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作为古代州县治所的“标配”,在不少延续上百年的州县都会寻找出其踪迹。只是大多因种种原因已经消失,能够保存下来的就显得珍贵,而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更是弥足珍贵了。
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的嘉定孔庙就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文庙,而且是上海仅存的2座文庙之一,素有“吴中第一”之称。2013年3月5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孔庙就坐落在嘉定城内的法华塔南边,上海嘉定镇南大街183号。前有汇龙潭,因五条河流汇聚于此,故称“五龙抱珠”。潭中绿水环绕着应奎山,山上建亭。山水亭台映照孔庙,为孔庙增色添彩。
相传,原来嘉定孔庙前面有一座北宋年间建成的留光禅寺。因有人认为该寺有碍孔庙风水,不利于考试中举。所以在明代万历年间开凿汇龙潭,筑起应奎山以为屏障。
说来也怪,此前科举不振,考中进士中举者寥寥无几的嘉定人,果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气象。包括3名状元、1 名榜眼、2名探花在内的160余人进士,450余名举人和6000多名秀才。人才如此频出的嘉定,被人们誉为“教化之城”。
孔庙前有三座牌坊,正中为“仰高”坊,东西两侧为“兴贤”、“育才”坊,均为三门四柱。沿汇龙潭石栏柱子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72尊石狮子,象征着孔子的七十二弟子。
仰高坊后边是始建于元代的棂星门。门楣上雕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棂星是古代传说中的文星。在孔庙前建棂星门象征着孔子可以和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棂星相比。
进入棂星门,与众不同的嘉定孔庙泮池便映入眼帘。泮池是孔庙的标配建筑,区别于天子之学的圜水,即泮水。而嘉定孔庙泮池上竟有三座并排的单孔石拱桥,这在古代严格的建筑规制中,实属罕见。
泮池之后是大成门,也是孔庙的最后一座大门。门前古柏参天,披鳞持甲,老干苍虬。"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者"一语。
走过长长的甬道,便到了悬挂着“孔子庙”匾额的主殿大成殿。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
大成殿始建城南宋年间,历代元、明、清代多有修葺。现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主殿造型精美的神龛里供奉着“文圣”孔子的彩塑坐像。孔子像前还摆放了许多祭祀圣人时所用的器具和古典乐器等,显得庄严肃穆。
孔庙的东边是明伦堂。明伦堂是古代读书、讲学、经道、研究的地方。取自孟子“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之语。
嘉定孔庙的明伦堂里还陈列着中国历代科举考试的资料,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保存有以前状元、进士的试卷、书籍和画卷等珍贵历史资料。
博物馆还展示了自隋唐以来所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单和历史名人故事。仿制当时贡院的科举考场,塑有考生蜡像,模拟考试场景,让人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穿过长长的碑廊,便来到当湖书院。当湖书院是清代乾隆年间时任县令,感念康熙年间因“德有余而才不足”被罢黜的嘉定县令陆陇其的政绩,而修葺“应奎书院”,以陆陇其家乡浙江平湖的别称“当湖”,改名为当湖书院。
嘉定孔庙不愧为“吴中第一”,不仅保留着基本完整的古老建筑,而且还有许多碑文石刻记述它的历史变迁,更有很多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流传坊间,这在林间泉韵所走过的诸多孔庙中,还真不多见。
#解锁旅游新体体验##被被互联网+遗忘的人##上海头条##运城头条##嘉定头条#
我,林间泉韵。爱好文学,喜欢摄影。游走于山川水泽,漫步在庭堂院落。钟情古文化,融入新时代;拥抱大自然,记录小情感。 若能喜欢,请点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