩“打卡”。
而鸟巢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标志性建筑”和“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很多人直到如今提起鸟巢都会感觉热血沸腾。
此外,2022年将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将鸟巢作为主赛场。现今改造已经在进行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章读到这里,你还会在犹豫当年斥资30多亿建造鸟巢到底是赔是赚吗?
鸟巢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更为后来申办奥运会国家的建筑设计提供了灵感,譬如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主赛场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
你知道吗?不管是作为东京奥运会主赛场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还是北京鸟巢,都是世界上无数不多特地为奥运会修建的体育场馆之一。
而由鸟巢为代表的各个主办国为奥运会专门修建体育场也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跨越国界,体育美德超越民族,大国心态海纳万千。
当年建造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可谓是倾尽中国的人力财力,但随着中国经济腾飞,鸟巢也成了北京标志性的建筑。
而在奥运会结束后,鸟巢也并没有废弃,反而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如今可称得上一本万利。那时对鸟巢未来迷茫的人们也最终找到了“又一村”。
奥林匹克运动不会因延期而失色,只会因为坚持而更加迷人。而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场馆,而是传递百年的奥林匹克精神。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1448862501@qq.c++om
媒体来源:乐乐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