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廖晓义,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访问学者,非营利性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创办人和负责人。2000年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和2001年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奖”得主;200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绿色向导”称号;2004年获全国十大巾帼英才;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环境顾问。
作为早期环保ngO(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人物之一,近日,本刊记者与廖晓义展开深度对话。
廖晓义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很多人热衷出国的时候,您为什么却毅然从美国回来从事环境保护呢?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初心?
廖晓义:当时在国外,我看到很多女性发起成立环保NGO(非政府组织),把自己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环境保护事业,这让我很受感动。我积极参与她们的活动,还给一个项目取名叫“地球的女儿”。从我自己来讲,我也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我回国正是改革开放红利最好的时候,干什么都能挣钱。但我觉得只顾挣钱没意思,我觉得做公益可能有意思,做环保,给地球做事情有意思。所以1995年我就回国,投身我们国家的环保事业。
最初回国的时候我有两个梦想,后来竟然都梦想成真了。
一个是要在中央电视台开办一个专门的环保栏目。之前我接触过一些国外的环保人士,他们通过电视节目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效果很好。让我想到,我们中国这么大,中国人这么多,却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环保电视栏目,所以我想要去开办它。
这个事情当时真的叫做梦想,我没有钱,也没有制作电视节目的经验,还没有播出的渠道,真像是白日做梦。
前提肯定是我要先把片子做出来。没有钱,我把我在美国的积蓄全拿出来。开始我去采访的时候,话筒都拿倒了,电视编辑技巧更不懂。但是没有经验就去学,我跟着一个好朋友学,第一次剪辑完《地球的女儿》二三十分钟的电视节目,就学会了,没有那么难。正好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那个时候尝试面向市场,可以让外面的片子来参与节目播出。到1996年,我们制作的《环保时刻》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独立开播了,每周一次,持续了五年。
第二个梦想就是在中国做一个完全民间的环保组织。
有一次到纽约,当时是为世界妇女大会做准备,来自巴西、印度、肯尼亚,很多国家的民间组织在那里,就是找不到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当我在那儿出现,别人把我当珍稀动物一样,不相信我是中国人,说我要么是日本人、要么是韩国人,这个事情深深刺激了我。因为当时外国人都很奇怪,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是政府在做,他们印象里哪有民间做环境保护的。我在1995年回国后,就着手创办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2000年前后,我们国家的民间环保组织像雨后春笋一样成长,我现在好怀念那些日子。
记者:您最初是带着一腔热情回国的,回国后的氛围有没有让您感觉有落差?
廖晓义:我觉得挺好的。我在国内有很多的伙伴,我觉得做环保这个事没问题。那个时候对于环境保护,只要你去做,不管是环保局还是社区志愿者,还是一些民间组织,都非常支持,非常让我感动的。我觉得我真是找对地方了,做环保这个领域也是找对了。
我记得当时北京市环保局的一位领导给我们很高的评价,他说:“环保最早是做污染控制,后来做生态建设,你们实际上开拓了第三领域,就是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用5个R来表示,就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使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有(rescue)。后来我们又把这个生活方式更扩展了,做乐和社区,连生命环保和心灵环保都放进去了。我们还推动做绿色社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配合绿色奥运做了很多工作。
记者:在您做环境保护最辉煌的时候,好像忽然就在环保界消失了,我们很少听到您的消息了,您是转行了吗?
廖晓义:2008年汶川地震促成了我的一些改变。我当时不是环保做不下去了转行了,而是汶川地震发生后,我觉得那里更需要我,所以一头扎到四川去了。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带着我的女儿参与了紧急救援,很多危险的地方我们都去过了。
接着又参与灾后重建。我们毕竟是环保机构,想的是灾后重建怎么和环保结合,于是将一线的救援机构和相关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了一个“生态文明与灾后重建”论坛,大家一起论证,能不能建生态的建筑,把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等都做起来,创造一个生态乡镇。随后我们地球村团队走进灾区,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尝试着在废墟上建设“乐和家园”。我们和村民一起修路,做生态的小农场和生态环境管理,绿色建筑专家刘加坪老师带着他的团队自带干粮设计生态民居。
专家测算,如果我们建的房子是生态的,减碳60%,如果把石油农业转为生态农业,可以减碳80%。所以我们要做环保,一定要整体性、系统性解决环境问题,以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才有希望。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需要社会建设,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记者: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走过的这段历程吧。
廖晓义:2010年我们在四川大坪山的灾后重建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受邀回到我的祖籍重庆市巫溪县,协同政府启动乐和家园创建。首先选择白鹿镇的大坪村和上磺镇的羊桥村作为试点。在那里,我们不是单提环境保护,而是倡导乐和人居,助推乐和生计,传播乐和礼义,推广乐和养生,协同乐和治理。
乐和家园建设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通过党政主导的自治、共治和法治的社会管理机制,让老百姓通过满足参与感,调动责任感,激发道德感,生长自豪感,从而获得幸福感。
随着村民思想的改变,大坪村出名的“老上访”李俊不但不再上访了,而且还利用家里的音响设备,每天都把左邻右舍组织起来,读论语,跳坝坝舞。羊桥河原来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在,老百姓自发清理垃圾,人人参与监督管理。
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请我们提供技术支撑和专家服务,派驻专业社工,开展“乐和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探索。通过3年的实践,在长沙县38个乡村开展乐和乡村示范及试点建设。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式环保在基层的希望。
2014年,我们来到了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参与“学儒家文化、建乐和家园”活动,看到了传统本身的环保力量。我们在这里践行“新六艺”——耕读居养礼乐,“耕”就是开设食物教育和生态农业教育,把农耕技艺和乡村记忆留在乡村;“居”就是激发村民的家园意识,创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村庄绿化、垃圾分类、安全装修、健康厨房等内容。我们的社工给大家讲仁义礼智信,勤善公俭和,大家学唱礼运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过去自扫门前雪这样一种习惯改变以后,家家户户定期来做垃圾的清扫,环境的管理。
事实上,村民们原有的敬天惜物的原生智慧激活起来后,就能够怀公益之心,走自然之道。
记者:从社区建设拓展,这些年您又在做家风家教?
廖晓义:是的,因为我们在从事社区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意识到应该把工作做到“家”。2019年我们在重庆市南岸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九九家风家文化建设项目”,以和、孝、勤、俭、仁、义、礼、智、信的九字与家文化九个方面为内容,探索出“礼约好人家”“家庭新先生”的课程体系、服务模式、践行功夫和典型案例,推动了政学一体的家校社共育共治机制的创建。这个项目获重庆市13个部门颁发的“最佳志愿服务奖”。
现在主要致力于社区和乡村的家风家教服务。我们又找到了做环境保护最好的土壤,就是家庭,把保护环境变成家长和孩子为了疗愈“自然缺失症”的内在需求,变成老百姓自己主动来做,这是环保事业的末梢。
重庆市涂山镇家文化建设活动
我不是说2008年以后就完全走上另外一个路子去做社会建设了,2018年以后又去做家风家教了,不是的。其实我做环境保护的方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但是我也有变化,变化就是越来越靠近我们中华生态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从社会到社区到乡村最后走进家庭,一步一步更接近我们乡土中国的土壤根脉,我们社会的细胞。
记者:您曾经用中医来比喻中国式环保,能给我们讲一讲这个观点吗?
廖晓义: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中国人,我认为环保不只是一个狭义的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的问题,而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从社会来讲,是解决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无限的人类欲求之间的矛盾;从个体来讲,是解决有限的生命体如何敬天惜物回归宇宙本原的问题。我把以天人合一为目标、以文明转型为内容的环保称为中国式环保。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式环保的宏大陈述。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狭义的环保概念,而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法,以差异互补共生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对待世界,将世界视为一个万物互相连接和依存的生命系统,自然是最好的(原生性);万物是关联的(相关性);差异是正常的(多样性)。
生态文明不是西医式的环境治理,而是要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的文明模式,它包括五个功能系统,即生态社会建制、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保健养生、生态伦理教化和生态环境管理。这五个功能系统的平衡是最重要的。顾此失彼,片面为抓经济而忽视其他几个系统,都可能使整个系统出现不平衡。
记者:您觉得作为生态环境的志愿者,掌握专业技能有多重要?
廖晓义:我觉得情怀最重要,发心和愿力最重要,你对自然的敬畏信仰最重要。只要有这些,其他都好办。
中华文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把自己修好。所有的志愿者,你把你的生活方式先做好,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做好了,那生态环保不就实现了吗?
我们提出“三能”,心能、体能、物能。
我们去做环保的时候首先是在物质能源这个层面,我们要先敬天惜物。同时要增加我们的“心能”,就是减少对于物质过多的欲望,减少你的生态脚印,把这个心理搞纯净,尤其是建立对自然的情感和敬畏。此外还得增加“体能”,把身体搞好。你就用自然的敬天惜物、顺天应时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吃当季当地的食物、选择自然农法生产的食品等等,这也是在做环保。你保持一种敬畏心、感恩心和责任心,就是在做大环保,哪里是一定要出去捡垃圾才是做环保,对不对?
惜物能、增体能、蓄心能,就是身心相合、天人相合,就是乐和生活。
作者:步雪琳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