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作品
外地人初到开发区,必定要去找一家小酒馆喝两杯。
上小酒馆犹如是进开发区的一道程序或者说是一个门槛,一个投名状式的小仪式。
1
报社当年一同事有一次从外地回来,我们在开发区一家酒店聚。结果发现唠的嗑全是曾经在哪个饭店喝酒在哪个饭店搞事情,似乎只有在那里印象才深刻。
朋友W也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在西山贝尔羊汤馆里喝酒的故事,那次喝酒因为有了“一支笔”的段子,开发区老规划局的人一说起来就笑得不行,会笑到肚子疼。
但是段子内容我不讲,当然,这也是暴露年龄的一个段子,现在在岗的大约十之八九都不知道。
还有一位朋友说,那年他们在五彩城的一家小饭店里喝啤酒,雪花纯生?大连干啤?大尼根?反正都是一人一箱,结果喝得很晚还不走,这也是东北人尤其是黑省人的习惯,喜欢拉桌。
什么是拉桌?就是可以从中午喝到晚上,从晚上再喝到半夜后半夜,一趟一趟地上卫生间,回来酒桌上全是车轱辘话,翻来复去墨墨唧唧。没有人能记住说的啥,关键是大家都在说,当时叫“站着喝酒喊着说话”,否则对方听不见。
这几个人酒都喝没了,于是让老板再上啤酒。老板过来说,不好意思,今天啤酒没了。
哥几个正喝得兴起:酒怎么没了???
那不行,你得给开个证明,说明不是我们没想喝好,是你饭店的酒没了。
老板很为难:小饭店没开过这种证明啊。
叫你开你就开。就写本店啤酒被某某某和某某某喝没了,特此证明。
于是老板把一张便签写好拿过来,几个人看看说,你再盖上章。
老板不情愿又没办法,因为还没结帐呢。
于是又盖上饭店的章。
第二天,这就是吹牛的资本了。某某饭店的酒硬让我们喝没了,服不服吧???
为啥要这样?牛逼呗!
到一个新地方,要结识一帮新朋友,要开创一个新局面,追求牛逼感非常重要。小人物大人物内心世界其实都如此,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当年金马路上的海鲜饭店。
金马路上的长春路饭店,长春路即金马路。
2
五彩城里曾经有个蒙古包饭店,就是现在安盛的北侧。饭店真是内蒙人过来开的,老板姓何人称何老四。他在楼顶上面又搭建了一个蒙古包毡房,当时感觉很奇特,很有特点,在这里喝酒有服务员陪唱草原歌且以蒙古人习俗来敬酒,就是一大碗酒天上来几滴地下几滴然后双手端过来……
蒙古包里还挂有成吉思汗的大幅画像。
何老四有个侄子叫何平,能歌善舞。他有些嘶哑的低沉的男中音唱的草原歌真是好听,现场听他唱腾格尔的“蒙古人”,有时会鼻子一酸眼泪马上就要出来了。
老歌真是催泪弹啊。
音乐就是这样,那种旋律会撩拨到你的一个情绪点,马上就有电。现在说来我也算是饱经沧桑的年龄了,但还是常常会有听到某一首老歌,眼睛立刻湿润而不能自己。
酱紫。性情中人?
有一年我的老乡从加格达起过来,他在五彩城临金马路那条街上开了一家小饭店,开业那天何平也来了,还带了两个人现场有歌有舞很热闹,我们端着酒杯都说了很多祝贺的祝福的话。可惜,小饭店没多久就关门了,再后来那个老乡也上炮台山小树林寻了短见。
饭店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来蒙古包也没有了,何平这个人也不知道去哪了。可惜那时还没有星光大道和好声音,否则他上一定会火。那时老毕还常常来开发区不夜城大酒店,很低调的样子,我们还在一起喝过酒。当然,有图有真相。
关于喝酒与唱歌,我又想起1994年的五一。那时我在报社上班不久,正逢五一放假,四月三十那天下午四五点钟,杨总就领我们几个光棍来到红梅小区的“百草园”聚餐。
百草园,在红梅的大庙东侧,是一吉林女人开的店。
百草园那一次很丰盛,因为我刚到大连,好多海鲜还没吃过,看着新鲜但不好意思问,是先看别人怎么吃,然后照葫芦画瓢。
喝的差不多就开始唱卡拉ok了,那时好一点的饭店里都有卡拉OK机盒有麦克,可以点歌唱,不像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二合一的饭店了。
那时才发现,音乐其实就是情绪化的一种东西,一个媒介。建军是“小河弯弯向东流”,中硕是“草原之夜”,董升是“把悲伤留给自己”,我是“把根留住”,永贵是“小白杨”……
唱到很晚才回去,意犹未尽。
因为我们报社那时多是一个人过来在开发区打拼,老婆孩子都在北境原地,平时在一起时还有些鸡飞狗跳,真不在一起还真是有些伤感情怀,所以唱歌是一种非常好的宣泄。
五彩城临金马路的那条街,老乡开的饭店曾经就在这里。
百草园饭店的原址。
3
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喜欢上侨光大厦的烧鹅仔。
烧鹅仔是广东惠州的一个青年人创办的,后来在北京一炮打响,烧鹅仔成为京城里的知名粤菜馆。1995年开发区侨光大厦落成,董事长叫扈洪波,他曾经是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后来下海开发了侨光大厦,据说他的小舅子当总经理,那时称之为“开发区唯一的甲级写字楼”。初期时像浦金钢板,YKK等大外企和银行都在侨光大厦里,楼下还有咖啡店和书店,很红火的。
扈洪波在北京接触到了烧鹅仔的老板林伟成,于是就请他到大连来开设分店,然后就有了侨光大厦的烧鹅仔店。
侨光烧鹅仔当时所有员工全是南方过来的,总经理也是一个年轻的南方小伙姓潘。烧鹅仔的经营方式当时看很特别,粤菜、潮洲菜、客家菜都是半成品陈列在大型制冷柜里。一只只酱色鲜亮的烧鹅挂在陈列柜让人垂涎欲滴,门口还站着两只瓷鹅,像人一样穿着马甲迎接客人。
因为有特色,所以开业初期十分红火,毕竟粤菜的烧鹅在北方还是很陌生。我们报社一个女记者的婚礼就是在烧鹅仔举办的,搞得十分热闹,好多年后回忆起来还常常会说到那次喝酒的一些趣闻。但是烧鹅仔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管理人员换得过于频繁,最后烧鹅仔不得不退出了开发区。
侨光大厦也是如此,管理层出了问题,几易其主,楼里的一些外企陆续退出了,早就没有了往日风采,现在混得好像一栋烂尾楼,看样子似乎在等着爆破。
还有是位于哈尔滨路工业区的白鹭酒店,也算是一个奇迹,我也常去。
我说的白鹭酒店当时是叫李记红焖羊肉,据说是河南特色菜。酒店位于炮台山北侧,那一片是典型的工业区,周围有马达,斯大精密,三得电子,北太平洋制罐等几家大外企,根本没有居民区和写字间,所以到那里吃饭的人几乎都要打车去。李记有一项土政策,就是出租车如果送来客人,每辆车的司机都会领到几块钱的小费。
李记红焖羊肉的老板姓贾,很瘦弱的样子,还带个眼镜像一个文化人。每到饭点,他都会站在一楼大厅里等着迎候客人,凡是来过的熟悉的都会上前握手寒暄,让人感觉到温暖和热情。当初这家酒店开业时,由于地角极偏大家并不看好。因为那时叫好的饭店几乎都在金马路和黄海路,在哈尔滨路会把一家饭店开得很火确实不容易,但是这个老贾却做到了。我记得我们报社另一位女记者的婚礼就是在这举办的。
你看,我能记得住的都是女记者。
因为白鹭酒店开得火,两年之后在续租时房主特意提高要价,最终谈崩了,李记红焖羊肉就搬迁到黄海路,经理也换了,于是沦为一平常角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白鹭酒店的房东自以为地脚不错,别人能开得火他也会开得很火,在李记红焖羊肉撤走之后也开了一家饭店,叫什么名字没记住,因为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了。
事实证明,不是谁都能把饭店开得红火的。
五彩城里当年的一些小饭店,如今已经难觅踪影。
4
再说一件往事,是因为最近看了《烈火英雄》的电影。
2010年7·16那天我正在聚仙楼酒店。
聚仙楼你当然知道,当年是红星村的青年韩吉光创办的。
改革开放前,韩吉光就是红星村里的小能人,邻里街坊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找他帮忙。他18岁开始跑船又学会了修船和铆电焊,在船上还给大家做海鲜,由此也熟悉了各种海鲜的保存方法,以及怎样做味道更好。
1984年6月1日大连开建公司进驻马桥子村,大孤山乡政府食堂请他去帮厨,韩吉光由此最早知道了马桥子要兴办开发区,要吸引很多国内外客人到马桥子一带投资办厂。于是头脑活络情商高的韩吉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家海鲜饭店,让五湖四海的客人都尝尝独具风味的大连海鲜。
这家饭店最早叫“将军石海鲜饭店”后来又叫“海鲜饭店”“海仙楼”再到现在的“聚仙楼”。饭店地址也从金马路中段搬迁到了红梅南听涛里24号很僻静的一个巷子里。作为大连开发区的老字号,聚仙楼似乎有意躲开喧嚣和嘈杂,像一个竹林隐士,在这里倾听着黄海涛声。
再说7·16那天,风清云淡,夜色中霓虹闪烁,一派祥和。
那时开发区和金州两区刚合并,那晚我应邀去聚仙楼参加一饭局,局中一位就是金州区过来的干部,觥筹交错间他接到来电,随即就皱起眉头,他放下手机说,新港那边着火了。
啊,大家一惊。他问了一句,那儿应该谁管?
有人应声,那是保税区地域,跟开发区没关系。
时间不长又接到电话,说不但没扑灭,而且愈发大了,大家诧异。
一座城市偶发火灾也正常,按常理来说,消防官兵一上,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依旧会莺歌燕舞。
可是马上又来消息说,全市的消防车都上来了。
隐隐中感觉不好,于是大家就匆匆散了,有人出门就驱车直奔新港。
回到家,我还是忐忑不安,看看外边,根本不像有什么事情发生,夜幕掩盖了一切,体育公园散步的人们那样惬意。
那时还没有微信,上网看各大媒体都没消息,于是准备睡觉。睡前又打开电脑,结果在新浪看到一条极短的消息:大连大窑湾油港发生爆炸——大概是这样一句话吧。
第二天上班,才知道大连度过了一个怎样的不眠之夜。才知道哪是全市的消防车啊,是全省的消防车都来了。也才知道我们两个年轻记者在听到火灾消息之后自发冲到前线,到火场被拦截,于是在火场附近一直等到凌晨,采到了最重要的一些现场新闻。
后来还听说,后半夜的时候,有人打电话给我的一位同事,告诉她赶紧开车跑,大连要保不住了。
她接完电话,用手使劲掐自己大腿,很疼很疼。她说不是做梦?不是在看美国大片吧?
后来有媒体把大连油管爆炸扑救称做“创造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一个奇迹”。
所以,前些天我去看电影《烈火英雄》,也感动也流泪,但是有些地方感觉假,心里不舒服,因为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好题材好故事加上一流的演员,可惜编剧导演有点二百五。
台风还没来,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这时候特别怀念曾经在御竹楼海王府维纳斯东方渔港田苑山城火锅丰泽居豆花王月亮湾饼中王清花缘东来顺以及记不清多少家的日料店里虚度的光阴浪费的酒……
毕竟,有酒就有故事。
(照片:池宫城晃、刘兆龙)
0
寻寻觅觅找酒家,穿街走巷美食尝。