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5月10日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大打出手,双方动用了火箭弹和导弹进行掐架。
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哈马斯明显处于下风,始终在被动挨打。
以色列一贯的作风是,一旦遭到攻击,一定会加倍进行报复。每次冲突,巴勒斯坦平民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发布的报告说,自巴勒斯坦哈马斯等武装组织与以色列军队交战以来,至少有13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33名儿童和21名妇女;另有950人受伤。
这次哈马斯对以色列袭击规模非常大,以色列报复的规模也非常大,打击力度7年来所未有。
对此很多阿拉伯国家如土耳其、伊朗等国站队哈马斯,对其表示声援,严厉谴责以色列。
可是叫人匪夷所思的是,对于哈马斯与以色列的这次冲突,巴勒斯坦的另一派别法塔赫却表示出罕见的淡定,选择了沉默。以至于土耳其总统和伊朗领导人大骂法塔赫总统阿巴斯,说他是以色列暴行的“同谋”。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都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为什么法塔赫要隔岸观火?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一下两个组织的前世今生。
1948年在联合国的推动之下,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
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同时,阿拉伯国家就开始了和以色列的战争。
中东从此成为火药桶,战火不断。
在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中,巴勒斯坦诞生了多个武装组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就是法塔赫与哈马斯。
法塔赫的全称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创建者是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
1965年1月日,“法塔赫”打响武装反对以色列占领的第一枪,标志着巴解组织进入了武装抵抗以色列的新阶段。
“法塔赫”主张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民主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
法塔赫所属的武装力量称为“暴风”部队,分编为雅尔穆克旅、卡斯特勒旅、卡拉玛旅和艾吉纳丁旅。
此外还有海上武装力量(以武装摩托艇为主)和特别行动部队。
随着军事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人民中的威望日益提高,并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在1969年2月举行的第五届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上,法塔赫”获得33个席位,约占总席位的1/3,阿拉法特也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
从此,“法塔赫”开始左右巴解组织的内外政策,它所坚持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着巴解内外政策的主流,同时也逐渐为巴勒斯坦其他组织所接受。
巴勒斯坦开始的时候也主张武装斗争,也发动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袭击。
阿拉法特就对自己的部下说,你们不要管我在公开场合怎么呼吁和平,你们在背地里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1970年9月开始,法塔赫在约旦境内实施一系列针对西方国家的恐怖劫机事件,共炸毁4架西方国家的客机,并劫持300名美、英、以、德和瑞士的乘客作为人质,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与此同时,巴解组织还对侯赛因本人发起一连串的刺杀行动。
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东形势的变化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法塔赫”与时俱进,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在阿拉法特当政时期,法塔赫一直在巴勒斯坦内部占据着领导地位。随着哈马斯的一步步崛起,法塔赫的势力范围日益缩水,现在主要控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
哈马斯全称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简称。他们的精神领袖叫亚辛,创建于1987年,其前身为“伊斯兰联合会”,在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设有分支。
哈马斯宣称《古兰经》是宪法,强调"圣战"是实现其目标的唯一手段;强烈反对中东和平进程,主张消灭以色列,解放巴全部被占领土。哈马斯实际控制加沙地带。其政治局主席哈立德·马沙勒长期流亡在外。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伊斯兰政党,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哈马斯对待以色列的态度,跟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一样,那就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在现以色列、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等地区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哈马斯不惜诉诸武力。
该组织走向两个极端:一面从事慈善事业,另一面不择手段对以色列进行攻击活动。
同情巴勒斯坦的人特别是穆斯林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反以英雄,亲以色列的西方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
哈马斯拥有正式成员2万多人及下属军事组织“卡桑旅”。
总结起来,两个组织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那就是消灭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不同点在于,"法塔赫"主张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民主国家";哈马斯要建立的,是一个神权国家。
所以说,两派的政治主张是水火不容的。
两个组织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后来的法特赫主张承认以色列,和平建国;哈马斯的立场是一贯的,主张武装斗争,甚至不惜用恐怖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因此在反以斗争中,哈马斯与法塔赫这对曾经并肩战斗兄弟渐行渐远,甚至分道扬镳,反目成仇。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巴以和平进程启动后,由于哈马斯坚决反对巴以和谈,双方矛盾日渐明显。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爆发后,哈马斯在以色列实施的“定点清除”中遭受重创。
此后,哈马斯在表示不放弃武装斗争的同时,开始参与政治。
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一举击败主导巴政坛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塔赫,赢得大选。
2007年,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经解除了哈尼亚作为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的总理职务,但是哈马斯方面拒绝执行阿巴斯的命令。
于是,哈马斯在与法塔赫大打出手,双方爆发激烈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哈马斯获胜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退守约旦河西岸。
由于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以色列不以哈马斯为谈判对手。
而且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约旦、埃及和日本将哈马斯确定为恐怖组织。
而其他国家,如伊朗、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将之视为恐怖组织,而是将其看作抵抗组织。
当前的现实是,以色列已经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了70多年,而且还是个军事强国。
经过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的群殴,以色列都安然无恙而且发展壮大。
所以很多阿拉伯国家,主张用双方相互承认,用和平方式建立巴勒斯坦国。
迄今为止,已经有4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他们分别是埃及、约旦、巴林、阿联酋。
巴林和沙特属于盟友关系,如果没有得到沙特的支持,巴林是不会跟以色列建交的。
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改变了立场,承认以色列?因为他们认为,如果采取和平方式,巴勒斯坦是可以建国的。而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任何一寸土地存在的权利,那就意味着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的愿望实现的日子将遥遥无期。
由于哈马斯控制了加沙,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动自杀袭击不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袭击也司空见惯,放飞带有可燃物的风筝、气球等,引起以色列农田火灾更是时有发生。因此以色列关闭加沙地带东南部与以色列接壤的凯雷姆沙洛姆货运口岸,只在需要时允许药品和基本食品运入加沙地带。
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就业,更是梦想。
埃及出于安全原因,也关闭了与其接壤拉法口岸,只会不定期开放。
长期封锁导致加沙地带经济状况和社会民生不断恶化,百姓怨声载道。
在法塔赫看来,哈马斯这次发动的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对以色列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只能增加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不符合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的利益。
哈马斯的日子越难过,对法塔赫就越是有利。
如果法塔赫选择声援哈马斯,反而会让自己失去巴勒斯坦百姓的支持,也会让西方国家改变对他的看法。
毕竟长期以来,法塔赫一直为和平建国寻求国际支持,声援哈马斯就会让自己的国际形象受损,让长期努力功亏一篑。
所以,法塔赫对于这场冲突表现出奇冷静,充当了看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