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善寺
【明】孙瑶古寺名山两斗奇,云门常掩昼迟迟。
庭花落尽浑无主,野鹤飞回定有期。
几解祥光垂幻象,最怜苔藓卧荒碑。
世人欲问参禅事,惟有朝阳老衲师。
建善寺是闽东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有着深厚的积淀,纵是荒芜颓废的时期,也蕴藏着寂静与祥光。赋起,点明建善寺与龙首山,承接以古寺的幽闲宁静。颈联写古寺的神奇和历史的悠久。末尾以特写寺内老法师作结,合到起句,意味深长。
孙瑶,明朝万历间(1573一1620)任福宁州训导,诗载于《霞浦县佛教志》。
建善寺位于霞浦县城北龙首山东段华峰秀谷下;南齐永明元年(483)始建,初名“建福斋”,原建于旧温麻县治之安东乡安民里大葛洪岭之北(今沙江镇古县村东);唐设置长溪县后,至景云二年(711)随县城迁徙至今所,改称为“建善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抗倭中焚毁,隆庆元年(1567)重建。该寺草创至今一千五百多年,为福建省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有“八闽古刹”之称。该寺是唐代五大禅宗之一的沩仰宗创始人灵祐禅师的祝发出家之地。寺后橄榄树下,留有当年灵祐禅师坐禅灵石和禅堂断墙。相传唐朝,日本高僧空海登陆赤岸时朝拜过建善寺。
1983年始,日本高野山真言宗访中团数十次前来赤岸,并在建善寺举行大型法事,此寺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场所。1981年,该寺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善寺主体建筑沿华峰主脉纵贯南北中轴线布局,仿宋代传统建筑形制,为六扇三进一、砖木结构之重檐悬山顶式院落,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各组殿宇依凭山势,层层而上,古朴宏伟,严谨壮观。入山门顺坡而上,迎面有堵仿古城堡式围墙,墙上书有耀眼夺目的“松声竹色,月影溪光”八大字,概括寺宇风光。寺前有数棵古榕,枝繁叶茂,交柯成荫,面对松山海天,风景独秀。
建善寺前进为天王殿,殿后有参天挺拔的百年银杏、木棉树,高达数丈,枝叶繁茂,富有生机。曾有诗曰:“银杏参天是谁栽,胜似菩提不染埃。慧果停生今又发,听钟听鼓拜如来。”中进系大雄宝殿,殿左配建有灵祐禅师殿和鼓楼,殿右建有空海大师殿和钟楼,后有吴万福祠。原知州黄鼎为祠题有醒目端庄之“威镇山海”四字。
殿内佛像齐全,殿组相配,中祀释迦牟尼佛,两侧组塑十八罗汉诸佛。后进为知客厅,厅左为斋堂,厅右为寮房,厅前有“放生池”,池壁上书有清乾隆间(1736一1796)郡守李拔题刻“春满南天”之石匾。建善寺内尚藏有“狮山防海碑”“文斌阁碑”“萨镇冰浚河诗碑”、元代石鼓及宋代石雕复盘莲式四只柱础等文物。
素材来源:《跟着古诗游霞浦》
来源:文旅霞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